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135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隧道内设置有轨道,轨道中间设置有排水沟,轨道的下方设置有道床,列车运行轮廓位于道床上方,隧道的一侧设置有疏散平台,隧道横向连接有横通道,横通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横通道与隧道结构相接部位设置有后浇环梁,道床与横通道之间通过预制箱型钢构件连接过渡,预制箱型钢构件为多仓箱型钢构件,沿隧道纵向与疏散平台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满足隧道内各类管线敷设与正常使用需求,也满足横通道门洞开洞与人员紧急疏散需求,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等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
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
技术介绍
对于目前国内各城市的交通功能类隧道工程而言,由于存在人员紧急疏散的要求,因此当隧道长度超过一定限值后(如城市轨道交通为600m),需要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一般为双线隧道工程,此时需要在双线隧道之间按不大于600m间距设置横通道。横通道与正线隧道相接处门洞高度一般不宜低于2m,门洞的存在阻断了隧道侧壁上各类管线的敷设路由。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将管线向上绕行至门洞上方处理,这对于大直径或大刚度管线很难顺利实施,因为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将大直径或大刚度管线从疏散平台下方近乎垂直角度弯折后向上绕行,将增加管线接头与水流沿程阻力、影响线缆的信号传播,强电用大直径电缆更是难以顺利弯折,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与潜在风险,更加无法满足工程进度与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于隧道与横通道之间设置预制多仓箱型钢构件,沿横通道方向,多仓箱型钢构件与横通道底板顺接,满足人员通过横通道疏散需求;沿隧道方向,箱型钢构件顶面与疏散平台顺接,满足隧道纵向人员安全走行需求,同时内部多仓构造,满足疏散平台下方各类管线的穿越需求,满足了横通道常规开洞与隧道正常疏散功能需求。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包括成型的隧道,隧道内设置有轨道,轨道的下方设置有道床,道床的中间设置有排水沟,列车运行轮廓位于道床上方,隧道的一侧设置有疏散平台,并与横通道连接,横通道与隧道通过后浇环梁连接,道床与横通道之间通过预制箱型钢构件连接过渡,疏散平台和预制箱型钢构件均不侵入列车运行轮廓内。具体的,预制箱型钢构件为多仓箱型钢构件,沿隧道纵向与疏散平台顺接。具体的,疏散平台设置在隧道内靠横通道的一侧,通过预制牛腿及后置锚栓与隧道的侧壁固定连接,疏散平台包括水平向疏散平台和斜向疏散平台,预制箱型钢构件经斜向疏散平台与水平向疏散平台连接。进一步的,水平向疏散平台与轨面高度差为850~900mm。进一步的,斜向疏散平台与预制箱型钢构件纵向顺接,斜向疏散平台沿隧道纵向的坡率为5%~10%。具体的,预制箱型钢构件位于横通道开口处隧道的底部,预制箱型钢构件与隧道底部相接处设置有素砼垫层。具体的,横通道从外至内依次包括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具体的,预制箱型钢构件沿横通道的方向呈阶梯状设置,台阶之间的高度差为100~200mm。进一步的,预制箱型钢构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隔仓,中层隔仓和下层隔仓,上层隔仓与中层隔仓用于放置水管或电缆,下层隔仓用于放置光缆或电缆。具体的,预制箱型钢构件与横通道底板顺接,预制箱型钢构件的顶部与横通道底板的高度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在隧道与横通道之间设置的多仓箱型钢构件、沿隧道纵向设置的斜向与水平向疏散平台、以及箱型钢构件与隧道连接,涉及的钢材、防水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以及疏散平台固定用锚栓等均为常规材料(设备),其相应尺寸为常规类型,便于加工制造。进一步的,设置水平向疏散平台和斜向疏散平台,可以满足沿隧道纵向人员走行需要,满足日常检修与紧急情况人员疏散需要。进一步的,斜向疏散平台沿隧道纵向坡率为5%~10%,有利于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的安全保障。进一步的,多仓箱型钢构件的层数与各层隔仓数量,可根据所需穿越管线情况灵活调整。进一步的,上层隔仓主要用于直径较大的水管/线缆穿越,下层隔仓主要用于直径较小的光缆/线缆穿越;实现所有横通道门洞范围内沿隧道侧壁敷设的管线不用向上绕行至门洞上方,可以沿疏散平台纵向在箱型钢构件内部穿行。进一步的,预制箱型钢构件沿横通道方向与横通道底板顺接,沿隧道纵向与疏散平台顺接,满足了隧道内人员紧急疏散的功能要求。综上所述,本技术既满足隧道内各类管线敷设与正常使用需求,也满足横通道门洞开洞与人员紧急疏散需求,工艺简单、施工简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等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隧道与横通道连接剖面图;图2为隧道与横通道连接立面图(沿隧道纵向);图3为隧道与横通道连接平面图;图4为图1中A节点大样图。其中:1.隧道;2.横通道;3.列车运行轮廓;4.轨道;5.道床;6.排水沟;7.初期支护;8.二次衬砌;9.后浇环梁;10.预制箱型钢构件;11.上层隔仓;12.中层隔仓;13.下层隔仓;14.水管或电缆;15.光缆或电缆;16.水平向疏散平台;17.斜向疏散平台。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一侧”、“一端”、“一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丰富了现有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手段,拓宽了隧道本体与附属通道的连接部分的施做思路。利用预制多仓箱型钢构件内部空间可穿越各类管线的功能,实现了所有横通道门洞范围内沿隧道侧壁敷设的管线不用向上绕行至门洞上方,可以沿疏散平台纵向在箱型钢构件内部穿行。满足了隧道内各类管线敷设与正常使用需求,也满足了横通道门洞开洞与人员紧急疏散需求,同时工艺简单、施工简便,为确保实现工程方案合理、工程风险与建设工期可控、工程质量与安全可靠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请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包括成型的隧道1和横通道2,横通道2横向设置与隧道1连接,横通道2与隧道1的连接处设置有预制箱型钢构件10,预制箱型钢构件10与横通道2的底板顺接,两者顶部高程一致,预制箱型钢构件10为多仓箱型钢构件,预制箱型钢构件10连接有疏散平台,隧道1内部设置有列车运行轮廓3,列车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的隧道(1),隧道(1)内设置有轨道(4),轨道(4)的下方设置有道床(5),道床(5)的中间设置有排水沟(6),列车运行轮廓(3)位于道床(5)上方,隧道(1)的一侧设置有疏散平台,并与横通道(2)连接,横通道(2)与隧道(1)通过后浇环梁(9)连接,道床(5)与横通道(2)之间通过预制箱型钢构件(10)连接过渡,疏散平台和预制箱型钢构件(10)均不侵入列车运行轮廓(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的隧道(1),隧道(1)内设置有轨道(4),轨道(4)的下方设置有道床(5),道床(5)的中间设置有排水沟(6),列车运行轮廓(3)位于道床(5)上方,隧道(1)的一侧设置有疏散平台,并与横通道(2)连接,横通道(2)与隧道(1)通过后浇环梁(9)连接,道床(5)与横通道(2)之间通过预制箱型钢构件(10)连接过渡,疏散平台和预制箱型钢构件(10)均不侵入列车运行轮廓(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预制箱型钢构件(10)为多仓箱型钢构件,沿隧道(1)纵向与疏散平台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疏散平台设置在隧道(1)内靠横通道(2)的一侧,通过预制牛腿及后置锚栓与隧道(1)的侧壁固定连接,疏散平台包括水平向疏散平台(16)和斜向疏散平台(17),预制箱型钢构件(10)经斜向疏散平台(17)与水平向疏散平台(1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其特征在于,水平向疏散平台(16)与轨面高度差为850~90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仓箱型结构的隧道与横通道连接体系,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莎莎戴志仁刘瑞瑞张庆闯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