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175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定子,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过定子的转子和安装于外壳外的驱动电源;定子包括中空的多边框形弹性体和多个压电陶瓷片,多边框形弹性体的每个外边处均设置有两个压电陶瓷片,多边框形弹性体的各内边上分别延伸出驱动足,处于同一外边上的两压电陶瓷片位于对应内边的所述驱动足的两侧;各压电陶瓷片分为两组,两组压电陶瓷片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同一外边上的两压电陶瓷片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且相邻的两压电陶瓷片也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驱动控制方式简单,提升了旋转超声电机的输出效率;同时各部件加工难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超声电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
技术介绍
超声电机是一种新型微特电机,旋转超声电机是超声电机的一种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电元件的逆压电效应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激发定子振动体的超声频率的机械振动(微米级),并通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摩擦耦合作用来直接驱动转子做旋转运动。与传统的电磁电机相比,超声电机具有相应速度快(毫秒级)、定位精度高、无电磁干扰和断电自锁等优点,在精密仪器、航空航天、微机电系统、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的旋转超声电机普遍存在着定子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和加工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其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加工容易,同时驱动控制方式简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定子,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过所述定子的转子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外的驱动电源;所述定子包括中空的多边框形弹性体和多个压电陶瓷片,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的每个外边处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的各内边上分别延伸出用以与所述转子接触配合的驱动足,处于同一外边上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位于对应内边的所述驱动足的两侧;其中,各所述压电陶瓷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压电陶瓷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同一外边上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且相邻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也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所述驱动电源具有两路独立的驱动信号,且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为信号输出端,两所述驱动信号分别与两所述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且两所述驱动信号均为方波驱动信号或正弦驱动信号,两所述驱动信号的相位差为π/2。各所述压电陶瓷片均沿厚度方向极化,各所述压电陶瓷片的极化方式为d31。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定子安装座,所述壳体和所述定子安装座安装后的内部形成有一个安装腔,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安装于所述定子安装座上,且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定子安装座和所述壳体上分别安装有轴承,两所述轴承分设于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的两侧,所述转子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轴承内。各所述驱动足均呈半圆柱体状。各所述压电陶瓷片均为方形片。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呈多边框形的定子进行驱动,结构简单,驱动控制方式简单,且多边框形弹性体的各外边均贴设有两片压电陶瓷片,确保了旋转超声电机的输出效率;同时,各部件构成的整体体积较小,更易于微小型化,且各部件的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连接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旋转超声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旋转超声电机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定子和转子的安装示意图(省略法兰盘);图4为本技术中三边框形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三边框形弹性体的第一阶段弯曲振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三边框体弹性体的第二阶段弯曲振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三边框体弹性体的第三阶段弯曲振动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三边框体弹性体的第四阶段弯曲振动示意图。图中:10-外壳;11-壳体;111-安装腔;12-定子安装座;13-轴承;20-定子;21-多边框形弹性体;211-驱动足;22-压电陶瓷片;30-转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如图1-4所示,包括外壳10、定子20、转子30和驱动电源。定子20安装于外壳体10内,转子2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过定子,驱动电源安装在外壳10外,并且,驱动电源能够输出两路独立的驱动信号。如图1-4所示,定子20包括多边框形弹性体21和压电陶瓷片22,多边框形弹性体21具有多条边,各边均包括相对应外边和内边,多边框形弹性体21的各内边共同围合呈一个中空部位,上述的转子30穿过该中空部位,且多边框形弹性体的每个外边处分别贴设有两个上述的压电陶瓷片22,同一外边的两压电陶瓷片22并排布置。本技术中,为方便描述,以多边框形弹性体21包围的一侧为内侧,相背离的一侧为外侧。多边框形弹性体21的各内边处分别向内延伸出驱动足211,驱动足211用以与转子30接触配合而使转子30旋转,换言之,各驱动足211分别通过对应的多边框弹性体21的弯曲形变与转子接触,从而带动转子30旋转。其中,处于同一外边的两压电陶瓷片22分别位于对应内边的驱动足211的两侧,即各驱动足211分别对应位于对应的外边的两压电陶瓷片22之间。各压电陶瓷片22分为两组,两组压电陶瓷片分别电性连接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同一外边上的两压电陶瓷片22分别位于不同组内,且相邻的两压电陶瓷片也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具体而言,各驱动足211均呈半圆柱体状,且各驱动足211均与转子30的外侧面接触配合。各压电陶瓷片22均呈长方形状,同一组内的各压电陶瓷片22均电性连接至驱动电源的同一个相应输出端,其中,且各压电陶瓷片22沿厚度方向极化,极化方式为d31。在本技术中,多边框形弹性体21均是采用具有弹性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弹性体,例如紫铜、45钢或航空铝等。如图1-2所示,转子30穿过上述的多边框形弹性体21的中空部位,且转子3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10上。具体而言,外壳10包括壳体11和定子安装座12,壳体11与定子安装座12安装在一起,且壳体11和定子安装座12安装后的内部形成有安装腔111,其中,壳体11与定子安装座12之间的安装结构为常规的安装结构,例如,两者之间采用螺钉安装在一起;上述的多边框形弹性体21位于该安装腔111内,且上述的多边框形弹性体21安装在定子安装座12朝向安装腔111的一侧处,两者的安装也为常规安装结构,例如定子安装座12与多边框形弹性体21之间采用螺钉安装在一起;其中,壳体11与定子安装座12上分别安装有轴承13,两轴承13分设于多边框形弹性体21的两侧,且两轴承13相背布置,转子30的两端,即转子30的转动轴的两端与两轴承13分别一对一配设,转子30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对应的轴承13内。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定子安装座12可为法兰盘,且法兰盘与安装于其上的轴承13可以共同构成现有公知的带法盘轴承。壳体11也可以为现有常规的轴承座。其中,轴承座上对应于轴承处配设有轴承端盖,以便使壳体11和定子安装座12形成密封的空间。本技术中,上述的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为信号输出端,上述的驱动电源的两路独立驱动信号与两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这里以有线连接为例,一路驱动信号施加于一组压电陶瓷片上,另一路驱动信号施加于另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定子,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过所述定子的转子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外的驱动电源;所述定子包括中空的多边框形弹性体和多个压电陶瓷片,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的每个外边处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的各内边上分别延伸出用以与所述转子接触配合的驱动足,处于同一外边上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位于对应内边的所述驱动足的两侧;其中,各所述压电陶瓷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压电陶瓷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同一外边上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且相邻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也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定子,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穿过所述定子的转子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外的驱动电源;所述定子包括中空的多边框形弹性体和多个压电陶瓷片,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的每个外边处均设置有两个所述压电陶瓷片,所述多边框形弹性体的各内边上分别延伸出用以与所述转子接触配合的驱动足,处于同一外边上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位于对应内边的所述驱动足的两侧;其中,各所述压电陶瓷片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压电陶瓷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同一外边上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且相邻的两所述压电陶瓷片也分别位于不同的组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弯曲振动模态多足驱动的旋转超声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具有两路独立的驱动信号,且所述驱动电源的相应输出端为信号输出端,两所述驱动信号分别与两所述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电性连接,且两所述驱动信号均为方波驱动信号或正弦驱动信号,两所述驱动信号的相位差为π/2。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毅林星陵蒋丽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