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86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包括电池片、镀槽、前侧阳极板和后侧阳极板,所述电池片和前侧阳极板、后侧阳极板均放置于镀槽中,电池片与镀槽前侧、后侧及底侧相互垂直,所述前侧阳极板安装在镀槽前侧内表面,所述后侧阳极板安装在镀槽后侧内表面,所述前侧阳极板与第一电源阳极连通,后侧阳极板与第二电源阳极连通,所述电池片通过挂具与第一电源阴极及第二电源阴极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相同水、电、气配置的前提下,可以极大的提升电镀产能,从而降低了电池片生产成本;在相同产能需求前提下,也极大的减小了整体设备的布局空间,降低了设备本身对厂房的需求。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且设备产量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电池片电镀工艺在整个光伏行业的竞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电极采用银浆工艺(丝网印刷法)。银浆工艺虽然步骤简洁、工艺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同时也继承了印刷质量会受到印刷设备、网版、浆料、基片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同时也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低温工艺的特性,必须使用低温银浆,而无论是热塑性或热固性,低温银浆均需大量的聚合物和有机溶剂作为填充,制作成电极的导电能力无法与高温烧结的银浆相比。由此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银浆电极存在细线印刷时连续性差、不易得到高宽比大的印刷效果、浆料易变质、价格高昂等缺陷,限制了电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且银浆目前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的主要耗材,推动异质结太阳能电池量产化的关键在于金属化电极的替代方案,铜制程工艺是以后的发展趋势。铜栅工艺采用铜电镀法制备电极,以完全取代银浆电极,铜电镀是一种经济并通过工业验证的处理方法,不仅克服了银浆丝网印刷的缺点,还具有提高转化效率、降低加工成本的优点,铜栅工艺可以形成连续、均匀、平整的电极,电极侧面几乎垂直,在宽度达到30um时仍然能保持电极侧面的垂直性,利于提高栅线的高宽比,且铜电镀法制备的电极电阻率大约是银浆电极的三分之一,相同栅线宽度比银浆电极具有更优异的导电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太阳能电池的FF,而且铜栅电极更低的电阻率具有栅线宽度进一步降低的潜力,以进一步减少正面电极的遮光,进一步提高电池转化效率。当前,采用该制程制备太阳能电池栅状电极时,参照图1A、1B,一种方式是将电池片100置于镀槽200中央,使电池片100正面101、背面102分别与镀槽200前侧的阳极板301、及后侧的阳极板302平行。第一电源阳极300A与阳极板301连通,第二电源阳极300B与阳极板302连通,电源阴极300C、300D通过夹具100A与电池片100单元连通。参照图2A、2B,另一种方式是将电池片100通过400挂具上预设的弹片固定装夹,置于镀槽200中央,使电池片100正面101、背面102分别与镀槽200前侧的阳极板301、及后侧的阳极板302平行。第一电源阳极300A与阳极板301连通,第二电源阳极300B与阳极板302连通。同时,电池片依次通过挂具400上的弹片、及夹具100A与第一电源阴极300C、第二电源阴极300D连通,挂具400沿镀槽200高度方向可根据需求预设1~n个电池片100片位。采用上述方式制备太阳能电池栅状电极设备体积大,配套水、电、气消耗高,且产能低,导致前期投入及运营成本过高。因此在当前电镀成栅制备电池片的基础上开发一种体积小,水、电、气消耗低、产能高的电镀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配套水、电、气消耗低,投入成本及运营成本少,且设备产量大幅度提高的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包括电池片、镀槽、前侧阳极板和后侧阳极板,所述电池片和前侧阳极板、后侧阳极板均放置于镀槽中,电池片与镀槽前侧、后侧及底侧相互垂直,所述前侧阳极板安装在镀槽前侧内表面,所述后侧阳极板安装在镀槽后侧内表面,所述前侧阳极板与第一电源阳极连通,后侧阳极板与第二电源阳极连通,所述电池片通过挂具与第一电源阴极及第二电源阴极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沿镀槽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片和阳极板的高度小于镀槽的高度。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一方面极大的压缩了镀槽高度,从而降低了整体设备的高度,另一方面在镀槽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装载更多的待镀电池片,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电池片的效率。2、打破了传统电池片生产时的电镀模式结构,其在相同水、电、气配置的前提下,可以极大的提升电镀产能,从而降低了电池片生产成本;在相同产能需求前提下,也极大的减小了整体设备的布局空间,降低了设备本身对厂房的需求。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且设备产量大幅度提高,采用该实施方法,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电池片电镀工艺在整个光伏行业的竞争优势。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A为当前单片方式制备电池栅状电极的实施截面示意面;图1B为当前单片方式制备电池栅状电极的实施轴侧示意图;图2A为当前采用挂具方式制备电池栅状电极的实施截面示意面;图2B为当前采用挂具方式制备电池栅状电极的轴侧示意图;图3A为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的实施截面示意图;图3B为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的实施轴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参考图3A、3B,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包括电池片100、镀槽200、前侧阳极板301和后侧阳极板302,所述电池片100和前侧阳极板301、后侧阳极板302均放置于镀槽200中,电池片100与镀槽前侧201、后侧202及底侧203相互垂直,所述电池片100沿镀槽200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前侧阳极板301安装在镀槽前侧201内表面,所述后侧阳极板302安装在镀槽后侧202内表面,所述前侧阳极板301与第一电源阳极300A连通,后侧阳极板302与第二电源阳极300B连通,所述电池片100通过挂具100B与第一电源阴极300C及第二电源阴极D连通,所述电池片100和阳极板301的高度小于镀槽200的高度。采用该结构布置,一方面极大的压缩了镀槽高度,从而降低了整体设备的高度,另一方面在镀槽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装载更多的待镀电池片,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电池片的效率。打破了传统电池片生产时的电镀模式结构,其在相同水、电、气配置的前提下,可以极大的提升电镀产能,从而降低了电池片生产成本;在相同产能需求前提下,也极大的减小了整体设备的布局空间,降低了设备本身对厂房的需求。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缩短了制造周期,且设备产量大幅度提高,采用该实施方法,最大限度的提升了电池片电镀工艺在整个光伏行业的竞争优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100)、镀槽(200)、前侧阳极板(301)和后侧阳极板(302),所述电池片(100)和前侧阳极板(301)、后侧阳极板(302)均放置于镀槽(200)中,电池片(100)与镀槽前侧(201)、后侧(202)及底侧(203)相互垂直,所述前侧阳极板(301)安装在镀槽前侧(201)内表面,所述后侧阳极板(302)安装在镀槽后侧(202)内表面,所述前侧阳极板(301)与第一电源阳极(300A)连通,后侧阳极板(302)与第二电源阳极(300B)连通,所述电池片(100)通过挂具(100B)与第一电源阴极(300C)及第二电源阴极(300D)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IT太阳能电池表面栅状电极的电镀成栅制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100)、镀槽(200)、前侧阳极板(301)和后侧阳极板(302),所述电池片(100)和前侧阳极板(301)、后侧阳极板(302)均放置于镀槽(200)中,电池片(100)与镀槽前侧(201)、后侧(202)及底侧(203)相互垂直,所述前侧阳极板(301)安装在镀槽前侧(201)内表面,所述后侧阳极板(302)安装在镀槽后侧(202)内表面,所述前侧阳极板(301)与第一电源阳极(300A)连通,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鹏玉胡连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