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箱梁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2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连续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箱梁模板,箱梁模板的底端设有高程微调装置;高程微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套设有钢管与第一螺母,底板放置于支撑地面,钢管与箱梁模板固定连接,第一螺母位于钢管与底板之间并与箱梁模板相抵,旋转第一螺母以调整箱梁模板高程;箱梁模板的外模腹板设有快速脱模装置与固定主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程微调装置可以对高程进行调整,减少箱梁模板调节的工作量;通过快速脱模装置可快速使箱梁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并不对混凝土表面和棱角造成伤害;通过固定主筋装置能够使得腹板主筋间距一致,腹板主筋顶面高程一致,确保腹板主筋保护层厚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箱梁模板
本技术属于连续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箱梁模板。
技术介绍
工程施工中,模板为重要组成部分,模板的基本要求: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构造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模板的接缝严密,不得漏浆;能多次周转使用桥梁箱梁外模腹板和翼缘板采用加工制作的定型钢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严密性,但同时存在以下缺点:1)为确保混凝土表观质量,桥梁箱梁外模腹板和翼缘板均采用大块钢模,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当高程出现不大的偏差时,调节起来工作量较大。2)桥梁箱梁外模腹板和翼缘板均采用大块钢模,与混凝土接触面积较大,为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致使模板拆除工作比较麻烦,在强拉硬拽情况下,可能会对棱角造成损害。3)外模腹板主筋高度较大,且数量比较多,腹板主筋的定位一直是钢筋绑扎及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处理不到位会导致绑扎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均匀、钢筋顶面高程不一致、钢筋间距不一致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良箱梁模板。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箱梁模板,箱梁模板的底端设有高程微调装置;高程微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套设有钢管与第一螺母,底板放置于支撑地面,钢管与箱梁模板固定连接,第一螺母位于钢管与底板之间并与箱梁模板相抵,旋转第一螺母以调整箱梁模板高程。进一步地,箱梁模板的外模腹板设有快速脱模装置,快速脱模装置包括两条第二槽钢,两条第二槽钢均与外模腹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两条第二槽钢之间固定第二螺母,外模腹板设有与第二螺栓相匹配的通孔,第二螺栓贯穿第二螺母后伸入通孔内。进一步地,第二螺栓伸入通孔的一端与外模腹板内壁位于同一平面;旋转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相抵,以使箱梁模板与混凝土脱离。进一步地,箱梁模板的外模腹板还设有固定主筋装置,固定主筋装置包括数个固定主筋单体;每一固定主筋单体均包括两条第三槽钢与套筒,两条第三槽钢均与外模腹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两条第三槽钢之间固定第三螺母,外模腹板设有与第三螺母相匹配的通孔,第三螺栓依次贯穿第三螺母、通孔后伸入套筒内与套筒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套筒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套筒的开口端与外模腹板内壁贴合,套筒内设有螺纹,第三螺栓与套筒螺纹连接。进一步地,固定主筋装置还包括定位钢筋,沿箱梁模板长度方向排成一条直线的数个固定主筋单体对应套筒的外壁均与同一条定位钢筋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数个固定主筋单体沿箱梁模板长度方向排列成数条直线,数条直线对应数条定位钢筋,数条定位钢筋在高度方向上相互叠加;沿定位钢筋长度方向均匀摆放数条腹板主筋,每一腹板主筋与外模腹板对应的所有定位钢筋均垂直交叉并相绑扎。进一步地,第一螺母设于旋转把手,第二螺母与第三螺母的数量均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高程微调装置可以对高程进行调整,减少箱梁模板调节的工作量;(2)本技术通过快速脱模装置中的第二螺栓与已硬化混凝土的反作用力,可快速使箱梁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并不对混凝土表面和棱角造成伤害;(3)本技术通过固定主筋装置能够使得腹板主筋间距一致,腹板主筋顶面高程一致,确保腹板主筋保护层厚度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改良箱梁模板正视图;图2为图1中B-B截面图;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图;图4为高程微调装置正视图;图5为快速脱模装置正视图;图6为快速脱模装置侧视图;图7为固定主筋装置正视图;图8为固定主筋装置侧视图。图中:1高程微调装置、11底板、12第一螺栓、13第一螺母、14钢管、2快速脱模装置、21第二槽钢、22第二螺母、23第二螺栓、3固定主筋装置、31固定主筋单体、32第三槽钢、33第三螺母、34第三螺栓、35定位钢筋、36套筒、4腹板主筋、5外模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此。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改良箱梁模板,箱梁模板的底端设有高程微调装置1。高程微调装置1包括底板11,底板11设有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套设有钢管14与第一螺母13,底板11放置于支撑地面,钢管14与箱梁模板固定连接,第一螺母13位于钢管14与底板11之间并与箱梁模板相抵,旋转第一螺母13以调整箱梁模板高程。钢管14与箱梁模板进行焊接。箱梁模板对应的高程微调装置1有多个。第一螺母13沿第一螺栓12向上活动时将箱梁模板顶起,对箱梁模板的高度进行微调整。第一螺母13沿第一螺栓12向下活动时,箱梁模板高程降低,对箱梁模板的高度进行微调整。因此,本实施例通过高程微调装置1可以对高程进行调整,减少箱梁模板调节的工作量。箱梁模板的外模腹板5设有快速脱模装置2,快速脱模装置2包括两条第二槽钢21,两条第二槽钢21均与外模腹板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两条第二槽钢21之间固定第二螺母22,外模腹板5设有与第二螺栓23相匹配的通孔,第二螺栓23贯穿第二螺母22后伸入通孔内。第二螺栓23伸入通孔的一端与外模腹板5内壁位于同一平面。旋转第二螺栓23使第二螺栓23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相抵,以使箱梁模板5与混凝土脱离。箱梁模板制作时,首先在外模腹板5的相应位置开设通孔。之后将两条第二槽钢21与外模腹板5的外侧面进行焊接,快速脱模装置2与箱梁模板一起安装。第二螺栓23与通孔内壁之间的间距较小,仅为4mm,可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大量水泥从通孔处溢出。通孔内溢入的少量浆液并不会对第二螺栓23的活动性造成干扰。脱模时,用板手拧动第二螺栓23,使第二螺栓23顶面接触混凝土并与混凝土相抵,从而使箱梁模板与浇筑的混凝土面快速脱离。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快速脱模装置2中的第二螺栓23与已硬化混凝土的反作用力,可快速使箱梁模板与混凝土分离,并不对混凝土表面和棱角造成伤害。箱梁模板的外模腹板5还设有固定主筋装置3,固定主筋装置3包括数个固定主筋单体31。每一固定主筋单体31均包括两条第三槽钢32与套筒36,两条第三槽钢32均与外模腹板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两条第三槽钢32之间固定第三螺母33,外模腹板5设有与第三螺母33相匹配的通孔,第三螺栓34依次贯穿第三螺母33、通孔后伸入套筒36内与套筒36可拆卸连接。套筒36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套筒36的开口端与外模腹板5内壁贴合,套筒36内设有螺纹,第三螺栓34与套筒36螺纹连接。固定主筋装置3还包括定位钢筋35,沿箱梁模板长度方向排成一条直线的数个固定主筋单体31对应套筒36的外壁均与同一条定位钢筋35固定连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定位钢筋35与套筒36埋于混凝土内不可拆卸,而第三槽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n箱梁模板的底端设有高程微调装置(1);/n高程微调装置(1)包括底板(11),底板(11)设有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套设有钢管(14)与第一螺母(13),底板(11)放置于支撑地面,钢管(14)与箱梁模板固定连接,第一螺母(13)位于钢管(14)与底板(11)之间并与箱梁模板相抵,旋转第一螺母(13)以调整箱梁模板高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
箱梁模板的底端设有高程微调装置(1);
高程微调装置(1)包括底板(11),底板(11)设有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套设有钢管(14)与第一螺母(13),底板(11)放置于支撑地面,钢管(14)与箱梁模板固定连接,第一螺母(13)位于钢管(14)与底板(11)之间并与箱梁模板相抵,旋转第一螺母(13)以调整箱梁模板高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箱梁模板的外模腹板(5)设有快速脱模装置(2),快速脱模装置(2)包括两条第二槽钢(21),两条第二槽钢(21)均与外模腹板(5)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两条第二槽钢(21)之间固定第二螺母(22),外模腹板(5)设有与第二螺栓(23)相匹配的通孔,第二螺栓(23)贯穿第二螺母(22)后伸入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栓(23)伸入通孔的一端与外模腹板(5)内壁位于同一平面;旋转第二螺栓(23)使第二螺栓(23)与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相抵,以使外模腹板(5)与混凝土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良箱梁模板,其特征在于:
箱梁模板的外模腹板(5)还设有固定主筋装置(3),固定主筋装置(3)包括数个固定主筋单体(31);
每一固定主筋单体(31)均包括两条第三槽钢(3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利刚田广彦任鸿昌邱贺枰彭建丁峰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