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以及幕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709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以及幕墙,包括窗框、窗扇及开启组件,窗扇与窗框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窗框形成的窗口的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锁孔,开启组件包括多个锁止柱、环形连接结构及操作执手,多个锁止柱设于安装空间内且沿窗扇的周向间隔设置呈分别对应多个锁孔设置,环形连接结构设于安装空间内,用以连接多个锁止柱,环形连接结构呈间断设置有两个连接端,操作执手转动安装于窗扇且其动作端伸入至安装空间内且固定两个连接端,通过转动操作执手的操作端,使得环形连接结构转动,带动多个锁止柱沿窗扇周向活动,使得锁止柱与锁孔配合或分离而闭合或开启窗扇,解决了开关窗扇操作繁琐,且影响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以及幕墙
本技术涉及幕墙
,具体涉及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以及幕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高强、轻质为特点的建筑幕墙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类建筑上,玻璃幕墙更是将建筑美学、建筑功能、建筑节能和建筑结构等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幕墙行业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根据需求,建筑分格越做越大,相应的玻璃幕墙的开启扇也随之增大,为保证建筑的安全,很多大尺寸的开启扇都要求在窗扇两侧均设置锁点,为了使窗扇上的锁点与窗框上的锁座配合锁止或解除锁止,通常会采取在开启扇两侧同时安装操作执手,打开开启窗或关闭开启扇需要同时操作两个操作执手,操作繁琐,且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以及幕墙,旨在避免现有技术中,打开开启窗或关闭开启扇需要操作两个操作执手,操作繁琐,且影响美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所述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包括:窗框、设于所述窗框的窗口内的窗扇、以及开启组件,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窗扇的一侧为开启侧,所述窗口的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锁孔,所述开启组件包括:多个锁止柱,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多个所述锁孔设置;环形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用以连接多个所述锁止柱,所述环形连接结构对应在所述开启侧呈间断设置以形成两个连接端;以及,操作执手,转动安装于所述窗扇,所述操作执手具有操作端以及动作端,所述动作端伸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固定两个所述连接端;其中,转动所述操作端,以使所述环形连接结构转动,带动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周向活动,以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配合而闭合所述窗扇或者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分离而开启所述窗扇。可选的,所述窗扇具有朝向所述窗口内壁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呈内凹设置以形成所述安装空间。可选的,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处于所述窗扇的四个拐角处的四个拐角空间段;所述环形连接结构包括:四个转角连接件,分别对应设于四个所述拐角空间段内;以及,多个连接杆,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之间以及所述转角连接件与所述操作执手的动作端之间;其中,多个所述锁止柱分设于多个所述连接杆上。可选的,所述窗扇具有与所述开启侧相对的铰接侧;所述安装空间包括邻近所述铰接侧设置的两个第一拐角空间段;四个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拐角空间段的钢丝绳段。可选的,所述钢丝绳段套装有保护管。可选的,所述保护管与所述钢丝绳段之间填充有润滑剂。可选的,所述安装空间包括邻近所述开启侧设置的两个第二拐角空间段;四个所述转角连接件包括至少一个设于所述第二拐角空间段的转角器。可选的,多个所述锁止柱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杆沿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的第一锁止柱;所述连接杆沿长度方向上的中部位置贯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锁止柱限位套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可选的,多个所述锁止柱包括第二锁止柱,所述第二锁止柱包括:锁止柱安装板,两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钢丝绳段或者分别对应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以及,凸柱,凸设于所述锁止柱安装板朝向所述窗口内壁的表面,所述凸柱与所述锁孔相配合。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幕墙,包括上述的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所述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包括:窗框、设于所述窗框的窗口内的窗扇、以及开启组件,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窗扇的一侧为开启侧,所述窗口的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锁孔,所述开启组件包括:多个锁止柱,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多个所述锁孔设置;环形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用以连接多个所述锁止柱,所述环形连接结构对应在所述开启侧呈间断设置以形成两个连接端;以及,操作执手,转动安装于所述窗扇,所述操作执手具有操作端以及动作端,所述动作端伸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固定两个所述连接端;其中,转动所述操作端,以使所述环形连接结构转动,带动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周向活动,以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配合而闭合所述窗扇或者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分离而开启所述窗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因为所述操作执手的动作端伸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固定两个所述连接端,通过转动所述操作端,使得所述环形连接结构转动,以带动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周向活动,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配合而闭合所述窗扇或者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分离而开启所述窗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打开开启窗或关闭开启扇需要操作两个操作执手,操作繁琐,且影响美观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的右视图;图3为图1的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的俯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221转角连接件1窗扇2211钢丝绳段2开启组件2212转角器21锁止柱222连接杆211第一锁止柱23操作执手212第二锁止柱231操作端2121锁止柱安装板232动作端2122凸柱a保护管22环形连接结构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设于所述窗框的窗口内的窗扇、以及开启组件,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窗扇的一侧为开启侧,所述窗口的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锁孔,所述开启组件包括:/n多个锁止柱,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多个所述锁孔设置;/n环形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用以连接多个所述锁止柱,所述环形连接结构对应在所述开启侧呈间断设置以形成两个连接端;以及,/n操作执手,转动安装于所述窗扇,所述操作执手具有操作端以及动作端,所述动作端伸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固定两个所述连接端;/n其中,转动所述操作端,以使所述环形连接结构转动,带动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周向活动,以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配合而闭合所述窗扇或者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分离而开启所述窗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设于所述窗框的窗口内的窗扇、以及开启组件,所述窗扇与所述窗框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窗扇的一侧为开启侧,所述窗口的侧壁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锁孔,所述开启组件包括:
多个锁止柱,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多个所述锁孔设置;
环形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用以连接多个所述锁止柱,所述环形连接结构对应在所述开启侧呈间断设置以形成两个连接端;以及,
操作执手,转动安装于所述窗扇,所述操作执手具有操作端以及动作端,所述动作端伸入至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固定两个所述连接端;
其中,转动所述操作端,以使所述环形连接结构转动,带动多个所述锁止柱沿所述窗扇周向活动,以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配合而闭合所述窗扇或者使得所述锁止柱与所述锁孔分离而开启所述窗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具有朝向所述窗口内壁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呈内凹设置以形成所述安装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幕墙平开窗开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空间包括处于所述窗扇的四个拐角处的四个拐角空间段;
所述环形连接结构包括:
四个转角连接件,分别对应设于四个所述拐角空间段内;以及,
多个连接杆,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所述转角连接件之间以及所述转角连接件与所述操作执手的动作端之间;
其中,多个所述锁止柱分设于多个所述连接杆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水根闵乐王力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广田方特科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