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雷达前端电源模块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源外壳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雷达前端电源模块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源产品的体积在不断变小、功率也在不断增大。在电源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解决电源模块的快速散热问题,会对电源模块的寿命产生影响。当前解决电源模块散热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诸如在电源模块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齿或者开设散热槽;还有在电源模块的内部设置风扇,通过主动风冷散热,将电源外壳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这些方法虽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散热问题,但是,涉及到大功率电源模块,仅仅简单的采用这样的结构或者是二者的组合,仍然无法达到快速有效的散热效果。诸如大功率雷达前端电源模块,其工作功率能够达到3KW,产生的热量较大。正是基于大功率电源模块的快速有效散热的问题,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雷达前端电源模块外壳,能够对大功率电源模块快速、有效的进行散热。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雷达前端电源模块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主体(10),其包括一个底壁(20)、与底壁(20)共同限定第一内部空间(31)的多个第一侧壁(30a、30b、30c、30d)、由多个第一侧壁(30a、30b、30c、30d)共同构成的相对于底壁(20)的第一开口(32);/n第一盖板(12),其在所述第一开口(32)处与所述外壳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32);/n所述一个底壁(20)和多个第一侧壁(30a、30b、30c、30d)具有在其内、外表面之间限定的厚度;/n所述外壳主体(10)还包括多个与底壁(20)的外表面共同限定第二内部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雷达前端电源模块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主体(10),其包括一个底壁(20)、与底壁(20)共同限定第一内部空间(31)的多个第一侧壁(30a、30b、30c、30d)、由多个第一侧壁(30a、30b、30c、30d)共同构成的相对于底壁(20)的第一开口(32);
第一盖板(12),其在所述第一开口(32)处与所述外壳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一开口(32);
所述一个底壁(20)和多个第一侧壁(30a、30b、30c、30d)具有在其内、外表面之间限定的厚度;
所述外壳主体(10)还包括多个与底壁(20)的外表面共同限定第二内部空间(41)的第二侧壁(40a、40b、40c)、由多个第二侧壁(40a、40b、40c)共同构成的相对于底壁(20)的外表面的第二开口(42)和一个侧开口(43);
所述底壁(20)包括在其外表面构造形成的多个相互平行的散热翅片(44),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44)、最外侧的散热翅片(44)与第二侧壁(40b、40c)之间形成多个气流通道(45),气流通道(45)的出口即为所述侧开口(43);
侧吹风扇(52),其在所述气流通道(45)的入口处与所述底壁(20)的外表面可拆卸地连接,侧吹风扇(52)由顶部吸风、侧向吹风至所述气流通道(45);
第二盖板(14),其在所述第二开口(42)处与所述外壳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以封闭部分第二开口(42),使得所述气流通道(45)的顶部封闭;
第三盖板(16),其在所述第二开口(42)处与所述外壳主体(10)可拆卸地连接,以封闭所述第二开口(42)的剩余部分,使得所述侧吹风扇(52)的顶部封闭,所述第三盖板(16)上开设有若干进风孔(1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雷达前端电源模块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20)的外表面沿垂直于气流运动方向构造有多个散热区(50a、50b、50c),所述散热翅片(44)均匀配置在所述多个散热区(50a、50b、50c)内,所述侧吹风扇(52)与散热区(50a、50b、50c)一一对应设置,侧吹风扇(52)的吹风口对准散热区(50a、50b、50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稳固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