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学芹专利>正文

一种温针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75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针灸器,包括横向设置用于同窗框固定的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用于盛放水液并对水液加热的循环筒、连通所述循环筒与灸针的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筒下方用于泵送温水对所述灸针加热的送水机构;所述循环筒内安装有用于对循环筒内盛放的水液加热的电热组件;该装置通过电动机工作带动输出轴和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利用转轮和活动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驱动密封件往复在循环筒中上下移动,配合逆止阀实现循环泵水功能,将循环筒中加热后的水液泵入加热管中对灸针上部加热,从而使得整个灸针温度提升,而后将冷却后的水液输送至回收桶中,实现水液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针灸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医器材,具体是一种温针灸器。
技术介绍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而对于针灸中由于灸针温度不可控,因此古人又专利技术了艾灸,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目前市场上还不具有能够对灸针进行加热,使用具有温度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的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温针灸器。本技术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一种温针灸器,包括横向设置用于同窗框固定的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用于盛放水液并对水液加热的循环筒、连通所述循环筒与灸针的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筒下方用于泵送温水对所述灸针加热的送水机构;所述循环筒内安装有用于对循环筒内盛放的水液加热的电热组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热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循环筒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内能的加热器和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与电源的控制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筒下方的旋转组件、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循环筒内壁的密封件、用于连接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密封件的弹性推送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灸针上部贯穿密封固定在加热管内部,所述加热管通过管组分别连通所述循环筒和固定在所述安装件上的回收桶,所述管组包括一端通过逆止阀连通所述循环筒另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下口的输入管和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上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收桶的输出管,其中,所述回收桶与所述循环筒之间通过一根导管连通,导管上安装有另一逆止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的电动机、穿过所述固定件并与之通过轴承安装的输出轴、以及固定在所述输出轴端部的偏心轮,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推送组件包括滑动套合所述循环筒下部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的活动件、套合在所述活动件上并且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循环筒底部与所述活动件底部的弹性件、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件下方并与所述偏心轮贴合的转轮。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该装置通过电动机工作带动输出轴和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利用转轮和活动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驱动密封件往复在循环筒中上下移动,配合逆止阀实现循环泵水功能,将循环筒中加热后的水液泵入加热管中对灸针上部加热,金属材质的灸针传导热效率高,从而使得整个灸针温度提升,而后将冷却后的水液输送至回收桶中,实现水液循环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温针灸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温针灸器中弹性推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件;2-固定件;3-电动机;4-输出轴;5-偏心轮;6-转轮;7-活动件;8-弹性件;9-密封件;10-循环筒;11-逆止阀;12-输入管;13-输出管;14-加热管;15-灸针;16-加热器;17-控制器;18-回收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另外,本技术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温针灸器,包括横向设置用于同窗框固定的安装件1、安装在所述安装件1上的固定件2、固定在所述固定件2上用于盛放水液并对水液加热的循环筒10、连通所述循环筒10与灸针15的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筒10下方用于泵送温水对所述灸针15加热的送水机构;具体来说,所述循环筒10内安装有用于对循环筒10内盛放的水液加热的电热组件,当电热组件工作时对循环筒10内的水液加温,同时,借助送水机构定时将加热后的水液泵送至灸针15的上方,通过水加热的方式对灸针加热,保持灸针15始终保持一定温度,从而实现温热针灸功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热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循环筒10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内能的加热器16和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16与电源的控制器17。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筒10下方的旋转组件、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循环筒10内壁的密封件9、用于连接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密封件9的弹性推送组件;其中,所述旋转组件工作时带动弹性推送组件驱动密封件9在所述循环筒10内往复上下密封滑动,从而实现循环送水。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灸针15上部贯穿密封固定在加热管14内部,所述加热管14通过管组分别连通所述循环筒10和固定在所述安装件1上的回收桶18,所述管组包括一端通过逆止阀11连通所述循环筒10另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14下口的输入管12和一端连通所述加热管14上口另一端连通所述回收桶18的输出管13,其中,所述回收桶18与所述循环筒10之间通过一根导管连通,导管上安装有另一逆止阀11;当密封件9在循环筒10内向上移动时配合逆止阀11的作用带动循环筒10内加热后的水液通过输入管12进入加热管14中,对灸针15加热,管组中冷却后的水液通过输出管13回到回收桶18中,当密封件9在循环筒10内向下移动时配合逆止阀11的作用带动回收桶18中回收的冷却水液通过导管再次进入循环筒10中加热,如此往复实现水液循环加热对灸针15加热的功能。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件2上的电动机3、穿过所述固定件2并与之通过轴承安装的输出轴4、以及固定在所述输出轴4端部的偏心轮5,所述输出轴4连接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通过电动机3通电工作带动输出轴4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5转动。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推送组件包括滑动套合所述循环筒10下部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件9的活动件7、套合在所述活动件7上并且两端分别抵接所述循环筒10底部与所述活动件7底部的弹性件8、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件7下方并与所述偏心轮5贴合的转轮6;其中,当偏心轮5转动时带动转轮6和活动件7往复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密封件9跟随往复上下活动,从而实现泵送功能,在弹性件8的作用下辅助活动件7和密封件9向下移动,有助于快速复位吸水。以上仅就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用于同窗框固定的安装件(1)、安装在所述安装件(1)上的固定件(2)、固定在所述固定件(2)上用于盛放水液并对水液加热的循环筒(10)、连通所述循环筒(10)与灸针(15)的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筒(10)下方用于泵送温水对所述灸针(15)加热的送水机构;所述循环筒(10)内安装有用于对循环筒(10)内盛放的水液加热的电热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用于同窗框固定的安装件(1)、安装在所述安装件(1)上的固定件(2)、固定在所述固定件(2)上用于盛放水液并对水液加热的循环筒(10)、连通所述循环筒(10)与灸针(15)的管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筒(10)下方用于泵送温水对所述灸针(15)加热的送水机构;所述循环筒(10)内安装有用于对循环筒(10)内盛放的水液加热的电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循环筒(10)内用于将电能转换为内能的加热器(16)和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器(16)与电源的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循环筒(10)下方的旋转组件、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循环筒(10)内壁的密封件(9)、用于连接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密封件(9)的弹性推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针(15)上部贯穿密封固定在加热管(14)内部,所述加热管(14)通过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学芹
申请(专利权)人:杜学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