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4278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吸水棉,吸水棉的一端延伸至隔板的底部,第一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培育筒,箱体内壁的两侧且位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喷水管,喷水管的表面设置有喷头,喷水管的表面连通有阀门,箱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卷筒,卷筒的表面设置有遮光网,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箱体的侧壁通过轨道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风扇和日光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栽培技术领域。该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解决了目前缺乏培育云南大天门冬的培养装置,方便实验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栽培
,具体为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云南天门冬作为我国的一种大宗药材,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采挖野生的天冬为主,很长时间以来家种的天冬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由于云南天门冬的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四川等多省区,对天门冬的繁育、栽培、驯化、品种培育等基础研究方面未能引起相关部门及科研人员的重视,为了解决野生资源少的问题,需要人工种植。采种难、育苗难、品种培育更难,是制约云南天冬发展的又一瓶颈,天门冬的野生驯化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不仅耗时长,而且技术难度也很大,一般人很难坚持。加之野生资源都不集中一块,种子采集更加不易,即使采集到了种子,种子的繁育又是一大难题,虽然出苗,但出苗率相当的低(仅在8%左右)。因此云南天门冬的种植几乎还没有有效的成功实践应用的经验,因此需要进行在实验室内对比培养,获得相关的培育经验,但目前没有用于培育云南天门冬的培养装置,在进行培养时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解决了目前缺乏培育云南天门冬的培养装置,方便实验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吸水棉,所述吸水棉的一端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培育筒,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且位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侧所述的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的表面设置有喷头,所述喷水管的表面连通有阀门,所述阀门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卷筒,所述卷筒的表面设置有遮光网,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轨道,所述轨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和日光灯。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窗,所述箱体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注水孔和排水孔,所述注水孔和排水孔内设置有堵帽。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箱体靠近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提手。优选的,所述培育筒包括第一半桶和第二半桶,所述第一半桶与第二半桶之间固定连接有搭扣,所述第一半桶的底部为金属网。优选的,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设置有调温装置,所述调温装置与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通过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吸水棉,第一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培育筒,在培育筒内培育云南天门冬幼苗,可调节吸水棉长度,控制云南天门冬幼苗的水分;顶部设置的遮光网可在云南天门冬生长过程中进行遮光,调节云南天门冬的生长对光线的不同需求条件;同时箱体内设置的加热管可实现在低温下进行培养;箱体内移动的喷水管可模拟在雨水多的天气下云南天门冬的生长情况;顶部的风扇和日光灯可模拟云南天门冬在阳光下和风中的生长情况,从而满足了在实验室内培育云南大天门冬,得出实验结论,有利于云南大天门冬的人工种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隔板顶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培育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隔板、3-第一固定座、4-吸水棉、5-培育筒、51-第一半桶、52-第二半桶、53-搭扣、6-滑轨、7-喷水管、8-喷头、9-阀门、10-进水管、11-卷筒、12-遮光网、13-加热管、131-调温装置、14-透明窗、15-注水孔、16-排水孔、17-第二固定座、18-轨道、19-支撑架、20-风扇、21-日光灯、22-滚轮、23-支撑柱、24-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3,第一固定座3内设置有吸水棉4,吸水棉4的一端延伸至隔板2的底部,可控制吸水棉4在水里的长度进行湿度控制;第一固定座3的顶部设置有培育筒5,培育筒5包括第一半桶51和第二半桶52,第一半桶51与第二半桶52之间固定连接有搭扣53,第一半桶51的底部为金属网,第一半桶51与第二半桶52设置便于拆分,方便了云南天门冬从培育筒5内取出,避免损害云南天门冬幼苗,第一半桶51的底部的金属网便于培育筒5内土壤吸收水分;箱体1内壁的两侧且位于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6,两侧的滑轨6之间滑动连接有喷水管7,喷水管7的表面设置有喷头8,喷水管7的表面连通有阀门9,阀门9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的一端可连接水龙头,模拟雨水天气;箱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卷筒11,卷筒11的表面设置有遮光网12,通过遮光网12可控制云南天门冬幼苗生长的光线;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3,加热管13的一端设置有调温装置131,调温装置131与箱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可通过调温装置131进行温度调节,控制云南天门冬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轨道18,轨道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19,支撑架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20和日光灯21,模拟大风天气和日照情况。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窗14,透明窗14便于贯穿箱体1内的水位,箱体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7,可以将遮光网12固定在不同位置。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注水孔15和排水孔16,注水孔15和排水孔16内设置有堵帽,便于箱体1的加水和排水。箱体1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滚轮22,箱体1的底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3,箱体1靠近支撑柱2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提手24,通过提手24提起箱体1一侧,便于移动。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调节第一固定座内吸水棉浸入水中的长度,控制云南大天门冬幼苗的水分;顶部设置的遮光网可在云南天门冬生长过程中进行遮光,调节云南天门冬的生长对光线的不同需求条件;箱体内设置的加热管可实现在低温下进行培养;箱体内移动的喷水管可模拟在雨水多的天气下云南大天门冬的生长情况;顶部的风扇和日光灯可模拟云南大天门冬在阳光下和风中的生长情况,从而满足了在实验室内培育云南大天门冬,得出实验结论,有利于云南大天门冬的人工种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3),所述第一固定座(3)内设置有吸水棉(4),所述吸水棉(4)的一端延伸至隔板(2)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座(3)的顶部设置有培育筒(5),所述箱体(1)内壁的两侧且位于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6),两侧所述的滑轨(6)之间滑动连接有喷水管(7),所述喷水管(7)的表面设置有喷头(8),所述喷水管(7)的表面连通有阀门(9),所述阀门(9)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10),所述箱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卷筒(11),所述卷筒(11)的表面设置有遮光网(1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轨道(18),所述轨道(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20)和日光灯(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2),所述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3),所述第一固定座(3)内设置有吸水棉(4),所述吸水棉(4)的一端延伸至隔板(2)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座(3)的顶部设置有培育筒(5),所述箱体(1)内壁的两侧且位于隔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6),两侧所述的滑轨(6)之间滑动连接有喷水管(7),所述喷水管(7)的表面设置有喷头(8),所述喷水管(7)的表面连通有阀门(9),所述阀门(9)的一端连通有进水管(10),所述箱体(1)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卷筒(11),所述卷筒(11)的表面设置有遮光网(1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13),所述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轨道(18),所述轨道(18)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架(19),所述支撑架(1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扇(20)和日光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幼苗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透明窗(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明娇
申请(专利权)人:隆阳区山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