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953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一种防伪标签,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层、胶水层、离型油墨图案层、铝层、第一防伪图像层和第二防伪图像层;第一防伪图像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光刻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第一防伪图像层。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物;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第一助剂,得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上述防伪标签,第一防伪图像层采用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涂布,既具有有机硅热稳定性好、耐高低温、耐候性好、耐氧化性好的优点,又具有环氧丙烯酸树脂高模量、高强度和优良防腐性的优点,防伪标签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标签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种类繁多的商品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不少不法分子为了一己之利大量仿制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商品不但给正规商品生产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防伪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样化。各商品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产品被假冒,大多采用防伪标签对其所生产的商品进行防伪。但现有各种防伪标签在酸碱度较高或者温度偏高或偏低的环境中使用时,防伪效果变差,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酸碱、耐汗、耐高低温,使用寿命较长的防伪标签。一种防伪标签,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层、胶水层、离型油墨图案层、铝层、第一防伪图像层和第二防伪图像层;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其中,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物;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得到混合溶液;往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第一助剂,得到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将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的操作如下:在基材薄膜上涂布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形成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层;制备具有微纳结构的基板;将所述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10~1:20;所述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通过将端羟基有机硅和环氧氯丙烷在碱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水层的材质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粘合剂,所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粘合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聚氨酯树脂与氯丁橡胶球磨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末;往所述第一混合粉末中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剂继续球磨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粉末;往所述第二混合粉末中加入第二溶剂,得到反应液;往所述反应液中加入第二助剂,得到所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粘合剂;所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剂通过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在催化剂下进行聚合反应制备得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伪图像层为彩色二维码载体层,所述彩色二维码载体层包括载体层和印刷于所述载体层上的二维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包括彩色光柱和菲涅尔透镜效果的图文,所述菲涅尔透镜效果的图文设于所述彩色光柱上;所述菲涅尔透镜效果的图文包括图文光栅结构和菲涅尔结构,所述菲涅尔结构与所述图文光栅结构叠加设置;所述图文光栅结构呈光栅条纹状分布,所述图文光栅结构的光栅条纹的周期为0.5μm~20μm;所述菲涅尔结构为同心环带结构,所述环带密度由中间向边沿逐渐变密,中间环带宽度为20μm~150μm,边沿环带宽度为0.5μm~5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包括彩色光柱和激光加密点光源再现图文,所述激光加密点光源再现图文设于所述彩色光柱上;所述激光加密点光源再现图文的结构为浮雕型微纳结构,所述浮雕型微纳结构通过激光刻蚀的方式将光波波前调制信息记录在介质面上形成。在一个实施例中,用点光源照射所述浮雕型微纳结构时,光波被调制衍射成不同景深的两层图文影像,晃动所述点光源时,所述图文影像随之浮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彩色光柱的结构呈光栅条纹状分布,所述彩色光柱的光栅条纹的周期为0.5μm~3μ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彩色光柱的光栅条纹方向从左往右呈周期性变化,变化角度范围为0°~90°。上述防伪标签,第一防伪图像层采用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涂布,既具有有机硅热稳定性好、耐高低温、耐候性好、耐氧化性好的优点,又具有环氧丙烯酸树脂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品和优良防腐性,光泽好、丰满度高的优点,因此,防伪标签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的制备流程图;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防伪标签的俯视图;图4为菲涅尔透镜效果的图文的光栅结构示意图;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防伪标签的俯视图;图6为激光加密点光源再现图文的微纳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上”等指示方位或位置的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防伪标签,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层16、胶水层15、离型油墨图案层14、铝层13、第一防伪图像层12和第二防伪图像层11。第一防伪图像层12采用如下方法制备:将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其中,请参考图2,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S10、将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物。S20、往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得到混合溶液。S30、往混合溶液中加入第一助剂,得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上述防伪标签,第一防伪图像层12采用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涂布,既具有有机硅热稳定性好、耐高低温、耐候性好、耐氧化性好的优点,又具有环氧丙烯酸树脂高模量、高强度、耐化学品和优良防腐性,光泽好、丰满度高的优点,因此,防伪标签的稳定性好,使用寿命较长。上述防伪标签,使用时,剥离掉离型层16后,将胶水层15粘贴到产品上。通过在胶水层15和铝层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层、胶水层、离型油墨图案层、铝层、第一防伪图像层和第二防伪图像层;/n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n将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n其中,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n将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物;/n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得到混合溶液;/n往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第一助剂,得到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离型层、胶水层、离型油墨图案层、铝层、第一防伪图像层和第二防伪图像层;
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
其中,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物;
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溶剂,得到混合溶液;
往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第一助剂,得到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将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的操作如下:
在基材薄膜上涂布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形成改性环氧丙烯酸涂料层;
制备具有微纳结构的基板;
将所述基板的微纳结构,模压复制到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涂层上,得到所述第一防伪图像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与环氧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为1:10~1:20;
所述含环氧基多官能度有机硅改性剂通过将端羟基有机硅和环氧氯丙烷在碱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备得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的材质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粘合剂,所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粘合剂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聚氨酯树脂与氯丁橡胶球磨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粉末;
往所述第一混合粉末中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剂继续球磨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粉末;
往所述第二混合粉末中加入第二溶剂,得到反应液;
往所述反应液中加入第二助剂,得到所述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粘合剂;
所述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华恒黄燕燕曾岑陈吉雄何余勇王笑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大极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风尚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