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40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抽芯滑块装置和支撑杆装置,所述上模与下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抽芯滑块装置设置在上模与下模的左侧,所述支撑杆装置设置在下模底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底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抽芯滑块装置包括抽芯滑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抽芯滑块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插入到型腔中,用于成型产品内腔,所述支撑杆装置包括支撑杆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杆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依次穿过下模底板和下模板进入到型腔中,并用于支撑抽芯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一次成型,无需后续超声波补孔,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产品,该产品8为桶状产品,桶状产品一般采用侧抽芯的结构进行注塑,由于该产品8尺寸较长,从而导致抽芯滑块位于模具内对产品8进行成型时,因为胶液进入模具型腔而压迫抽芯滑块,导致抽芯滑块变形,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现有技术中解决该技术问题一般是通过设置顶针来顶住抽芯滑块,但该顶针只有在产品8成型后才能抽出,从而导致产品8成型后会遗留下一个孔10,因此成型该产品8需要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成型,先注塑好产品8后,再将该孔10堵住,一般是用超声波将塑料块9焊接在该孔10上,由于增加了超声波堵孔工序,从而导致注塑该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而且还使得该产品的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一体成型注塑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抽芯滑块装置和支撑杆装置,所述上模与下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抽芯滑块装置设置在上模与下模的左侧,所述支撑杆装置设置在下模底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底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抽芯滑块装置包括抽芯滑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抽芯滑块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插入到型腔中,用于成型产品内腔,所述支撑杆装置包括支撑杆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杆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依次穿过下模底板和下模板进入到型腔中,并用于支撑抽芯滑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气缸、安装座和压块,所述气缸的伸缩杆与抽芯滑块连接,所述压块设置安装座上,用于对抽芯滑块进行导向,所述气缸可驱动抽芯滑块在安装座上做左右相对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油缸,所述油缸与支撑杆连接,且可驱动支撑杆做升降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在下模的底部设置支撑杆装置,这样当产品在注塑成型的时候第二驱动装置就会驱动支撑杆顶住抽芯滑块,当胶液流到支撑杆对抽芯滑块的支撑点时,第二驱动装置就会驱动支撑杆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这样继续射出成型,胶液就会注满型腔,而该支撑杆后移的距离即为原来需要补孔的位置,这样该需要补孔的位置直接被胶液填充,冷却后产品成型,抽芯滑块装置和支撑杆装置复位。本技术可以实现一次成型,无需后续增加超声波补孔工序,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产品的仰视图;图3是图2处的A-A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支撑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注塑前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注塑时支撑杆后移后的剖视图;图8是图6中的A处放大结构图和图7中的B处的放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4到图8所示的,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抽芯滑块装置和支撑杆装置,所述上模1与下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抽芯滑块装置设置在上模1与下模的左侧,所述支撑杆装置设置在下模底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2和下模底板3,所述下模板2与上模1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抽芯滑块装置包括抽芯滑块4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抽芯滑块4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插入到型腔中,用于成型产品内腔,所述支撑杆装置包括支撑杆6和第二驱动装置7,所述支撑杆6在第二驱动装置7的驱动下可依次穿过下模底板3和下模板2进入到型腔中,并用于支撑抽芯滑块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气缸51、安装座52和压块53,所述气缸51的伸缩杆与抽芯滑块4连接,所述压块53设置安装座52上,用于对抽芯滑块4进行导向,所述气缸51可驱动抽芯滑块4在安装座52上做左右相对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为油缸,所述油缸与支撑杆6连接,且可驱动支撑杆6做升降运动。由于该第二驱动装置7为油缸,可以设定油缸驱动支撑杆6的时间,这样人们可以记录下胶液流到支撑杆6的支撑点的时间,通过该时间来设定油缸驱动支撑杆6的时间。本技术通过在下模的底部设置支撑杆装置,这样当产品在注塑成型的时候第二驱动装置7就会驱动支撑杆6顶住抽芯滑块,当胶液流到支撑杆6对抽芯滑块4的支撑点时,第二驱动装置7就会驱动支撑杆6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这样继续射出成型,胶液就会注满型腔,而该支撑杆6后移的距离即为原来需要补孔10的位置,这样该需要补孔10的位置直接被胶液填充,冷却后产品8成型,抽芯滑块装置和支撑杆装置复位。本技术可以实现一次成型,无需后续增加超声波补孔工序,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加工成本。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该、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抽芯滑块装置和支撑杆装置,所述上模与下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抽芯滑块装置设置在上模与下模的左侧,所述支撑杆装置设置在下模底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底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抽芯滑块装置包括抽芯滑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抽芯滑块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插入到型腔中,用于成型产品内腔,所述支撑杆装置包括支撑杆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杆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依次穿过下模底板和下模板进入到型腔中,并用于支撑抽芯滑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成型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抽芯滑块装置和支撑杆装置,所述上模与下模上下相对设置,所述抽芯滑块装置设置在上模与下模的左侧,所述支撑杆装置设置在下模底部,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板和下模底板,所述下模板与上模之间设置有用于成型产品的型腔,所述抽芯滑块装置包括抽芯滑块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抽芯滑块在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插入到型腔中,用于成型产品内腔,所述支撑杆装置包括支撑杆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支撑杆在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依次穿过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章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