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30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电缆金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包括呈三棱柱状的主体,主体均分为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位于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上方,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上均开设有通孔和开孔,第一连接块左侧端面上固定有拉紧带,第一连接块右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的转轴上固定有与其同心的转轮,转轮部分突出凹槽,凹槽外部的转轮上开设有长槽,主体后侧设置有挡板,主体前侧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方便沿电缆的长度方向运动,连接方便、快速,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电力电缆隧道的空间使用效率,能够有效的对电缆进行约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电缆金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
技术介绍
城市化进程和电网建设离不开电力电缆隧道。以往,电力电缆隧道通常为矩形,为在此中敷设电力电缆,通常采用直线形角钢立柱和角钢横担,在单付横担上架设电力电缆。为了适用于吊具安装,此时所使用的电力电缆金具通常为矩形整体形状,或者,在所述金具上一体形成有尺寸、强度较大的用于安装、紧固螺栓及吊装用的构件。由此,导致电力电缆金具体积较大,占地面积也较大。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电网建设的节奏加快,电力隧道的使用日益广泛。因此,对电力电缆的敷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随着电力电缆的容积安装量的提高要求,需安装于电力隧道中的电力电缆数目也在日益增加。为应付该增加的电力电缆,所述电力电缆必须克服以往直线形安装的模式,视需要,在电力电缆隧道中将所述电力电缆弯曲安装。而以往的直线形的电力电缆金具安装无法满足此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安装方便,移动方便,能够实现快速连接,能够提高电力电缆隧道的空间使用效率的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包括呈三棱柱状的主体,主体均分为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位于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上方,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上均开设有通孔和开孔,第一连接块左侧端面上固定有拉紧带,第一连接块右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设置有转轴,凹槽内的转轴上固定有与其同心的转轮,转轮部分突出凹槽,凹槽外部的转轮上开设有长槽,长槽贯穿凹槽外部的转轮部分,主体后侧设置有挡板,开孔内均贯穿设置有螺杆,螺杆与挡板固定连接,主体前侧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具体的,所述转轴贯穿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外部的转轴上开设有槽孔。具体的,所述槽孔的轴心与转轴的轴线垂直。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相背的远角上均开设有弧形槽。具体的,所述拉紧带为涤纶编织带。具体的,所述通孔和开孔根据主体的中心圆周均布,开孔位于通孔内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用分体式结构,方便沿电缆的长度方向运动,连接方便、快速,省时省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电力电缆隧道的空间使用效率,能够有效的对电缆进行约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连接块的侧视图。图3为挡板与螺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包括呈三棱柱状的主体,主体均分为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第一连接块1位于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上方,所述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相背的远角上均开设有弧形槽11,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2和第三连接块3上均开设有通孔4和开孔10,所述通孔4和开孔10根据主体的中心圆周均布,开孔10位于通孔4内侧,第一连接块1左侧端面上固定有拉紧带5,所述拉紧带5为涤纶编织带,第一连接块1右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内转动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贯穿第一连接块1,第一连接块1外部的转轴7上开设有槽孔12,所述槽孔12的轴心与转轴7的轴线垂直,凹槽6内的转轴7上固定有与其同心的转轮8,转轮8部分突出凹槽6,凹槽6外部的转轮8上开设有长槽9,长槽9贯穿凹槽6外部的转轮8部分,主体后侧设置有挡板13,开孔10内均贯穿设置有螺杆14,螺杆14与挡板13固定连接,主体前侧的螺杆1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5。本技术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分别套设在需要被稳定的电缆上,因为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为分体式设计,因此方便其沿电缆的长度方向运动,当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到达其所在电缆上的预定位置时,使得拉紧带5绕过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上的弧形槽11,然后使得拉紧带5的自由端贯穿转轮8上的长槽9,之后将扳杆插进转轴7上的槽孔12内通过转轴7转动转轮8,转轮8缠绕拉紧带5,拉紧带5使得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相互靠近还原,当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还原为主体时,将挡板13上的螺杆14插进开孔10内,此时螺杆14与挡板13的配合将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进行稳定,将螺母15螺纹连接在螺杆14上并紧抵主体后,完成对电缆的约束稳定,同时主体占用电缆隧道的空间小,能够提高电力电缆隧道的空间使用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包括呈三棱柱状的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均分为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第一连接块(1)位于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上方,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上均开设有通孔(4)和开孔(10),第一连接块(1)左侧端面上固定有拉紧带(5),第一连接块(1)右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内转动设置有转轴(7),凹槽(6)内的转轴(7)上固定有与其同心的转轮(8),转轮(8)部分突出凹槽(6),凹槽(6)外部的转轮(8)上开设有长槽(9),长槽(9)贯穿凹槽(6)外部的转轮(8)部分,主体后侧设置有挡板(13),开孔(10)内均贯穿设置有螺杆(14),螺杆(14)与挡板(13)固定连接,主体前侧的螺杆(1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约束线缆的电力电缆金具,包括呈三棱柱状的主体,其特征在于,主体均分为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第一连接块(1)位于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上方,第一连接块(1)、第二连接块(2)和第三连接块(3)上均开设有通孔(4)和开孔(10),第一连接块(1)左侧端面上固定有拉紧带(5),第一连接块(1)右侧端面上开设有凹槽(6),凹槽(6)内转动设置有转轴(7),凹槽(6)内的转轴(7)上固定有与其同心的转轮(8),转轮(8)部分突出凹槽(6),凹槽(6)外部的转轮(8)上开设有长槽(9),长槽(9)贯穿凹槽(6)外部的转轮(8)部分,主体后侧设置有挡板(13),开孔(10)内均贯穿设置有螺杆(14),螺杆(14)与挡板(13)固定连接,主体前侧的螺杆(14)上螺纹连接有螺母(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慎赵政张金岱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唐河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