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及仿真电壁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7318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其包括光源,至少一个透光回旋体和成像板;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组;所述透光回旋体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每个透光回旋体上设有若干聚光块,该些若干聚光块将所述第一光线组转换成第二光线组;所述成像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仿真电壁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组穿过透光回旋体及其上的聚光块转换成第二光线组,使得形成的多种不同光线路径交织形成的第二光线组的角度不断变化,进而在成像板上不同位置形成的光斑亮度和大小均不同,最终模拟出火光渐明渐暗和窜动的效果,提高了仿真燃料燃烧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及仿真电壁炉
本技术涉及仿真电壁炉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模拟火焰跃动的火焰仿真装置及仿真电壁炉。
技术介绍
仿真电壁炉作为一种融合现代光学原理的装饰设备,其装饰作用更为突出且流传最广,它以电能作为能源,不设明火,依靠光的反射产生二维或三维火焰,再配以仿真木炭,从而产生模拟火焰燃烧的视觉效果,效果逼真。相比于传统壁炉,电壁炉不会产生烟尘、气味以及燃烧时的噪音,不仅能节省成本,还能带来高雅舒适的观赏效果,享受电壁炉带来的温馨和舒适。现有技术中,仿真电壁炉的传统做法是在仿真燃料底部或侧壁设置光源用于照射仿真燃料,使其产生燃烧的视觉效果。为了使仿真燃料效果逼真,通常设置一带有若干不规则反光叶片的反光组件,该反光组件设置在同步电机上,并随着同步电机转动,光源照射至旋转的反光叶上,再反射到火焰成像屏上呈现出火焰燃烧的效果。但是这种做法产生的火花动态效果不好,无法体现实际燃烧的真实效果,画面比较呆板,导致立体感和真实感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及仿真电壁炉,其能够模拟火焰跃动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了第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包括:光源、至少一个透光回旋体和成像板,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组;所述透光回旋体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每个透光回旋体上设有若干聚光块,该些若干聚光块将所述第一光线组转换成第二光线组;所述成像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利用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组穿过透光回旋体及其上的聚光块转换成第二光线组,再投射至成像板上形成光斑。由于透光回旋体做旋转运动,第一光线组与透光回旋体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形成的第二光线组的角度不断变化,即形成不规则变化的第二光线组,最终照射至成像板上形成的光斑会发生形状、位置和亮度的变化,从而能够模拟火光渐明渐暗和窜动的效果,提高了仿真燃料燃烧的真实感和立体感。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回旋体为空心球体;所述若干聚光块沿该透光回旋体的周向紧密排列形成聚光块圈,并沿该透光回旋体的轴向排列成若干圈聚光块圈。由于该透光回旋体为空心球体,该空心球体的表面为曲面,附着在空心球体上的每一个聚光块的角度均不同,且光源发出的光线距离每一个聚光块的距离均不同,使得折射形成的第二光线组角度变化更加多样化,最终照射至成像板上形成位置更加不规则变化的光斑。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回旋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透光回旋体之间同轴相间设置,且两透光回旋体之间通过一个连接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非透光连接部。通过设置非透光连接部,可以减少穿过每个透光回旋体的光线之间相互干扰。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回旋体为圆柱体;所述若干聚光块沿该透光回旋体的周向紧密排列形成聚光块圈,并沿该透光回旋体的轴向排列成若干圈聚光块圈。进一步地,相邻两聚光块圈之间设有挡光板。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行由若干LED灯等间距排布的LED灯组,所述LED灯组沿所述透光回旋体的轴向设置并与所述透光回旋体正对。所述透光回旋体的数量为三个,对应位于中间的透光回旋体的LED灯组包含蓝光LED灯和橘红光LED灯。进一步地,还包括火焰板,所述火焰板设有若干火焰形状的透光孔,其设置在透光回旋体和成像板之间,从所述透光回旋体射出的第二光线组穿过所述火焰板的透光孔后投射在所述成像板上。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电机,其驱动所述透光回旋体转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仿真电壁炉,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设有视窗,所述壳体内腔设有火焰仿真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包括:光源、可转动的透光体、和成像板,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组,所述第一光线组投射入所述透光体后形成第二光线组,所述第二光线组投射在所述成像板上成像。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体上设有多个混光块,所述第一光线组投射入所述透光体及混光块后形成第二光线组。进一步地,所述混光块为凸透镜。进一步地,所述混光块为凹透镜;或者,所述多个混光块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组合。光源产生的第一光线组经过所述透光体上的混光块时,发生多次的反射和折射、以及经过凸透镜的聚光作用和/或凹透镜的散光作用,形成的多种不同光线路径的光线交织的第二光线组,在透光体转动时在成像板上产生模拟火焰燃烧的忽明忽暗的视觉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体为圆柱体;或所述透光体为拱形的弧线形成的旋转体。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个同轴透光体,透光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透光体的轴穿过连接部,所述透光体和连接部可绕轴转动。进一步地,所述透光体为空心,所述混光块设置在所述透光体的外壁和/或内壁;或者,所述透光体为实心,所述混光块设置在所述透光体的外壁。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混光块沿该透光体的周向紧密排列形成混光块圈,并沿该透光体的轴向排列成若干圈混光块圈。进一步地,相邻两混光块圈之间设有挡光板。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行由若干LED灯等间距排布的LED灯组,所述LED灯组沿所述透光体的轴向设置并与所述透光体正对。进一步地,还包括火焰板,所述火焰板设有若干火焰形状的透光孔,其设置在透光体和成像板之间,从所述透光体及混光块射出的第二光线组穿过所述火焰板的透光孔后投射在所述成像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火焰板为弧形板,其环绕在所述透光回旋体外周。进一步地,还包括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透光体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仿真电壁炉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仿真电壁炉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透光回旋体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图3的透光回旋体A-A方向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3的透光回旋体B-B方向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透光回旋体第一工作原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透光回旋体第二工作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仿真电壁炉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仿真电壁炉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透光回旋体结构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另一种仿真电壁炉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种仿真电壁炉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两个凸透镜连接时的光路图。图14为本技术两个凹透镜连接时的光路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壳体、20-仿真燃料、31-光源、31a-第一光线组、31b-第二光线组、32-透光回旋体、33-成像板、33a-透光板、34-火焰板、35-空心圆柱体、311-长条形线路板、321-聚光块、321a-透镜组、322-支撑架、323-电机、324-非透光连接部、341-透光孔、342-挡光片、351-盖体、352-轴套、353-挡光板、F-焦点、a1,a2-凸透镜、b1,b2-光斑。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组;/n至少一个透光回旋体,所述透光回旋体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每个透光回旋体上设有若干聚光块,该些若干聚光块将所述第一光线组转换成第二光线组;和/n成像板,所述成像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2 CN 20191042973591.一种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组;
至少一个透光回旋体,所述透光回旋体以可转动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每个透光回旋体上设有若干聚光块,该些若干聚光块将所述第一光线组转换成第二光线组;和
成像板,所述成像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光线组的光线路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回旋体为空心球体;所述若干聚光块沿该透光回旋体的周向紧密排列形成聚光块圈,并沿该透光回旋体的轴向排列成若干圈聚光块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回旋体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透光回旋体之间同轴相间设置,且两透光回旋体之间通过一个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非透光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回旋体为圆柱体;所述若干聚光块沿该透光回旋体的周向紧密排列形成聚光块圈,并沿该透光回旋体的轴向排列成若干圈聚光块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聚光块圈之间设有挡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行由若干LED灯等间距排布的LED灯组,所述LED灯组沿所述透光回旋体的轴向设置并与所述透光回旋体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回旋体的数量为三个,对应位于中间的透光回旋体的LED灯组包含蓝光LED灯和橘红光LED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焰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火焰板,所述火焰板设有若干火焰形状的透光孔,其设置在透光回旋体和成像板之间,从所述透光回旋体射出的第二光线组穿过所述火焰板的透光孔后投射在所述成像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向明林光濂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科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