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27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置有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随温度变化显现,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上搭载书写防伪信息。所述基层远离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覆盖有防粘层。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能够隐藏防伪信息,通过变色油墨书写层搭载防伪信息,需要提供温度条件才能显现,因而能够避免防伪信息被利用或复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
本技术属于标签
,特别涉及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的高档商品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造假事件也急剧增加,一些造假者,以高仿真手段瞄准市场上的各种高档商品进行造假或回收高档商品的外包装,以此造假欺骗消费者,扰乱市场秩序。针对市场上的造假现象,一些正规生产厂家纷纷在各种高档商品的包装和商品标签上都增加了一些必要的防伪技术措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防伪标签,使防伪信息难以被复制盗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上设置有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随温度变化显现,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上搭载书写防伪信息,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覆盖有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远离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进一步的,所述基层远离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所述粘贴层远离基层的一侧覆盖有防粘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和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的变色温度值之差不大于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能够隐藏防伪信息,通过变色油墨书写层搭载防伪信息,需要提供温度条件才能显现,因而能够避免防伪信息被利用或复制。设置粘贴层能够使标签能够被张贴,防粘层防止标签在未张贴时发生黏连,有效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设置透明保护层能够保护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设置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为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提供伪装,提高了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的隐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层、2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3粘贴层、4防粘层、5透明保护层、6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包括基层1,所述基层1上设置有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随温度变化显现,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上搭载书写防伪信息。利用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搭载防伪信息,需要改变温度才能使其显现,从而能够提高防伪信息的保密性。所述基层1远离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的一侧设置有粘贴层3,所述粘贴层3远离基层1的一侧覆盖有防粘层4。设置粘贴层3能够使标签能够被张贴,防粘层4防止标签在未张贴时发生黏连,有效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覆盖有透明保护层5。透明保护层5能够保护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避免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因外部条件(如摩擦)损毁造成防伪信息遗失,并且透明保护层5能够防止修改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上记录书写的信息。所述透明保护层5远离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在常温下显示无色,经加温后显现颜色,冷却后又恢复为原来的无色,所述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在常温下显示颜色,经加温后颜色消失变为无色,冷却后立即恢复到原有颜色。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记录书写防伪信息,在常温下显示无色,经加温后显现颜色;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在常温下显示颜色,经加温后颜色消失变为无色,可书写记录其他信息,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能够有效伪装,提高了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的隐蔽性。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和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的变色温度值之差不大于5℃。从而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和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的变色温度基本相同,能够避免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变色后,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仍然需要长时间加温才能变色,因而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本实施例中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采用广州林达防伪技术有限公司的可逆显色系列温变油墨,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采用可逆消色系列温变油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设置有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随温度变化显现,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上搭载书写防伪信息,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覆盖有透明保护层(5),所述透明保护层(5)远离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隐藏的全息防伪标签,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上设置有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随温度变化显现,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上搭载书写防伪信息,所述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远离基层(1)的一侧覆盖有透明保护层(5),所述透明保护层(5)远离第一变色油墨书写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变色油墨书写层(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坤王文革周安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亚印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