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污泥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682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污泥的系统,包括:干燥装置、预热解炉、热解炉、第一燃烧器、除尘器和第二燃烧器,预热解炉包括预热解内筒和预热解外筒,预热解内筒内设有第一进料螺旋,预热解内筒具有干污泥入口、预热解尾气出口和预热解污泥出口,预热解外筒套设在预热解内筒上,预热解外筒和预热解内筒之间形成加热空间,预热解外筒上设有预热解热风入口和换热后预热解热风出口;热解炉包括热解内筒和热解外筒,热解内筒内设有第二进料螺旋,热解内筒具有预热解污泥入口、热解油气出口和污泥炭出口,热解外筒套设在热解内筒上,热解外筒和热解内筒之间形成换热空间,热解外筒上设有热解热风入口和换热后热解热风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污泥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泥资源化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污泥的系统。
技术介绍
市政污泥是市政污水处理厂在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为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污泥有机物含量一般达到50%左右,容易腐化发臭。目前国内主要处理方式是通过高压板框压滤机将其含水率降至60%左右,然后再进行焚烧或者填埋。随着国内环保形势发展,填埋场已经越来越少,而且污泥填埋容易再次溶解进入渗滤液中;而焚烧则受焚烧厂、灰渣填埋等因素制约,处置成本高,难度大。其中污泥干化热解工艺是最近几年新兴的处理工艺,对污泥减量彻底、无害化程度高、产生污泥炭可以再利用,成为国内污泥处置工艺研发的热点。而现有的热解设备能耗较大,导致运行成本高。因此,现有的处理污泥的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处理污泥的系统,采用该系统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并且运行成本低。在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处理污泥的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具有干燥热风入口、湿污泥入口、干燥尾气出口和干污泥出口;/n预热解炉,所述预热解炉包括:/n预热解内筒,所述预热解内筒沿所述预热解炉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预热解内筒内设有第一进料螺旋,所述预热解内筒具有干污泥入口、预热解尾气出口和预热解污泥出口,所述干污泥入口与所述干污泥出口相连;/n预热解外筒,所述预热解外筒套设在所述预热解内筒上,并且所述预热解外筒和所述预热解内筒之间形成加热空间,所述预热解外筒上设有预热解热风入口和换热后预热解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后预热解热风出口与所述干燥热风入口相连;/n热解炉,所述热解炉包括:/n热解内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具有干燥热风入口、湿污泥入口、干燥尾气出口和干污泥出口;
预热解炉,所述预热解炉包括:
预热解内筒,所述预热解内筒沿所述预热解炉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预热解内筒内设有第一进料螺旋,所述预热解内筒具有干污泥入口、预热解尾气出口和预热解污泥出口,所述干污泥入口与所述干污泥出口相连;
预热解外筒,所述预热解外筒套设在所述预热解内筒上,并且所述预热解外筒和所述预热解内筒之间形成加热空间,所述预热解外筒上设有预热解热风入口和换热后预热解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后预热解热风出口与所述干燥热风入口相连;
热解炉,所述热解炉包括:
热解内筒,所述热解内筒沿所述热解炉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热解炉内筒内设有第二进料螺旋,所述热解内筒具有预热解污泥入口、热解油气出口和污泥炭出口,所述预热解污泥入口与所述预热解污泥出口相连;
热解外筒,所述热解外筒套设在所述热解内筒上,并且所述热解外筒和所述热解内筒之间形成换热空间,所述热解外筒上设有热解热风入口和换热后热解热风出口,所述换热后热解热风出口与所述预热解热风入口相连;
第一燃烧器,所述第一燃烧器具有第一燃气入口、第一天然气入口、第一空气入口和燃烧烟气出口,所述第一燃气入口与所述热解油气出口相连;
除尘器,所述除尘器具有燃烧烟气入口、粉尘出口和除尘烟气出口,所述燃烧烟气入口与所述燃烧烟气出口相连;
第二燃烧器,所述第二燃烧器具有除尘烟气入口、第二天然气入口、第二空气入口和高温烟气出口,所述除尘烟气入口与所述除尘烟气出口相连,所述高温烟气出口与所述热解热风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为带式干燥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振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水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