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超专利>正文

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33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其包括火焰头、磁铁、发光体、支架及电磁线圈,所述火焰头的下端连接所述磁铁,所述火焰头内设有滑动槽,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支架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磁铁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电磁线圈固定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滑动孔外,以驱动所述磁铁沿所述滑动孔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火焰头相对所述支架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仿真火焰装置用电磁推进,能模拟出真实火焰燃烧时上、下跳动的效果,仿真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真火焰灯,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社会,为了在某些场合营造氛围,同时出于安全的考虑,人们通常使用仿真蜡烛灯去模仿的蜡烛给周围环境带来的效果。现有的仿真火焰灯一般都是将火焰片挂载于灯头上,然后通过一发光体将光线投影到火焰片上,再通过一驱动装置驱动火焰片左、右摆动,从而实现模仿蜡烛燃烧的效果。现有的仿真火焰灯都是只能模仿真实火焰燃烧时被风吹动而左、右摇摆的状态;然而,在没有风吹的静止环境中,真实火焰燃烧时是不会左、右摇摆的,而是一边燃烧一边上升,呈上、下窜动或跳动的状态。因此,现有的仿真火焰灯无法模仿出在静止环境中火焰燃烧的上、下窜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电磁推进,模拟真实火焰燃烧时上、下跳动的效果的仿真火焰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包括火焰头、磁铁、发光体、支架及电磁线圈,所述火焰头的下端连接所述磁铁,所述火焰头内设有滑动槽,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支架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磁铁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电磁线圈固定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滑动孔外,以驱动所述磁铁沿所述滑动孔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火焰头相对所述支架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火焰头的下端设置磁铁,又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滑动孔,使所述磁铁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孔,从而可以利用所述电磁线圈间歇地通电产生电磁场而推动所述磁铁在所述滑动孔内滑动,达到驱动所述火焰头相对所述支架呈上、下滑动的目的,以模拟出真实火焰燃烧时上、下窜动的动态效果;再配合所述发光体将光线散射到所述火焰头上,使得所述火焰头模拟出真实火焰燃烧的色彩,通过动态效果以及色彩的组合,使得模拟效果十分逼真,仿真效果好。较佳地,所述火焰头的下端具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与所述磁铁连接。具体地,所述磁铁上固定地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脚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具体地,所述支架包括上连接架,所述上连接架的上端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伸入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支柱的顶端。所述支柱可以支撑所述发光体,以在所述火焰头运动时不会碰触或带动所述发光体。具体地,所述上连接架为呈龙门型的PCB板,所述发光体电连接于所述PCB板上。通过设置所述PCB板,所述PCB板既可以作为支撑所述发光体的承载架体,又可以作为向所述发光体供电的供电线路,从而简化了结构。具体地,所述支架包括下连接座,所述下连接座与所述上连接架的下端连接,所述下连接座设有所述滑动孔,所述电磁线圈固定于所述下连接座。较佳地,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以对所述磁铁缓冲并驱动所述磁铁回弹。较佳地,还包括灯杆,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灯杆的上端内部,所述火焰头露出于所述灯杆的顶端。具体地,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及电源,所述控制电路板及电源均设置于所述灯杆内,所述发光体及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具体地,还包括底盖,所述灯杆的下端设有供所述电源进入或取出的开口,所述底盖盖合于所述开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的火焰头及支架的剖面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100包括火焰头1、磁铁2、发光体3、支架4、弹性件5及电磁线圈6,所述火焰头1为呈中空的泡壳结构,所述发光体3为LED灯。所述火焰头1的下端连接所述磁铁2,所述磁铁2呈圆柱状。所述火焰头1内设有滑动槽11,所述滑动槽11呈竖向设置,所述发光体3设置于所述支架4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滑动槽11内;所述支架4开设有滑动孔41,所述滑动孔41呈圆柱状且中心轴呈竖向设置,所述磁铁2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孔41内;所述电磁线圈6固定于所述支架4且位于所述滑动孔41外,以驱动所述磁铁2沿所述滑动孔41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火焰头1相对所述支架4滑动。所述弹性件5设置于所述滑动孔41内,以对所述磁铁2缓冲并驱动所述磁铁2回弹;所述弹性件5可以减少所述电磁线圈6驱动磁铁2动作的次数,从而节省电能,提高电源9的续航能力。所述弹性件5为压缩弹簧。再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火焰头1的下端具有呈相对设置的连接脚12,所述连接脚12与所述磁铁2连接。具体地,所述磁铁2上固定地设有连接座21,所述连接脚1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21。所述支架4包括上连接架4a及下连接座4b,所述上连接架4a的上端设有支柱4c,所述支柱4c伸入所述滑动槽11内且与所述滑动槽11的内柱呈间隙设置,所述发光体3设置于所述支柱4c的顶端。所述支柱4c可以支撑所述发光体3,以使所述火焰头1运动时不会碰触或带动所述发光体3。具体地,所述上连接架4a为呈龙门型的PCB板,所述发光体3电连接于所述PCB板上。通过设置所述PCB板,所述PCB板既可以作为支撑所述发光体3的承载架体,又可以作为向所述发光体3供电的供电线路,从而简化了结构。所述下连接座4b与所述上连接架4a的下端连接,所述下连接座4b设有所述滑动孔41,所述电磁线圈6固定于所述下连接座4b。再如图2及图4所示,所述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100还包括灯杆7、控制电路板8、电源9及底盖10,所述支架4固定于所述灯杆7的上端内部,所述火焰头1露出于所述灯杆7的顶端。所述控制电路板8及电源9均设置于所述灯杆7内,所述发光体3及所述电磁线圈6与所述控制电路板8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8通过开关与所述电源9电连接。所述灯杆7的下端设有供所述电源9进入或取出的开口,所述底盖10可拆卸地盖合于所述开口。工作时,打开开关,所述控制电路板8通电并间歇地向所述电磁线圈6通电,使得所述电磁线圈6间歇性地产生磁场,该磁场驱动所述磁铁2沿所述滑动孔41向上滑动,使得所述磁铁2带动所述火焰头1向上滑动。当所述磁场消失时,所述磁铁2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所述滑动孔41向下滑动并带动所述火焰头1向下滑动。所述磁铁2向下滑动到所述滑动孔41的底部时压缩所述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对所述磁铁2缓冲,然后在所述弹性件5弹性张开的阶段,所述弹性件5的弹性力推动所述磁铁2向上滑动进而继续带动所述火焰头1向上滑动。当所述磁铁2慢慢回复到平稳的状态时,所述控制电路板8再向所述电磁线圈6通电,所述电磁线圈6再次产生磁场进而再次推动所述磁铁2滑动。以此不断循环工作,使得所述火焰头1实现上、下滑动。而在所述火焰头1动作的同时,所述发光体3通电,使光线归照射于所述火焰头1内,从而模拟出火焰燃烧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在所述火焰头1的下端设置磁铁2,又在所述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焰头、磁铁、发光体、支架及电磁线圈,所述火焰头的下端连接所述磁铁,所述火焰头内设有滑动槽,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支架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磁铁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电磁线圈固定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滑动孔外,以驱动所述磁铁沿所述滑动孔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火焰头相对所述支架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火焰头、磁铁、发光体、支架及电磁线圈,所述火焰头的下端连接所述磁铁,所述火焰头内设有滑动槽,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上端且位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支架开设有滑动孔,所述磁铁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滑动孔内;所述电磁线圈固定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滑动孔外,以驱动所述磁铁沿所述滑动孔轴向滑动,使得所述火焰头相对所述支架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头的下端具有连接脚,所述连接脚与所述磁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上固定地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脚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连接架,所述上连接架的上端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伸入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支柱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推进的仿真火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架为呈龙门型的PCB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