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97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包括槽体、槽腔、隔板、冷却循环装置及集成机头,其中: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槽腔及冷却循环装置且所述槽腔内部设置有油槽,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冷却管与油槽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盘绕所述油槽外壁均匀设置,所述油槽中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油槽分隔为左腔体及右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电磁脉冲阀可以在使油槽内部液体介质长时间、稳定的保持反应温度稳定且均一的同时对油槽、加热盘管、温度传感器、及电导率测量仪上的水垢、水锈进行清理水垢、水锈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
本技术属于实验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
技术介绍
恒温槽是工作空间以液体为介质,温度可以调节并能恒定在某一设定温度的试验备。恒温槽的作用是通过控制壳体内液体介质的温度,使得工作区内温度稳定、均匀,用于在工作区内检定温度计等温度计量器具。现有技术中的恒温槽,电机、搅拌器、温度检测器及加热管都是固定设置在恒温槽恒温腔体内部与恒温腔体内部的液体介质直接接触,在恒温槽长期使用后恒温腔、电机、搅拌器、温度检测器及加热管非常容易堆积水垢,并且由于恒温槽结构复杂,不方便对恒温腔体、搅拌器、温度检测器及加热管进行直接清理,往往需要对恒温槽进行全部拆卸,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包括槽体、槽腔、隔板、冷却循环装置及集成机头,其中: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槽腔及冷却循环装置且所述槽腔内部设置有油槽;所述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冷却管与油槽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盘绕所述油槽外壁均匀设置;所述油槽中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油槽分隔为左腔体及右腔体;所述槽腔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电磁脉冲阀且所述电磁脉冲阀对应右腔体设置于槽腔底部,所述电磁脉冲阀的进气端与高压气管固定连接且所述高压气管部分超出槽体设置;所述电磁脉冲阀出气端贯穿槽体及油槽延伸设置于油槽内部,所述集成机头上设置有加热盘管、混匀装置、温度传感器及电导率测量仪且所述加热盘管、混匀装置、温度传感器及电导率测量仪贯穿槽体、槽腔及油槽设置于右腔体内部;所述集成机头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底盘且所述集成机头通过固定底盘上设置的连接孔固定设置于槽体上方;所述混匀装置包括集成机头内部设置的电机且所述电机通过水泵轴与设置于右腔体内部的搅拌叶片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包括冷却管、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所述冷却管、制冷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冷却回路,所述冷却管一端与制冷压缩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冷凝器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凝器另一端与制冷压缩机输入端通过中空铜管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加热盘管设置于右腔体内部部分呈螺旋管状设计。优选的,所述槽体上设置有散热孔及盖板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壳体后方设置有通信接口、保险、电源接口及开关。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均匀阵列设置有贯穿隔板的循环孔。优选的,所述集成机头上设置有显示屏且所述集成机头内部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电磁脉冲阀可由PLC控制器控制脉冲频率,所述显示屏、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加热盘管、制冷压缩机、电导率测量仪及电磁脉冲阀之间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高压脉冲恒温槽:1、通过在恒温槽内部设置加热盘管及冷却循环装置,使得可控制温度范围最高可达到400℃并且通过冷却循环装置及加热盘管的混合使用,可以提供一个热冷受控,温度均匀恒定的场源2、通过设置电磁脉冲阀可以在使油槽内部液体介质长时间、稳定的保持反应温度稳定且均一的同时对油槽、加热盘管、温度传感器、及电导率测量仪上的水垢、水锈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槽腔的内部具体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集成机头具体结构图。图中:1-槽体,2-槽腔,3-冷却循环装置,4-集成机头,5-电磁脉冲阀,6-高压气管,11-散热孔,12-盖板,13-进液口,14-出液口,21-油槽,211-隔板,212-左腔体,213-右腔体,214-循环孔,31-冷却管,32-制冷压缩机,33-冷凝器,41-加热盘管,42-混匀装置,43-温度传感器,44-固定底盘,45-显示屏,46-电导率测量仪,421-电机,422-水泵轴,423-搅拌叶片,44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7,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中1-7所示的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包括槽体1、槽腔2、冷却循环装置3及集成机头4,其中:所述槽体1内部设置有槽腔2及冷却循环装置3且所述槽腔2内部设置有油槽21;所述冷却循环装置3通过冷却管31与油槽21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却管31呈螺旋状盘绕所述油槽21外壁均匀设置,所述槽腔2及油槽21夹缝处内部填充有保温材质,使冷却循环装置3可对油槽21内部液体介质进行均匀制冷且所述油槽21夹缝处内部填充的保温材质可对油槽21进行保温及保冷,防止油槽21的温度溢散;所述油槽21中部设置有隔板211且所述隔板211将油槽21分隔为左腔体212及右腔体213;所述槽腔2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电磁脉冲阀5且所述电磁脉冲阀5对应右腔体213设置于槽腔2底部,所述电磁脉冲阀5的进气端与高压气管6固定连接且所述高压气管6部分超出槽体1设置,高压气管6超出槽体1部分可与外部高压气源连接,所述电磁脉冲阀5出气端贯穿槽体1及油槽21延伸设置于油槽21内部,集成机头4内部设置的PLC控制器可控制电磁脉冲阀5,向油槽21内打入脉冲高压,利用脉冲气流使油槽21内部的液体介质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冲击力和振动效应;所述集成机头4上设置有加热盘管41、混匀装置42、温度传感器43及电导率测量仪46且所述加热盘管41、混匀装置42、温度传感器43及电导率测量仪46贯穿槽体1、槽腔2及油槽21设置于右腔体213内部,所述加热盘管41可对油槽21内部的液体介质进行快速制热,所述温度传感器42左右对称设置于油槽21内部,可对油槽21内部液体介质温度进行精确检测,所述电导率测量仪46可对油槽21内液体介质的温度及电导率进行检测,所述电导率测量仪46可测量液体介质中所含的无机酸、碱、盐的浓度,使实验人员可以直观得知需不需要对油槽21进行清洗;所述集成机头4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底盘44且所述集成机头4通过固定底盘44上设置的连接孔441固定设置于槽体1上方;所述混匀装置42包括集成机头4内部设置的电机421且所述电机421通过水泵轴422与设置于右腔体213内部的搅拌叶片423固定连接,可通过电机421使搅拌叶片423对油槽21内的液体介质进行搅动,使油槽21内的液体介质可以长期保持温度均匀;具体的,所述冷却循环装置3包括冷却管31、制冷压缩机32、冷凝器33,所述冷却管31、制冷压缩机32、冷凝器33之间固定连接形成冷却回路,所述冷却管31一端与制冷压缩机32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包括槽体(1)、槽腔(2)、冷却循环装置(3)及集成机头(4),其特征在于:/n所述槽体(1)内部设置有槽腔(2)及冷却循环装置(3)且所述槽腔(2)内部设置有油槽(21);/n所述冷却循环装置(3)通过冷却管(31)与油槽(21)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却管(31)呈螺旋状盘绕所述油槽(21)外壁均匀设置;/n所述油槽(21)中部设置有隔板(211)且所述隔板(211)将油槽(21)分隔为左腔体(212)及右腔体(213);/n所述槽腔(2)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电磁脉冲阀(5)且所述电磁脉冲阀(5)对应右腔体(213)设置于槽腔(2)底部,所述电磁脉冲阀(5)的进气端与高压气管(6)固定连接且所述高压气管(6)部分超出槽体(1)设置;/n所述电磁脉冲阀(5)出气端贯穿槽体(1)及油槽(21)延伸设置于油槽(21)内部,/n所述集成机头(4)上设置有加热盘管(41)、混匀装置(42)、温度传感器(43)及电导率测量仪(46)仪且所述加热盘管(41)、混匀装置(42)、温度传感器(43)及电导率测量仪(46)贯穿槽体(1)、槽腔(2)及油槽(21)设置于右腔体(213)内部;/n所述集成机头(4)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底盘(44)且所述集成机头(4)通过固定底盘(44)上设置的连接孔(441)固定设置于槽体(1)上方;/n所述混匀装置(42)包括集成机头(4)内部设置的电机(421)且所述电机(421)通过水泵轴(422)与设置于右腔体(213)内部的搅拌叶片(42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脉冲恒温槽,包括槽体(1)、槽腔(2)、冷却循环装置(3)及集成机头(4),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体(1)内部设置有槽腔(2)及冷却循环装置(3)且所述槽腔(2)内部设置有油槽(21);
所述冷却循环装置(3)通过冷却管(31)与油槽(21)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冷却管(31)呈螺旋状盘绕所述油槽(21)外壁均匀设置;
所述油槽(21)中部设置有隔板(211)且所述隔板(211)将油槽(21)分隔为左腔体(212)及右腔体(213);
所述槽腔(2)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电磁脉冲阀(5)且所述电磁脉冲阀(5)对应右腔体(213)设置于槽腔(2)底部,所述电磁脉冲阀(5)的进气端与高压气管(6)固定连接且所述高压气管(6)部分超出槽体(1)设置;
所述电磁脉冲阀(5)出气端贯穿槽体(1)及油槽(21)延伸设置于油槽(21)内部,
所述集成机头(4)上设置有加热盘管(41)、混匀装置(42)、温度传感器(43)及电导率测量仪(46)仪且所述加热盘管(41)、混匀装置(42)、温度传感器(43)及电导率测量仪(46)贯穿槽体(1)、槽腔(2)及油槽(21)设置于右腔体(213)内部;
所述集成机头(4)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底盘(44)且所述集成机头(4)通过固定底盘(44)上设置的连接孔(441)固定设置于槽体(1)上方;
所述混匀装置(42)包括集成机头(4)内部设置的电机(421)且所述电机(421)通过水泵轴(422)与设置于右腔体(213)内部的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于海殷强陈兆芹方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雪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