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专业管线泄漏诊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7268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专业管线泄漏诊断系统,包括基板、电机、驱动齿轮、传动齿轮、转轴、驱动杆、前脚杆、摆杆、连杆、后脚杆、轴承、挡片、蓄电池、支撑板、照明灯、摄像头、电路板、BDS天线、通信天线。电机和蓄电池螺接在基板底面,支撑板螺接在基板顶面,支撑板上装有电路板、照明灯和摄像头。驱动齿轮装在电机轴上,传动齿轮装在左右横贯在基板的转轴上;转轴两端伸出基板左右两侧,转轴两端分别键接有朝向相反的驱动杆;前脚杆的中部铰接在驱动杆外端,摆杆的外端铰接在前脚杆的顶端,摆杆的内端铰接在基板上;后脚杆的中部铰接在基板尾部,连杆的前端铰接在驱动杆外端,连杆的尾端铰接在后脚杆的顶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专业管线泄漏诊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业管线管理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专业管线泄漏诊断系统。
技术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BD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俄(GLONASS)和欧盟(GALILEO)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它目前已经基本无缝覆盖全球,在水利防汛、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军事防卫领域都有应用。地下管线是为居民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我国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水平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应急防灾能力大幅提升。对于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管线,会发生管线泄露的问题。目前在管线管理系统中,在管线外每隔一定间距设有泄露传感器。泄露传感器分为物理原理传感器和化学反应传感器,其中物理原理传感器利用管线中泄露的出来的物质产生的体积变化、质量变化、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递到监控系统;化学反应传感器利用泄露物质与传感器上的物体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后传递到监控系统。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的造价大幅降低,所以为了监控管线会布置较多的传感器,并且每个传感器的位置数据会直接采集并直接体现在监控系统的图像显示中。当某个传感器检测到管线泄漏后,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获知泄漏地点,但是,目前由于成本太高,尚无足够的图像采集设备用来采集完整的管线泄漏信息,所以需要移动的信息采集设备,并且装有北斗定位元件。这样,当某个位置的泄露传感器接收到管线泄漏信号后,遥控信息采集设备前往泄露位置进行图像采集,管理人员根据图像即可诊断管线泄漏状况,及时做出施救措施。这对于提高管线管理水平,全面把握管线实时动态信息,促进管线泄漏问题的及时解决,推动地下管线的科学有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为实现信息采集设备能够移动到泄漏点进行图像采集,设备上装有北斗定位元件和运动机构,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实时获取设备的位置信息,管线泄漏后系统前往泄露点获取图像信息,工作人员不必挖开地下管线,就可以获知管线的泄漏原因。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专业管线泄漏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电机、驱动齿轮、传动齿轮、转轴、驱动杆、前脚杆、摆杆、连杆、后脚杆、轴承、挡片、蓄电池、支撑板、照明灯、摄像头、电路板、BDS天线、通信天线。所述基板的主体为板面水平的长方形板,左右两侧向下竖直弯折;靠近基板的前端的水平板面上,竖直贯穿有矩形的电机孔,所述电机的机壳的前后侧伸出水平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螺接在基板底面,所述电机的顶部部分从电机孔向上露出。所述驱动齿轮键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输出轴的键槽的两端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防止驱动齿轮在输出轴上沿轴向滑动。所述基板的左右竖直板上,靠近基板的前端,左右方向贯穿有转轴支撑孔,所述转轴支撑孔的内端扩孔成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装有轴承,所述转轴的两端穿过轴承,左右两端伸出在基板外。进一步讲,所述转轴支撑孔的孔径大于转轴外径,小于轴承外径。前后方向对准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键槽,所述转轴的圆柱面上加工有键槽,所述传动齿轮键接在转轴上;传动齿轮装配位置的键槽的两端同样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有挡片,防止传动齿轮轴向滑动;所述传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转轴伸出在基板左右外部的圆柱面上,均开设有键槽,并且键槽开口朝向相反;所述驱动杆有两件,分别键接在转轴的两端;所述转轴两端的键槽的左右两端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防止驱动杆沿着转轴轴线滑动。进一步讲,所述转轴两端装配的驱动杆的朝向相反。所述驱动杆为短直杆,一端开设有转轴孔,套装在转轴两端,另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凸起圆柱形驱动柱;所述驱动柱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所述前脚杆有两件,所述前脚杆的前脚杆驱动孔套装在驱动柱上的内侧半段上。所述前脚杆的中间高度区域靠上位置左右贯穿圆形的前脚杆驱动孔,所述前脚杆的顶端内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的前脚杆摆动柱;所述前脚杆摆动柱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所述摆杆外端的摆杆摆动孔套装在前脚杆摆动柱上,所述前脚杆摆动柱的环槽内嵌装挡片,阻止摆杆外端从前脚杆摆动柱上滑脱。进一步讲,所述前脚杆的底端加工有粗糙纹路,增加前脚杆与管线内壁的摩擦力。进一步讲,所述前脚杆的内侧面上,在前脚杆驱动孔的顶侧和底侧,加工有缺口,避免在驱动杆带动前脚杆的前脚杆驱动孔移动过程中,前脚杆的内侧面与转轴的最外端碰触。所述基板的左右竖直板内侧,左右均设有两个向内侧凸起的圆柱形凸柱,其中两个凸柱靠近基板的前端,位于转轴支撑孔的后端;另外两个凸柱靠近基板的尾端;左右贯穿两个靠前的凸柱的中心轴线,开设有摆杆支撑孔;左右贯穿两个靠后的凸柱的中心轴线,开设有后脚杆支撑孔。进一步讲,所述基板的两个靠前的凸柱的中心轴线共线;两个靠后的凸柱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凸柱的内侧端面上均开设有轴承孔,每个凸柱对应的基板的竖直板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轴承孔,轴承孔内均装有轴承;所述摆杆有两件,每件摆杆的摆杆支撑柱穿插在摆杆支撑孔两端的轴承中;所述后脚杆有两件,每件后脚杆的后脚杆支撑柱穿插在后脚杆支撑孔两端的轴承中。所述摆杆的一端内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摆杆支撑柱,所述摆杆支撑柱的内端和外端圆柱面上均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将摆杆支撑柱限定在摆杆支撑孔内,防止摆杆支撑柱的轴向滑动;所述摆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中心轴线左右方向的摆杆摆动孔,所述摆杆摆动孔套装在前脚杆的前脚杆摆动柱上。所述后脚杆的内侧面上,在中间高度区域靠上位置设有凸起的圆柱形后脚杆支撑柱,所述后脚杆支撑柱的外端和内端圆柱面上均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将后脚杆支撑柱限定在后脚杆支撑孔中,防止后脚杆支撑柱的轴向滑动。所述后脚杆的顶端外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的后脚杆摆动柱,所述后脚杆摆动柱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有挡片,防止连杆的尾端从后脚杆摆动柱上滑脱。进一步讲,所述后脚杆的底端加工有纹路,增大后脚杆底端与管线内壁的摩擦力。所述连杆为长直杆,所述连杆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有连杆驱动孔和连杆传动孔。所述连杆驱动孔套装在驱动杆的驱动柱的外侧半段上,所述驱动柱的外端圆柱面上的环槽内嵌装有挡片,防止前脚杆和连杆的前端从驱动柱上滑脱;所述连杆传动孔套装在后脚杆的后脚杆摆动柱上。进一步讲,所述驱动杆、前脚杆、摆杆、连杆、后脚杆均为同样的两件,分别装配在基板的左侧和右侧,每侧的驱动杆、前脚杆、摆杆、连杆、后脚杆构成一套传动机构,两套传动机构构成完整的行走机构。所述蓄电池的壳体螺接在基板的水平板的底面,位于电机的后侧;所述支撑板螺接在基板的水平板的顶面,位于蓄电池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顶面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专业管线泄漏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电机(2)、驱动齿轮(3)、传动齿轮(4)、转轴(5)、驱动杆(6)、前脚杆(7)、摆杆(8)、连杆(9)、后脚杆(10)、轴承(11)、挡片(12)、蓄电池(13)、支撑板(14)、照明灯(15)、摄像头(16)、电路板(17)、BDS天线(18)、通信天线(19);/n所述基板(1)的主体为板面水平的长方形板,左右两侧向下竖直弯折;靠近基板(1)的前端的水平板面上,竖直贯穿有矩形的电机孔(105),所述电机(2)的机壳的前后侧伸出水平的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螺接在基板(1)底面,所述电机(2)的顶部部分从电机孔(105)向上露出;/n所述驱动齿轮(3)键接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输出轴的键槽(b)的两端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12),防止驱动齿轮(3)在输出轴上沿轴向滑动;/n所述基板(1)的左右竖直板上,靠近基板(1)的前端,左右方向贯穿有转轴支撑孔(101),所述转轴支撑孔(101)的内端扩孔成轴承孔(107),所述轴承孔(107)内装有轴承(11),所述转轴(5)的两端穿过轴承(11),左右两端伸出在基板(1)外;/n前后方向对准电机(2)的输出轴上的键槽(b),所述转轴(5)的圆柱面上加工有键槽(b),所述传动齿轮(4)键接在转轴(5)上;传动齿轮(4)装配位置的键槽(b)的两端同样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有挡片(12),防止传动齿轮(4)轴向滑动;所述传动齿轮(4)与驱动齿轮(3)啮合;/n所述转轴(5)伸出在基板(1)左右外部的圆柱面上,均开设有键槽(b),并且键槽(b)开口朝向相反;所述驱动杆(6)有两件,分别键接在转轴(5)的两端;所述转轴(5)两端的键槽(b)的左右两端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12),防止驱动杆(6)沿着转轴轴线滑动;/n所述驱动杆(6)为短直杆,一端开设有转轴孔(601),套装在转轴(5)两端,另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凸起圆柱形驱动柱(602);所述驱动柱(602)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所述前脚杆(7)有两件,所述前脚杆(7)的前脚杆驱动孔(701)套装在驱动柱(602)上的内侧半段上;/n所述前脚杆(7)的中间高度区域靠上位置左右贯穿圆形的前脚杆驱动孔(701),所述前脚杆(7)的顶端内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的前脚杆摆动柱(702);所述前脚杆摆动柱(702)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所述摆杆(8)外端的摆杆摆动孔(802)套装在前脚杆摆动柱(702)上,所述前脚杆摆动柱(702)的环槽内嵌装挡片(12),阻止摆杆(8)外端从前脚杆摆动柱(702)上滑脱;/n所述基板(1)的左右竖直板内侧,左右均设有两个向内侧凸起的圆柱形凸柱(102),其中两个凸柱(102)靠近基板(1)的前端,位于转轴支撑孔(101)的后端;另外两个凸柱(102)靠近基板(1)的尾端;左右贯穿两个靠前的凸柱(102)的中心轴线,开设有摆杆支撑孔(103);左右贯穿两个靠后的凸柱(102)的中心轴线,开设有后脚杆支撑孔(104);/n所述凸柱(102)的内侧端面上均开设有轴承孔(107),每个凸柱(102)对应的基板(1)的竖直板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轴承孔(107),轴承孔(107)内均装有轴承(11);所述摆杆(8)有两件,每件摆杆(8)的摆杆支撑柱(801)穿插在摆杆支撑孔(103)两端的轴承(11)中;所述后脚杆(10)有两件,每件后脚杆(10)的后脚杆支撑柱(1001)穿插在后脚杆支撑孔(104)两端的轴承(11)中;/n所述摆杆(8)的一端内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摆杆支撑柱(801),所述摆杆支撑柱(801)的内端和外端圆柱面上均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12),将摆杆支撑柱(801)限定在摆杆支撑孔(103)内,防止摆杆支撑柱(801)的轴向滑动;所述摆杆(8)的另一端开设有中心轴线左右方向的摆杆摆动孔(802),所述摆杆摆动孔(802)套装在前脚杆(7)的前脚杆摆动柱(702)上;/n所述后脚杆(10)的内侧面上,在中间高度区域靠上位置设有凸起的圆柱形后脚杆支撑柱(1001),所述后脚杆支撑柱(1001)的外端和内端圆柱面上均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12),将后脚杆支撑柱(1001)限定在后脚杆支撑孔(104)中,防止后脚杆支撑柱(1001)的轴向滑动;/n所述后脚杆(10)的顶端外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的后脚杆摆动柱(1002),所述后脚杆摆动柱(1002)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有挡片(12),防止连杆(9)的尾端从后脚杆摆动柱(1002)上滑脱;/n所述连杆(9)为长直杆,所述连杆(9)的头端和尾端分别开设有连杆驱动孔(901)和连杆传动孔(902);所述连杆驱动孔(901)套装在驱...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专业管线泄漏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电机(2)、驱动齿轮(3)、传动齿轮(4)、转轴(5)、驱动杆(6)、前脚杆(7)、摆杆(8)、连杆(9)、后脚杆(10)、轴承(11)、挡片(12)、蓄电池(13)、支撑板(14)、照明灯(15)、摄像头(16)、电路板(17)、BDS天线(18)、通信天线(19);
所述基板(1)的主体为板面水平的长方形板,左右两侧向下竖直弯折;靠近基板(1)的前端的水平板面上,竖直贯穿有矩形的电机孔(105),所述电机(2)的机壳的前后侧伸出水平的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螺接在基板(1)底面,所述电机(2)的顶部部分从电机孔(105)向上露出;
所述驱动齿轮(3)键接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输出轴的键槽(b)的两端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12),防止驱动齿轮(3)在输出轴上沿轴向滑动;
所述基板(1)的左右竖直板上,靠近基板(1)的前端,左右方向贯穿有转轴支撑孔(101),所述转轴支撑孔(101)的内端扩孔成轴承孔(107),所述轴承孔(107)内装有轴承(11),所述转轴(5)的两端穿过轴承(11),左右两端伸出在基板(1)外;
前后方向对准电机(2)的输出轴上的键槽(b),所述转轴(5)的圆柱面上加工有键槽(b),所述传动齿轮(4)键接在转轴(5)上;传动齿轮(4)装配位置的键槽(b)的两端同样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有挡片(12),防止传动齿轮(4)轴向滑动;所述传动齿轮(4)与驱动齿轮(3)啮合;
所述转轴(5)伸出在基板(1)左右外部的圆柱面上,均开设有键槽(b),并且键槽(b)开口朝向相反;所述驱动杆(6)有两件,分别键接在转轴(5)的两端;所述转轴(5)两端的键槽(b)的左右两端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12),防止驱动杆(6)沿着转轴轴线滑动;
所述驱动杆(6)为短直杆,一端开设有转轴孔(601),套装在转轴(5)两端,另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凸起圆柱形驱动柱(602);所述驱动柱(602)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所述前脚杆(7)有两件,所述前脚杆(7)的前脚杆驱动孔(701)套装在驱动柱(602)上的内侧半段上;
所述前脚杆(7)的中间高度区域靠上位置左右贯穿圆形的前脚杆驱动孔(701),所述前脚杆(7)的顶端内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的前脚杆摆动柱(702);所述前脚杆摆动柱(702)的外端圆柱面上加工有环槽,所述摆杆(8)外端的摆杆摆动孔(802)套装在前脚杆摆动柱(702)上,所述前脚杆摆动柱(702)的环槽内嵌装挡片(12),阻止摆杆(8)外端从前脚杆摆动柱(702)上滑脱;
所述基板(1)的左右竖直板内侧,左右均设有两个向内侧凸起的圆柱形凸柱(102),其中两个凸柱(102)靠近基板(1)的前端,位于转轴支撑孔(101)的后端;另外两个凸柱(102)靠近基板(1)的尾端;左右贯穿两个靠前的凸柱(102)的中心轴线,开设有摆杆支撑孔(103);左右贯穿两个靠后的凸柱(102)的中心轴线,开设有后脚杆支撑孔(104);
所述凸柱(102)的内侧端面上均开设有轴承孔(107),每个凸柱(102)对应的基板(1)的竖直板的外侧面上,均开设有轴承孔(107),轴承孔(107)内均装有轴承(11);所述摆杆(8)有两件,每件摆杆(8)的摆杆支撑柱(801)穿插在摆杆支撑孔(103)两端的轴承(11)中;所述后脚杆(10)有两件,每件后脚杆(10)的后脚杆支撑柱(1001)穿插在后脚杆支撑孔(104)两端的轴承(11)中;
所述摆杆(8)的一端内侧面上设有凸起的圆柱形摆杆支撑柱(801),所述摆杆支撑柱(801)的内端和外端圆柱面上均加工有环槽,环槽内嵌装挡片(12),将摆杆支撑柱(801)限定在摆杆支撑孔(103)内,防止摆杆支撑柱(801)的轴向滑动;所述摆杆(8)的另一端开设有中心轴线左右方向的摆杆摆动孔(802),所述摆杆摆动孔(802)套装在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瑜基李萌王晓强肖惠珍池勤凤申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