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81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8
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间、预处理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每个区域分别用隔板隔开,设置三段回流。该设备通过外接潜污泵将污水打入预处理区,预处理区设置有格栅和改良电解除磷装置,而后流入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进行生物脱氮除磷,最后通过MBR膜池出水。该设备耦合多种技术,相互协同,确保出水水质稳定,利用空间结构,节约用地,便于安装调试以及后期运维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村镇的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了村镇发展的一大障碍。而村镇污水中磷含量超标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具体特性如下:1.水体中的磷作为营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形成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严重时可堵塞航行,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2.由于营养物质集聚而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疯长,形成赤潮。赤潮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质恶化,鱼群、虾、蟹、贝类等水产品不能正常生存,严重的破坏水产资源,致使沿海、内陆湖等发生大面积赤潮,水体发黑发臭,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给居民生存带来极大隐患。在使用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法脱氮除磷的过程中,氮能以氮气的形式排放到空气中,也能以硝酸盐的形式用排泥法排出。而磷则只能以磷酸盐的形式用排泥法排出。考虑到生物接触氧化法需要污泥混合液回流以确保生化速率,所以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法不能有效除磷,且化学除磷需要投加药剂,需要人工看管,极为不便。本技术采用电解除磷+生物方法协同除磷,可保证出水总磷达标,且一体化设备全自动化,便于运维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技术设备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电解+生物高效协同脱氮除磷与MBR相结合的方法,在生化池之前设置电解池除去污水中的无机磷。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间、预处理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其中每个区域分别用隔板隔开,只在顶部留有一小段水流通孔,所述预处理区连接外部的带有潜污泵的污水,并且在预处理区内设置有格栅和改良电解除磷装置,所述预处理区后端依次连接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所述预处理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底部均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通过鼓风机进行供气,所述MBR膜池内设有膜堆,在顶部设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通过抽吸泵将水吸出排放,所述在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之间还设有三段回流。作为优选:所述改良电解除磷装置内设有均匀分布的正负电极板,该正负电极板都使用铁作为介质,并且正负电极可以周期性转换,减少阳极表面吸附物的沉积,同时避免铁离子聚集带来的色差,通过风机曝气,有效减缓阴极电板的钝化、促进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提高除磷效率。作为优选:所述三段回流为第一段回流采用气提的方式进行MBR膜池——好氧区污泥回流,补充好氧池溶解氧,保证菌种数量;第二段回流好氧区——预缺氧区污泥回流,进行一部分缺氧脱氮,并保证后续厌氧区中的厌氧环境,再次除磷;第三段回流好氧区——缺氧区消化液回流,进行生物脱氮。作为优选:所述好氧区内还设有MBBR填料,可减少污泥量,增加生物数量。作为优选:所述抽吸泵、潜污泵、改良电解除磷装置、鼓风机均由电控箱控制。本技术设备具有以下优点:1.预处理区电解除磷装置采用直流电源,电极板使用两块厚度适中的铁板,可周期性转换电极,便于操作管理。2.采用电解+生物法协同除磷,克服了传统生物法除磷不彻底的缺点和化学除磷成本高、加药繁琐的缺点,出水稳定。3.采用MBR膜池取代二沉池,提高出水质量。4.合理利用空间结构,减小设备用地。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图1所示,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间1、预处理区3、预缺氧区4、厌氧区5、缺氧区6、好氧区7、MBR膜池8,其中每个区域分别用隔板10隔开,只在顶部留有一小段水流通孔,所述预处理区3连接外部的带有潜污泵18的污水,并且在预处理区3内设置有格栅2和改良电解除磷装置11,所述预处理区3后端依次连接预缺氧区4、厌氧区5、缺氧区6、好氧区7、MBR膜池8,所述预处理区3、缺氧区6和好氧区7的底部均设有曝气管15,该曝气管15通过鼓风机16进行供气,所述MBR膜池8内设有膜堆9,在顶部设有一出水管20,该出水管20通过抽吸泵21将水吸出排放,所述在预缺氧区4、厌氧区5、缺氧区6、好氧区7、MBR膜池8之间还设有三段回流,所述改良电解除磷装置11内设有均匀分布的正负电极板22,该正负电极板22都使用铁作为介质,并且正负电极可以周期性转换,减少阳极表面吸附物的沉积,同时避免铁离子聚集带来的色差,通过风机曝气,有效减缓阴极电板的钝化、促进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提高除磷效率,所述三段回流为第一段回流采用气提的方式进行MBR膜池8——好氧区7污泥回流,补充好氧池溶解氧,保证菌种数量;第二段回流好氧区7——预缺氧区4污泥回流,进行一部分缺氧脱氮,并保证后续厌氧区中的厌氧环境,再次除磷;第三段回流好氧区7——缺氧区6消化液回流,进行生物脱氮,所述好氧区内还设有MBBR填料,可减少污泥量,增加生物数量,所述抽吸泵21、潜污泵18、改良电解除磷装置11、鼓风机16均由电控箱17控制。本专利技术由包括设备间1、预处理区3、预缺氧区4、厌氧区5、缺氧区6、好氧区7、MBR膜池8,每个区域分别用隔板10隔开,设置三段回流,第一段回流14采用气提的方式进行MBR膜池8——好氧区7污泥回流,补充好氧池7溶解氧,保证菌种数量;第二段回流12好氧区7——预缺氧区4污泥回流,进行一部分缺氧脱氮,并保证后续厌氧区5中的厌氧环境,再次除磷;第三段回流13好氧区7——缺氧区6消化液回流,进行生物脱氮。该设备通过外接潜污泵18由进水管19将污水打入预处理区3,预处理区3设置有格栅池2和改良电解除磷装置11,而后流入预缺氧区4、厌氧区5、缺氧区6、好氧区7,进行生物脱氮除磷,MBR膜池8中设置膜堆9,代替二沉池,提高出水水质,处理过的水通过抽吸泵21经出水管20达标排放。该设备采用改良电解除磷技术+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协同进行高效脱氮除磷,减轻生物除磷负担,避免人工加药的繁琐,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耦合MBR生物膜技术,提高出水水质,合理利用空间布局,减少设备占地,便于安装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间、预处理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其中每个区域分别用隔板隔开,只在顶部留有一小段水流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区连接外部的带有潜污泵的污水,并且在预处理区内设置有格栅和改良电解除磷装置,所述预处理区后端依次连接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所述预处理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底部均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通过鼓风机进行供气,所述MBR膜池内设有膜堆,在顶部设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通过抽吸泵将水吸出排放,所述在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之间还设有三段回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设备间、预处理区、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其中每个区域分别用隔板隔开,只在顶部留有一小段水流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区连接外部的带有潜污泵的污水,并且在预处理区内设置有格栅和改良电解除磷装置,所述预处理区后端依次连接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所述预处理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的底部均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通过鼓风机进行供气,所述MBR膜池内设有膜堆,在顶部设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通过抽吸泵将水吸出排放,所述在预缺氧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池之间还设有三段回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协同脱氮除磷的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电解除磷装置内设有均匀分布的正负电极板,该正负电极板都使用铁作为介质,并且正负电极可以周期性转换,减少阳极表面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刘洋张水平张建
申请(专利权)人:水艺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