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堵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26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堵漏装置,用于套设在管道上并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两个连接组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卡板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卡板的两端紧固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紧固连接在所述管道上;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与所述管道外表面匹配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管道的一面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结构用于将所述管道和所述封堵部之间密封,以使所述封堵部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堵漏效果好,能在管道发生泄漏后快速堵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堵漏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堵漏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堵漏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油气田开采、运输和生产过程中,有各种不同规格的管道,但由于受到使用环境和制作工艺的影响,管道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进而出现管道穿孔等现象而造成油气外泄,外泄的油气不仅会严重污染环境,还会给油气田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量降低油气的外泄对环境的污染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于中、低压管道,经常会采用管道堵漏装置先阻止油气的外泄,然后再择时补焊或更换。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管道堵漏装置一般是由同直径管材配合两片钢板焊接而成的两个管卡配合使用,中间在泄漏部位夹持密封用胶皮,采用螺栓连接紧固的方式达到防治泄漏的目的。还有一种常用的管道堵漏装置是由两个与泄漏管道圆弧一致的卡口一端插销连接,另一端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堵漏,中间部分使用的密封材料也是常用橡胶。现有技术中的管道堵漏装置操作困难,操作现场要求高,泄漏管直径需要和圆弧一致,操作不方便,尤其是在对准泄漏部位和紧固螺栓时,不好对位,也不好把控两端螺栓的松紧度,给堵漏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堵漏装置,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堵漏效果好,能在管道发生泄漏后快速堵漏。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堵漏装置,用于套设在管道上并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两个连接组件;两个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卡板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卡板的两端紧固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紧固连接在所述管道上;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与所述管道外表面匹配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管道的一面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管道和所述封堵部之间密封,以使所述封堵部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通过在第一卡板或第二卡板上设置封堵部,并在封堵部上设置密封件,密封管道的泄漏位置,并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在管道上,从而对管道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堵漏效果好,能在管道发生泄漏后快速堵漏。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管道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两端均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组件紧固相连的装配孔。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板的所述装配孔处的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卡板的所述装配孔并与所述螺母紧固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通过所述螺杆与螺母紧固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头部还设置有操作部,所述操作部用于在外力作用驱动所述螺杆旋转,以使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卡板紧固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包括活动把手和设置在所述螺杆头部的球体,所述球体具有开孔,所述活动把手的直径小于所述开孔的直径,以使所述活动把手能在所述开孔中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把手的至少一端具有防脱部,且所述防脱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孔的孔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上的阻挡件,且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第二卡板和所述操作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一卡板包括弧形板和两个矩形板,所述两个矩形板设在所述弧形板两端,且所述弧形板形成所述封堵部;或者所述第一卡板为矩形板;所述第二卡板包括弧形板和两个矩形板,所述两个矩形板设在所述弧形板两端,且所述弧形板形成所述封堵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均包括弧形板和两个矩形板,所述两个矩形板设在所述弧形板两端,且所述弧形板形成所述封堵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的第一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的第二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的第二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1-第一卡板;111-密封件;12-第二卡板;13-连接组件;131-螺杆;132-阻挡件;133-操作部;134-活动把手;135-球体;136-开孔;14-封堵部;15-固定部;16-装配孔;2-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堵漏装置用于套设在管道上并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包括:第一卡板11、第二卡板12和两个连接组件13;两个连接组件13的一端分别穿过第二卡板12的两端并与第一卡板11的两端紧固相连,以使第一卡板11与第二卡板12通过连接组件紧固连接在管道2上,例如,其中一个连接组件13的一端穿过第二卡板12的一端并与第一卡板11的一端紧固相连,另一个连接组件13的一端穿过第二卡板12的另一端并与第一卡板11的另一端紧固相连。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3穿过第二卡板12与第一卡板11直接紧固相连。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堵漏目的,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2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与管道2外表面匹配的封堵部14,封堵部14朝向管道2的一面上设置有密封件111,密封件111用于将管道2和封堵部14之间密封,以使封堵部14对管道2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其中,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2可以平行且相对设置,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2通过连接组件13可拆卸地连接,通过调节连接组件13,可以调节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2之间的距离,使得该管道2堵漏装置能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2。在进行管道2堵漏时,管道2位于第一卡板11和第二卡板12之间,且管道2泄漏处与封堵部14接触,封堵部14还设置有密封件111,用于将封堵部14和管道2的泄漏处之间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堵漏装置,用于套设在管道上并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两个连接组件;/n两个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卡板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卡板的两端紧固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紧固连接在所述管道上;/n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与所述管道外表面匹配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管道的一面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管道和所述封堵部之间密封,以使所述封堵部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堵漏装置,用于套设在管道上并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两个连接组件;
两个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卡板的两端并与所述第一卡板的两端紧固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二卡板通过所述连接组件紧固连接在所述管道上;
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与所述管道外表面匹配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管道的一面上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管道和所述封堵部之间密封,以使所述封堵部对所述管道上的泄漏位置进行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封堵部朝向所述管道的一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两端均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组件紧固相连的装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卡板的所述装配孔处的螺母,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卡板的所述装配孔并与所述螺母紧固相连,以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通过所述螺杆与螺母紧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的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王卫军李军李红星段德林周大伟王亮陈述江龙王俊峰顾仲辉金勇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