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64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包括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内依次设有共轴的凹凸透镜I、双凸透镜I、凹凸透镜II、双凹透镜I、凹凸透镜III、双凸透镜II、双凹透镜II、凹凸透镜IV和双凸透镜I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学镜头具有较大的球差,在一定的DOF内性能几乎一致,该DOF远远大于瑞利判据所对应的焦深δ,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学镜头在远远大于瑞利判据所对应的焦深δ内,性能还能保持基本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属于光学仪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镜头的焦深取决于镜头的F数,F数越大则焦深越大。随着镜头的离焦,其像质也会随之下降,其下降的速度与离焦量和F数相关。传统的光学镜头设计是将镜头的性能优化,直到达到镜头的衍射极限。但是对于这类镜头,只能保证镜头在瑞利判据所对应的焦深δ内性能基本一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为了实现快速精准的检测,有一类特殊的检测设备要求镜头在远远大于瑞利判据所对应的焦深δ内,性能还要保持一致。那么传统的光学镜头无法满足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通过给镜头增加一个较大的球差,降低镜头在最佳焦面的性能,同时其它像差仍然保证到最佳,从而实现镜头在远远大于瑞利判据所对应的焦深δ内,性能还能保持基本一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包括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内依次设有共轴的凹凸透镜I、双凸透镜I、凹凸透镜II、双凹透镜I、凹凸透镜III、双凸透镜II、双凹透镜II、凹凸透镜IV和双凸透镜III;其中,凹凸透镜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72.08mm,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8.13mm;双凸透镜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8.88mm,双凸透镜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61.87mm;凹凸透镜I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8.91mm,凸面的曲率半径为288.05mm;双凹透镜I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28.62mm,双凹透镜I另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1.48mm;凹凸透镜II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41.33mm,凹凸透镜III凸面的曲率半径为-41.92mm;双凸透镜I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32.58mm,双凸透镜I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4.74mm;双凹透镜II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6.06mm,双凹透镜II另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59.55mm;凹凸透镜IV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22.75mm,凹凸透镜IV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4.31mm;双凸透镜II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45.84mm,双凸透镜II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29.2mm。其中,所述成像镜头前端设有等效玻璃,光阑设置在成像镜头的前端;光通过光阑后,依次穿过等效玻璃和成像镜头,最终光阑的像显示在接收屏上。其中,所述凹凸透镜I的中心厚度为11.6mm,双凸透镜I的中心厚度为10.6mm,凹凸透镜II的中心厚度为7.9mm,双凹透镜I的中心厚度为6.76mm,凹凸透镜III的中心厚度为6.75mm,双凸透镜II的中心厚度为11.92mm,双凹透镜II的中心厚度为7mm,凹凸透镜IV的中心厚度为11.84mm,双凸透镜III的中心厚度为12mm。有益效果:本技术光学镜头具有较大的球差,在一定的DOF内性能几乎一致,该DOF远远大于瑞利判据所对应的焦深δ,即本技术光学镜头在远远大于瑞利判据所对应的焦深δ内,性能还能保持基本一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学镜头的光学结构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光学镜头的成像性能;图3为本技术光学镜头的各个像差指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包括成像镜头14,成像镜头14内依次设有共轴的凹凸透镜I3、双凸透镜I4、凹凸透镜II5、双凹透镜I6、凹凸透镜III7、双凸透镜II8、双凹透镜II9、凹凸透镜IV10和双凸透镜III11;其中,凹凸透镜I3凹面的曲率半径为-72.08mm,凹凸透镜I3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8.13mm;双凸透镜I4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8.88mm,双凸透镜I4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61.87mm;凹凸透镜II5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8.91mm,凹凸透镜II5凸面的曲率半径为288.05mm;双凹透镜I6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28.62mm,双凹透镜I6另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1.48mm;凹凸透镜III7凹面的曲率半径为-41.33mm,凹凸透镜III7凸面的曲率半径为-41.92mm;双凸透镜II8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32.58mm,双凸透镜II8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4.74mm;双凹透镜II9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6.06mm,双凹透镜II9另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59.55mm;凹凸透镜IV10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22.75mm,凹凸透镜IV10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4.31mm;双凸透镜III11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45.84mm,双凸透镜III11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29.2mm;凹凸透镜I3的中心厚度为11.6mm,双凸透镜I4的中心厚度为10.6mm,凹凸透镜II5的中心厚度为7.9mm,双凹透镜I6的中心厚度为6.76mm,凹凸透镜III7的中心厚度为6.75mm,双凸透镜II8的中心厚度为11.92mm,双凹透镜II9的中心厚度为7mm,凹凸透镜IV10的中心厚度为11.84mm,双凸透镜III11的中心厚度为12mm。本技术具有较大球差的光学镜头的成像镜头1前端设有等效玻璃2,光阑1设置在成像镜头14的前端;光通过光阑1后,依次穿过等效玻璃2和成像镜头14,最终光阑1的像显示在接收屏1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内依次设有共轴的凹凸透镜I、双凸透镜I、凹凸透镜II、双凹透镜I、凹凸透镜III、双凸透镜II、双凹透镜II、凹凸透镜IV和双凸透镜III;其中,凹凸透镜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72.08mm,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8.13mm;双凸透镜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8.88mm,双凸透镜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61.87mm;凹凸透镜I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8.91mm,凸面的曲率半径为288.05mm;双凹透镜I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28.62mm,双凹透镜I另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1.48mm;凹凸透镜II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41.33mm,凹凸透镜III凸面的曲率半径为-41.92mm;双凸透镜I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32.58mm,双凸透镜I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4.74mm;双凹透镜II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6.06mm,双凹透镜II另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59.55mm;凹凸透镜IV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22.75mm,凹凸透镜IV凸面的曲率半径为-74.31mm;双凸透镜II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45.84mm,双凸透镜II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29.2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镜头,成像镜头内依次设有共轴的凹凸透镜I、双凸透镜I、凹凸透镜II、双凹透镜I、凹凸透镜III、双凸透镜II、双凹透镜II、凹凸透镜IV和双凸透镜III;其中,凹凸透镜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72.08mm,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8.13mm;双凸透镜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88.88mm,双凸透镜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161.87mm;凹凸透镜I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8.91mm,凸面的曲率半径为288.05mm;双凹透镜I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128.62mm,双凹透镜I另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31.48mm;凹凸透镜III凹面的曲率半径为-41.33mm,凹凸透镜III凸面的曲率半径为-41.92mm;双凸透镜II其中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32.58mm,双凸透镜II另一个凸面的曲率半径为-64.74mm;双凹透镜II其中一个凹面的曲率半径为-26.06mm,双凹透镜II另一个凹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美群
申请(专利权)人:茂莱南京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