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488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钢丝刷,旋转轴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筒,滚筒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挡板,支撑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垫板,垫板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其表面啮合的第二齿轮及环形齿条转动,环形齿条带动滚筒转动,第二齿轮带动旋转轴转动,配合旋转轴外侧固定安装的钢丝刷,对天门冬的外表皮进行摩擦除去,又滚筒和旋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该设置对天门冬表皮的去除效果更好,表皮去除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材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天门冬,别名:三百棒,武竹,丝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明天冬。天门冬根部纺锤状,叶状枝一般每3枚成簇,淡绿色腋生花朵,浆果熟时红色,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大天门冬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一般在秋、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晒干备用。另外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因此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然而现有的天门冬加工用去皮装置大多存在着去皮效果较差,去皮时后还需要进行水洗去除天门冬表面的残渣,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钢丝刷,所述旋转轴的外侧通过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钢丝刷(5),所述旋转轴(3)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筒(4),所述滚筒(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挡板(11),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垫板(6),所述垫板(6)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钢丝刷(5),所述旋转轴(3)的外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筒(4),所述滚筒(4)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挡板(11),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垫板(6),所述垫板(6)的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8)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9),所述第二齿轮(9)与旋转轴(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环形齿条(10),所述第一齿轮(8)与环形齿条(10)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云南大天门冬生产加工用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上侧固定安装有顶板(20),两个支撑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明娇
申请(专利权)人:隆阳区山瑞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