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镀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307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是关于一种用于制作金属箔的新型镀覆装置。该装置包括:镀覆液槽,用以装有包括镀覆物质的镀覆液;浸液辊,所述浸液辊的下侧外周部浸在所述镀覆液槽内的镀覆液里;其中,连续供应的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升降机构,与所述镀覆液槽连接,用以在所述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前,驱动该镀覆液槽从初始位置下降移动至预设位置,而在该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后,驱动该镀覆液槽从所述预设位置上升移动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提高镀覆装置的操作安全性,避免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镀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箔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镀覆方式向金属箔镀覆金属层的新型镀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器械,通讯器械等领域的产品中使用很多镀覆金属层的金属箔。比如为了防止电池氧化,使用镀覆铬(Cr)的铜箔。为了获得上述镀覆的金属箔,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单一的电解镀覆方式或者无电解镀覆方式,导致镀覆装置的镀覆方式单一,应用范围受限。另外,镀覆装置的镀覆液槽装有包括例如铬(Cr)的镀覆液,目前操作时,镀覆开始前需要操作人员手工将供应的金属卷材沿镀覆装置的浸液辊的下侧外周面穿过并浸在镀覆液中。由于铬对人体有害,目前的操作方式使得操作人员容易接触到镀覆液,造成较大的人员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改善上述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镀覆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镀覆装置,该装置包括:镀覆液槽,用以装有包括镀覆物质的镀覆液;浸液辊,所述浸液辊的下侧外周部浸在所述镀覆液槽内的镀覆液里;其中,连续供应的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升降机构,与所述镀覆液槽连接,用以在所述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前,驱动该镀覆液槽从初始位置下降移动至预设位置,而在该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后,驱动该镀覆液槽从所述预设位置上升移动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支撑辊,与所述浸液辊间隔设置;所述镀覆液槽中安装平行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该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极性相反,且位于所述支撑辊与浸液辊之间;其中,所述金属卷材依次沿所述支撑辊的外周面和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且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间隙穿过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升降机构或者气缸升降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挤压辊,位于所述浸液辊一侧,并向所述浸液辊方向施压,以便在与所述浸液辊之间高于所述镀覆液水位的位置形成挤压辊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干燥单元,设置在所述挤压辊隙的上面;其中,连续供应的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之后,脱离所述镀覆液,通过所述挤压辊隙,并经过该干燥单元从而进行干燥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压力调整模块,用于调整所述挤压辊和浸液辊之间的压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由硬度80到100的材质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供应支撑辊,位于所述浸液辊上方第一侧,用于支撑朝向所述浸液辊的金属卷材;排出支撑辊,位于所述浸液辊上方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另一侧,用于支撑通过所述挤压辊隙排出的金属卷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镀覆液喷嘴,位于所述浸液辊上方,用以在所述金属卷材向所述浸液辊的移动途中向该金属卷材一面喷射镀覆液。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辊包括内侧管、包裹所述内侧管的橡胶材质的内层以及包裹所述内层的橡胶材质的外层;其中所述外层的硬度高于所述内层的硬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为镀覆液槽设置一升降机构,这样在所述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前,驱动该镀覆液槽从初始位置下降移动至预设位置,而在该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后,驱动该镀覆液槽从所述预设位置上升移动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这样,可以提高镀覆装置的操作安全性,避免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新型镀覆装置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新型镀覆装置另一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新型镀覆装置的镀覆液槽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新型镀覆装置结构图;图5是图4所示镀覆装置的挤压辊和浸液辊及挤压辊隙压力调整模块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镀覆装置的挤压辊隙压力调整模块的正面的主视图;图7是图4所示镀覆装置的挤压辊隙压力调整模块的侧面的侧视图;图8示出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新型镀覆装置的镀覆液槽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此外,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新型镀覆装置。参考图1中所示,该镀覆装置是在例如由铜等金属构成的金属卷材的表面镀覆比如铬(Cr)等其他种类的金属层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镀覆液槽15、浸液辊20和升降机构200。其中,所述镀覆液槽15用以装有包括镀覆物质例如铬(Cr)等的镀覆液,其上部开放。所述浸液辊20设置成其下侧外周部浸在所述镀覆液槽15内的镀覆液里。结合图1~4所示,工作时,连续供应的金属卷材3沿所述浸液辊20的外周面行进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所述升降机构200与所述镀覆液槽15连接,用以在所述金属卷材3沿所述浸液辊20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前,驱动该镀覆液槽15从图2所示初始位置下降移动至图3所示预设位置,而在该金属卷材3沿所述浸液辊20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后,驱动该镀覆液槽15从所述预设位置上升移动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其中在初始位置时,浸液辊20的下侧外周部浸在所述镀覆液槽15内的镀覆液里的位置,而在该预设位置时浸液辊20的下侧外周部远离镀覆液槽15内的镀覆液。在具体操作时,可先行将含有镀覆物质例如铬(Cr)等的镀覆液槽15下降,等人工在浸液辊20的外周面穿过金属卷材3之后,将该镀覆液槽15上升返回初始位置,这样相对于不可升降的镀覆液槽15,可以提高镀覆装置的操作安全性,避免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200可以包括电机升降机构或者气缸升降机构等,当然本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任何能够到达升降功能的装置均可。进一步的,为了扩大该镀覆装置的应用范围,丰富镀覆装置的镀覆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8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支撑辊300、第一电极板301和第二电极板302。具体的,所述支撑辊300与所述浸液辊20间隔设置,例如对称设置。所述镀覆液槽15中安装平行的所述第一电极板301(如阳极)和第二电极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n镀覆液槽,用以装有包括镀覆物质的镀覆液;/n浸液辊,所述浸液辊的下侧外周部浸在所述镀覆液槽内的镀覆液里;其中,连续供应的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n升降机构,与所述镀覆液槽连接,用以在所述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前,驱动该镀覆液槽从初始位置下降移动至预设位置,而在该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后,驱动该镀覆液槽从所述预设位置上升移动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镀覆液槽,用以装有包括镀覆物质的镀覆液;
浸液辊,所述浸液辊的下侧外周部浸在所述镀覆液槽内的镀覆液里;其中,连续供应的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
升降机构,与所述镀覆液槽连接,用以在所述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前,驱动该镀覆液槽从初始位置下降移动至预设位置,而在该金属卷材沿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穿过后,驱动该镀覆液槽从所述预设位置上升移动返回至所述初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辊,与所述浸液辊间隔设置;
所述镀覆液槽中安装平行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该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极性相反,且位于所述支撑辊与浸液辊之间;
其中,所述金属卷材依次沿所述支撑辊的外周面和所述浸液辊的外周面行进,且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间隙穿过并浸在所述镀覆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升降机构或者气缸升降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挤压辊,位于所述浸液辊一侧,并向所述浸液辊方向施压,以便在与所述浸液辊之间高于所述镀覆液水位的位置形成挤压辊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准燮全德镐吕成根
申请(专利权)人:人科机械设备陕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