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43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属于制鞋技术领域,包括鞋面主体,所述鞋面主体包括防油外表层、隔热层、亲肤层,所述隔热层位于防油外表层与亲肤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平纹组织增强防油外表层的整体结构紧密性,减小油渍渗入鞋面主体内部的现象,同时利用防油外表层防油、弹性和芳香的特点,提高防油外表层的使用,同时通过上隔热层、吸热连接部、下隔热层之间的配合,增强隔热层的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同时利用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的热收缩率不同,使得温度传递到亲肤层时,亲肤层与人们脚部和下隔热层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间,起到更好的隔热防护效果,进一步增强保护脚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油隔热鞋面
本技术公开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属于制鞋

技术介绍
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最早人们为了克服特殊情况,不让脚难受或者受伤,就专利技术了毛皮鞋子。鞋子发展到现在,就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各种样式功能的鞋子随处可见。但是人们在一些特殊工作环境下时,例如在厨房工作过程中,容易接触到有一些油渍的东西,而现有鞋面为普通鞋面,造成鞋面上油渍难易去除,并且现有鞋面隔热性较差,造成当一些具有一定温度的物品掉落在鞋子上时,人们脚部容易被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油隔热鞋面,通过平纹组织增强防油外表层的整体结构紧密性,减小油渍渗入鞋面主体内部的现象,同时利用防油纱、弹性纱、芳香纱之间的配合,增强复合纱线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提高防油外表层的使用防护效果,并且赋予防油外表层防油、弹性和芳香的特点,提高防油外表层的使用,同时通过上隔热层、吸热连接部、下隔热层之间的配合,增强隔热层的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避免被烫伤,同时利用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的热收缩率不同,使得温度传递到亲肤层时,热缩率大的第二纬线会收缩,导致亲肤层上形成凸起,从而亲肤层与人们脚部和下隔热层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间,从而起到更好的隔热防护效果,进一步增强保护脚部的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包括鞋面主体,所述鞋面主体包括防油外表层、隔热层、亲肤层,所述隔热层位于防油外表层与亲肤层之间,所述防油外表层通过复合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防油纱、弹性纱、芳香纱,所述弹性纱与芳香纱相互螺旋缠绕形成芯层,所述防油纱以相反方向螺旋缠绕在芯层的外侧,所述隔热层包括上隔热层、吸热连接部、下隔热层,所述吸热连接部位于上隔热层与下隔热层之间,所述吸热连接部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吸热连接部间隔分布形成空腔,所述亲肤层包括经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所述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平行放置形成纬线,所述纬线采用每过两根经线再压两根经线,或者压两根经线再过两根经线的方式循环编织,所述第一纬线的热收缩率小于第二纬线的热收缩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纹组织增强防油外表层的整体结构紧密性,减小油渍渗入鞋面主体内部的现象,同时利用防油纱、弹性纱、芳香纱之间的配合,增强复合纱线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提高防油外表层的使用防护效果,并且赋予防油外表层防油、弹性和芳香的特点,提高防油外表层的使用,同时通过上隔热层、吸热连接部、下隔热层之间的配合,增强隔热层的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避免被烫伤,同时利用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的热收缩率不同,使得温度传递到亲肤层时,热缩率大的第二纬线会收缩,导致亲肤层上形成凸起,从而亲肤层与人们脚部和下隔热层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间,从而起到更好的隔热防护效果,进一步增强保护脚部的效果。优选的,所述防油外表层与上隔热层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水透气层赋予鞋面主体防水的效果,避免水分渗入鞋面主体内部。优选的,所述防水透气层采用TPU薄膜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PU薄膜具有优异的防水透气效果,赋予防水透气层优异的防水透气效果。优选的,所述上隔热层与下隔热层均采用斜纹组织方式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纹组织具有手感柔软的特点,从而赋予上隔热层和下隔热层柔软性。优选的,所述上隔热层与下隔热层均采用多晶莫来石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晶莫来石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火隔热效果,从而赋予上隔热层与下隔热层优异的耐火隔热效果。优选的,所述吸热连接部采用空调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纤维能够不间断地吸收和释放能量来调节温度,从而能够使得隔热层能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避免外界高温直接传导到亲肤层上。优选的,所述防油纱采用木纤维制成,所述弹性纱采用POY纤维制成,所述芳香纱采用芳香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纤维具有排油去污、抗菌抑菌、弹性良好,持久保型的特点,赋予防油纱排油去污、抗菌抑菌、弹性良好,持久保型的特点,POY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恢复力,赋予弹性纱优异的弹性力,芳香纤维能够散发森林浴的芳香,赋予芳香纱散发芳香的特点。优选的,所述第一纬线采用热收缩率为5%的涤棉纱线制成,所述第二纬线采用热收缩率为20%的高弹丝纤维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涤棉纱线和高弹丝纤维实现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之间热收缩率的不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平纹组织增强防油外表层的整体结构紧密性,减小油渍渗入鞋面主体内部的现象,同时利用防油纱、弹性纱、芳香纱之间的配合,增强复合纱线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提高防油外表层的使用防护效果,并且赋予防油外表层防油、弹性和芳香的特点,提高防油外表层的使用,同时通过上隔热层、吸热连接部、下隔热层之间的配合,增强隔热层的阻隔热量传递的效果,避免被烫伤,同时利用第一纬线与第二纬线的热收缩率不同,使得温度传递到亲肤层时,热缩率大的第二纬线会收缩,导致亲肤层上形成凸起,从而亲肤层与人们脚部和下隔热层之间产生一定的空间,从而起到更好的隔热防护效果,进一步增强保护脚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油隔热鞋面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防油隔热鞋面的整体结构;图2为本技术鞋面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鞋面主体的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防油外表层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防油外表层的编织结构;图4为本技术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防油纱、弹性纱和芳香纱的连接方式;图5为本技术亲肤层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亲肤层的内部结构。附图标记:1、鞋面主体;2、防油外表层;3、防水透气层;4、上隔热层;5、吸热连接部;6、下隔热层;7、亲肤层;8、空腔;9、经线;10、第一纬线;11、第二纬线;12、防油纱;13、弹性纱;14、芳香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5所示,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包括鞋面主体1,鞋面主体1包括防油外表层2、隔热层、亲肤层7,防油外表层2通过复合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复合纱线包括防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包括鞋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主体(1)包括防油外表层(2)、隔热层、亲肤层(7),所述隔热层位于防油外表层(2)与亲肤层(7)之间,所述防油外表层(2)通过复合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防油纱(12)、弹性纱(13)、芳香纱(14),所述弹性纱(13)与芳香纱(14)相互螺旋缠绕形成芯层,所述防油纱(12)以相反方向螺旋缠绕在芯层的外侧,所述隔热层包括上隔热层(4)、吸热连接部(5)、下隔热层(6),所述吸热连接部(5)位于上隔热层(4)与下隔热层(6)之间,所述吸热连接部(5)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吸热连接部(5)间隔分布形成空腔(8),所述亲肤层(7)包括经线(9)、第一纬线(10)、第二纬线(11),所述第一纬线(10)与第二纬线(11)平行放置形成纬线,所述纬线采用每过两根经线(9)再压两根经线(9),或者压两根经线(9)再过两根经线(9)的方式循环编织,所述第一纬线(10)的热收缩率小于第二纬线(11)的热收缩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包括鞋面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主体(1)包括防油外表层(2)、隔热层、亲肤层(7),所述隔热层位于防油外表层(2)与亲肤层(7)之间,所述防油外表层(2)通过复合纱线采用平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复合纱线包括防油纱(12)、弹性纱(13)、芳香纱(14),所述弹性纱(13)与芳香纱(14)相互螺旋缠绕形成芯层,所述防油纱(12)以相反方向螺旋缠绕在芯层的外侧,所述隔热层包括上隔热层(4)、吸热连接部(5)、下隔热层(6),所述吸热连接部(5)位于上隔热层(4)与下隔热层(6)之间,所述吸热连接部(5)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吸热连接部(5)间隔分布形成空腔(8),所述亲肤层(7)包括经线(9)、第一纬线(10)、第二纬线(11),所述第一纬线(10)与第二纬线(11)平行放置形成纬线,所述纬线采用每过两根经线(9)再压两根经线(9),或者压两根经线(9)再过两根经线(9)的方式循环编织,所述第一纬线(10)的热收缩率小于第二纬线(11)的热收缩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油隔热鞋面,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旷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聚能量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