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婴儿包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50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生儿的襁褓,尤其是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所述包被主体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端具有下包覆体,所述上侧包覆体、下侧包覆体和下包覆体可卷曲于包被主体边缘形成鸟巢状。为了解决传统的鸟巢功能单一,婴儿在平卧时头部易过曲,婴儿在俯卧位时胸腹部塌陷,双膝受累,不利于婴儿的发育和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被主体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下端具有下包覆体,在婴儿需要俯卧位时,通过卷曲上侧包覆体,使其位于婴儿上半身之下,上半身抬高,减轻下肢压力,双上肢抱住宝贝头部略抬高增加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鸟巢式婴儿包被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生儿的襁褓,尤其是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
技术介绍
鸟巢式特色护理是近年才推行的一种较安全的婴儿护理模式。其特点是从仿生学角度满足了婴儿舒适、安全与归属的需要,完善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所谓的鸟巢即用绒布毛巾包裹柔软的棉花缝制,制成鸟巢的形状,放置于暖箱内。患儿卧于鸟巢中,其躯干和四肢均有所依附和支撑,这样的卧位与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相似,既便于保暖,又使宝宝重新体验到近似妈妈子宫内安全舒适的感觉,使母体环境得以延续,减少机体能量消耗,体重增长加快,有利于生长发育。但传统的鸟巢功能单一,婴儿在平卧时头部易过曲,婴儿在俯卧位时胸腹部塌陷,双膝受累,不利于婴儿的发育和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的鸟巢功能单一,婴儿在平卧时头部易过曲,婴儿在俯卧位时胸腹部塌陷,双膝受累,不利于婴儿的发育和生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被主体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下端具有下包覆体,在婴儿需要俯卧位时,通过卷曲上侧包覆体,使其位于婴儿上半身之下,上半身抬高,减轻下肢压力,双上肢抱住宝贝头部略抬高增加舒适度。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所述包被主体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端具有下包覆体,所述上侧包覆体、下侧包覆体和下包覆体可卷曲于包被主体边缘形成鸟巢状。具体地,上述包被主体两侧的上侧包覆体外侧设有便于上侧包覆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具体地,上述包被主体两侧的下侧包覆体外侧设有便于下侧包覆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具体地,上述连接件为按扣、搭扣、粘扣、安全插扣或可相互连接的绳带。具体地,上述包被主体包括包被套和填充于包被套内的丝状保暖物,所述包被套为柔性布料。具体地,上述上侧包覆体包括上侧包覆体套和填充于其内的丝状保暖物,所述下侧包覆体包括下侧包覆体套和填充于其内的丝状保暖物,所述下包覆体包括下包覆体套和填充于其内的丝状保暖物,所述上侧包覆体套、下侧包覆体套和下包覆体套均为柔性布料。具体地,上述柔性布料为棉布,所述丝状保暖物为棉纤维或人造纤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的鸟巢式婴儿包被,左右两侧均可以通过卷曲形成鸟巢式婴儿包被,婴儿躺在包被中,可随意摆放平,在左右侧位时,婴儿可靠在卷曲的两侧,可支撑婴儿的双膝和胸腹位;对于胃扭转患儿,胃扭转患儿右侧前倾俯卧位:抬高床头,左侧上半身包被卷于左胸前。(2)本技术提供的鸟巢式婴儿包被,在需要给婴儿保暖时,可将婴儿摆放在包被主体上,使用上侧包覆体、下侧包覆体分别对婴儿的上体和下体进行包覆,下包覆体可上翻包脚进行保暖。(3)本技术提供的鸟巢式婴儿包被,在需要给婴儿拍片时,可分别用上、下侧包覆体固定婴儿。(4)本技术提供的鸟巢式婴儿包被,下包覆体可以卷曲,翻转包被,婴儿头部于下包覆体,在婴儿处于俯卧位时上半身抬高,减轻下肢压力,双上肢抱住卷于上半身下的包被体头部略抬高增加舒适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鸟巢式婴儿包被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鸟巢式婴儿包被的实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鸟巢式婴儿包被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鸟巢式婴儿包被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鸟巢式婴儿包被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鸟巢式婴儿包被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鸟巢式婴儿包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被主体,2.上侧包覆体,3.下侧包覆体,4.下包覆体,5.连接件,11.包被套,12.丝状保暖物。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所示,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1,包被主体1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2,包被主体1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3,包被主体1下端具有下包覆体4,上侧包覆体2、下侧包覆体3和下包覆体4可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形成鸟巢状。实施例1如图2所示,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1,包被主体1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2,包被主体1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3,包被主体1下端具有下包覆体4,上侧包覆体2、下侧包覆体3和下包覆体4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形成鸟巢状。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1,包被主体1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2,包被主体1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3,包被主体1下端具有下包覆体4,下侧包覆体3和下包覆体4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形成鸟巢状,上侧包覆体2一侧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另一侧上翻可遮盖住婴儿上体,可对婴儿上身进行保暖,同时卷曲一侧又可以对婴儿的身体进行支撑。实施例3如图4所示,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1,包被主体1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2,包被主体1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3,包被主体1下端具有下包覆体4,下侧包覆体3和下包覆体4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形成鸟巢状,上侧包覆体2两侧上翻可遮盖住婴儿上体,包被主体1两侧的上侧包覆体2外侧设有便于上侧包覆体2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5,可对婴儿上身进行固定。连接件5为按扣、搭扣、粘扣、安全插扣或可相互连接的绳带,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选用的是搭扣。实施例4如图5所示,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1,包被主体1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2,包被主体1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3,包被主体1下端具有下包覆体4,下包覆体4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形成鸟巢状,下侧包覆体3和上侧包覆体2一侧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另一侧上翻可遮盖住婴儿上体,可对婴儿上身进行保暖,同时卷曲一侧又可以对婴儿的身体进行支撑。实施例5如图6所示,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包括包被主体1,包被主体1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2,包被主体1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3,包被主体1下端具有下包覆体4,下侧包覆体3和下包覆体4卷曲于包被主体1边缘形成鸟巢状,上侧包覆体2两侧上翻可遮盖住婴儿上体,包被主体1两侧的上侧包覆体2外侧设有便于上侧包覆体2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5,包被主体1两侧的下侧包覆体3外侧设有便于下侧包覆体3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5,可对婴儿全身进行固定包裹。连接件5为按扣、搭扣、粘扣、安全插扣或可相互连接的绳带,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选用的是搭扣。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包被主体1包括包被套11和填充于包被套11内的丝状保暖物12,包被套11为柔性布料。作为优选,上侧包覆体2包括上侧包覆体2套和填充于其内的丝状保暖物12,下侧包覆体3包括下侧包覆体3套和填充于其内的丝状保暖物12,下包覆体4包括下包覆体4套和填充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被主体,所述包被主体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端具有下包覆体,所述上侧包覆体、下侧包覆体和下包覆体可卷曲于包被主体边缘形成鸟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鸟巢式婴儿包被,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被主体,所述包被主体上部两侧具有上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部两侧具有下侧包覆体,包被主体下端具有下包覆体,所述上侧包覆体、下侧包覆体和下包覆体可卷曲于包被主体边缘形成鸟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鸟巢式婴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主体两侧的上侧包覆体外侧设有便于上侧包覆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鸟巢式婴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被主体两侧的下侧包覆体外侧设有便于下侧包覆体之间相互连接的连接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鸟巢式婴儿包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按扣、搭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