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43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保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板材,包括本体和紧固件,本体包括聚乙烯层,在聚乙烯层的上端设置有聚苯乙烯泡沫层,在聚苯乙烯泡沫层的上端设置有韧皮纤维层,在韧皮纤维层上端设置有防护层;聚乙烯层的下端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聚氨酯泡沫层的下端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聚乙烯层内设置有菱形孔;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和聚乙烯层向所述本体的一端伸出构成第一拼接部,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和防护层向本体的另一端伸出构成第二拼接部;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宽度相同;在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内设置有螺孔件,螺孔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固定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保温效果良好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板材
本技术属于保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板材。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范围内能源变得越来越宝贵,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能源紧缺的状况。为了解决能源紧缺问题,除了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努力寻求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外,节能成为科学家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能量的生产、输送、使用、储存等过程中,能量或多或少地被损失浪费掉。在节能和制冷领域,绝热保温材料是关键。在工业和建筑行业中,保温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保温材料应用于工业和建筑行业能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保温板是一种常用的保温材料,现有的保温板存在保温效果不理想和拼接不方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温板材,用以提高保温效果,方便拼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保温板材,包括本体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包括聚乙烯层,在所述聚乙烯层的上端设置有聚苯乙烯泡沫层,在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的上端设置有韧皮纤维层,在所述韧皮纤维层上端设置有防护层;所述聚乙烯层的下端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下端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乙烯层内设置有菱形孔;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和聚乙烯层向所述本体的一端伸出构成第一拼接部,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和防护层向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伸出构成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厚度之和与所述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聚乙烯层、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2:2~5:1~4:3:1~3:1;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内设置有螺孔件,所述螺孔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固定脚。在本技术提供的保温板材中,优选地,所述韧皮纤维层与所述防护层之间还设置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聚乙烯层、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2:4:4:3:2:1.5:1。在本技术提供的保温板材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在本技术提供的保温板材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护层为铝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体由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聚乙烯层、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和防护层按厚度比为1~2:2~5:1~4:3:1~3:1组成,使得保温效果大在增加;在本体内设置了紧固件,使得各层的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保温效果;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设置方便了保温板材的拼接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本体,2-紧固件,3-聚乙烯层,4-聚苯乙烯泡沫层,5-韧皮纤维层,6-防护层,7-聚氨酯泡沫层,8-聚四氟乙烯层,9-第一拼接部,10-第二拼接部,11-螺孔件,12-固定脚,13-菱形孔,1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15-螺母,16-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一种保温板材,如图1至3所示,包括本体1和紧固件2,紧固件2位于本体1内,紧固件2包括螺栓16和螺母15(在图1中,前排紧固件2的螺栓16和螺母15是分离的,在图3中紧固件2的螺栓16和螺母15也是分离的);本体1包括聚乙烯层3,在聚乙烯层3的上端设置有聚苯乙烯泡沫层4,在聚苯乙烯泡沫层4的上端设置有韧皮纤维层5,在韧皮纤维层5的上端设置有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14,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14的上端设置有防护层6;该防护层6为铝皮。在聚乙烯层3的下端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7,在聚氨酯泡沫层7的下端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8;在聚乙烯层3内设置有菱形孔13;在聚四氟乙烯层8、聚氨酯泡沫层7和聚乙烯层3向本体1的一端伸出构成第一拼接部9,在聚苯乙烯泡沫层4、韧皮纤维层5和防护层6向本体1的另一端伸出构成第二拼接部10;第一拼接部9和第二拼接部10的宽度相同,第一拼接部9和第二拼接部10的厚度之和与本体1的厚度相同;聚四氟乙烯层8、聚氨酯泡沫层7、聚乙烯层3、聚苯乙烯泡沫层4、韧皮纤维层5、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层14和防护层6的厚度比为2:4:4:3:2:1.5:1;在第一拼接部9和第二拼接部10内设置有螺孔件11,在螺孔件1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固定脚12,固定脚12用于将螺孔件11固定在第一拼接部9内和第二拼接部10内。紧固件2的螺栓16穿过各层后与螺母15旋紧,达到将各层进行紧固的目的。当需要将两块保温板材进行拼接时,将一块的第二拼接部10搭在另一块的第一拼接部9上,位于第二拼接部10的螺孔件11和位于第一拼接部9的螺孔件11对齐,再使用螺栓16将两块保温板材进行连接。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包括聚乙烯层,在所述聚乙烯层的上端设置有聚苯乙烯泡沫层,在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的上端设置有韧皮纤维层,在所述韧皮纤维层上端设置有防护层;所述聚乙烯层的下端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下端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乙烯层内设置有菱形孔;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和聚乙烯层向所述本体的一端伸出构成第一拼接部,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和防护层向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伸出构成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厚度之和与所述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聚乙烯层、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和防护层的厚度比为1~2:2~5:1~4:3:1~3:1;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内设置有螺孔件,所述螺孔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固定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本体内;所述本体包括聚乙烯层,在所述聚乙烯层的上端设置有聚苯乙烯泡沫层,在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的上端设置有韧皮纤维层,在所述韧皮纤维层上端设置有防护层;所述聚乙烯层的下端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层,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下端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聚乙烯层内设置有菱形孔;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和聚乙烯层向所述本体的一端伸出构成第一拼接部,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层、韧皮纤维层和防护层向所述本体的另一端伸出构成第二拼接部;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的厚度之和与所述本体的厚度相同;所述聚四氟乙烯层、聚氨酯泡沫层、聚乙烯层、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于栋张焱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智仁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