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式马达、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32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电式马达,包括:壳体,压电驱动部,压电驱动部包括压电元件、两个杆状部、和弹性部,弹性部固定至壳体上,压电元件固定至弹性部上,杆状部固定至压电元件上以便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来通过杆状部提供驱动力,摩擦部,杆状部提供的驱动力施加至摩擦部,从而使得摩擦部进行转动,以及电机轴,贯穿且固定连接至摩擦部,以便通过摩擦部的转动来进行转动,其中,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压电驱动部沿壳体的周向等分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电式马达、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电式马达、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目前在不断地追求摄像模块的多样化及高精度化。但是随着镜头等的大口径化,镜头质量的增加等,诸如VCM(音圈马达)方式等的常规方法存在驱动力不足的倾向。因此,如何设计高扭矩的小型马达来实现大的驱动力并且实现小型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电式马达、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一种压电式马达,包括:壳体,压电驱动部,所述压电驱动部包括压电元件、两个杆状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至所述壳体上,所述压电元件固定至所述弹性部上,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上以便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来通过杆状部提供驱动力,摩擦部,所述杆状部提供的驱动力施加至所述摩擦部,从而使得所述摩擦部进行转动,以及电机轴,贯穿且固定连接至所述摩擦部,以便通过所述摩擦部的转动来进行转动,其中,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压电驱动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等分设置。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压电驱动部的压电元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使得所述摩擦部和电机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一部分与第四部分,使得所述摩擦部和电机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压电元件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并且每个凹槽分别提供两个杆状部的容纳空间,以便部分地容纳所述杆状部。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粘性树脂,以便将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设定同一个压电元件中的两个杆状部的中心点的连线相平行的直线为第一直线,设定杆状部与摩擦部之间的接触点的切线为第二直线,设定杆状部所提供的驱动力方向上的直线为第三直线,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θ1小于第一直线与第三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θ2。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直线与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θ1设置为:θ1=ASIN(0.5×D/(r1+r2)),其中,ASIN为反正弦函数,D为同一个压电驱动部的两个杆状部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r1为所述摩擦部的半径,r2为所述杆状部的半径。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当所述压电驱动部为所述摩擦部提供驱动力时,所述杆状部与所述摩擦部接触,当所述压电驱动部不为所述摩擦部提供驱动力时,所述杆状部与所述摩擦部不接触。根据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摩擦部为圆形,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的压电驱动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对向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相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电式马达。根据本技术的再一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相机装置。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驱动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驱动部动作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驱动部电极侧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马达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马达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马达设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压电马达100压电驱动部101压电元件101a第一部分101b第二部分101c第三部分101d第四部分102杆状部103凹槽104弹性部200壳体201侧壁202底壁300摩擦部400电机轴1011电极端1012接地端L1第一直线L2第二直线L3第三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为了描述性目的,本技术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参照图1,提供了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压电马达的压电驱动部的示意图,其中图1(a)中示出了压电驱动部的平面图,图1(b)示出了该平面图的侧视图,图1(c)示出了该平面图的仰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电式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压电驱动部,所述压电驱动部包括压电元件、两个杆状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至所述壳体上,所述压电元件固定至所述弹性部上,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上以便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来通过杆状部提供驱动力,/n摩擦部,所述杆状部提供的驱动力施加至所述摩擦部,从而使得所述摩擦部进行转动,以及/n电机轴,贯穿且固定连接至所述摩擦部,以便通过所述摩擦部的转动来进行转动,/n其中,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压电驱动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等分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式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压电驱动部,所述压电驱动部包括压电元件、两个杆状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固定至所述壳体上,所述压电元件固定至所述弹性部上,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上以便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来通过杆状部提供驱动力,
摩擦部,所述杆状部提供的驱动力施加至所述摩擦部,从而使得所述摩擦部进行转动,以及
电机轴,贯穿且固定连接至所述摩擦部,以便通过所述摩擦部的转动来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压电驱动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压电驱动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等分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马达,其特征在于,每个压电驱动部的压电元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使得所述摩擦部和电机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将电流施加至第一部分与第四部分,使得所述摩擦部和电机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元件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并且每个凹槽分别提供两个杆状部的容纳空间,以便部分地容纳所述杆状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式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中设置有粘性树脂,以便将所述杆状部固定至所述压电元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涛曹宏
申请(专利权)人:睿恩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