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09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包以及PCB板;所述电池包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有第一接头插板,所述电池包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有第二接头插板;所述PCB板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插座,所述PCB板远离所述第一插座一端设有第二插座,所述外壳上设有检测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池包连接的第一接头插板和第二接头插板,分别插入到第一插座中,在通过第二插座插入到检测端口中,检测设备连接检测端口,形成回路,无需打开电池外壳,能检测电池包总电压、单体电压和内阻等各项电池性能信息,不破坏电池组的防水性能,并且就能得出的电池信息,使得可以不拆解电池组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检测、快速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为了响应国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发展趋势,低速电动车作为一种短途交通工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人们对电动车的续航里程、速度、重量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锂电池包逐渐取代了铅酸电池成为了电动低速车的主要动力来源。根据电动车电机的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功率以及对续航里程、外型方面的要求,锂电池包通常是将某种规格的锂电池电芯(如:32650、18650等)通过串并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达到电动车对动力源的需求。出于对防水等级需求、工艺需求以及尽可能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大多数锂电池包除了正负极动力输出端外再无其他电信号输出口。当锂电池包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供电需要进行检修时,维修人员往往无法便捷迅速地得出锂电池包内部单体电芯的信息,无法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从而延误修理时间。由于锂电池包的串并联方式不同以及制作工艺的各异,不同型号电池包的内部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没有统一的检测接口的前提下,当维修人员对锂电池包进行检修时往往需要对锂电池包的各串单体电芯逐个进行检查,工作效率低下且容易造成短路发生意外。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包以及PCB板;所述电池包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有第一接头插板,所述电池包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有第二接头插板;所述PCB板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插板和所述第二插头插板插接配合,所述PCB板远离所述第一插座一端设有第二插座,所述外壳上设有检测端口,所述第二插座与所述检测端口相配合。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互相抵接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一端设有充电端口,所述检测端口位于所述上壳上,且所述检测端口位于所述充电端口同一端,所述检测端口与所述充电端口之间具有间隔。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顶端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提拎组件,两个所述提拎组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壳上设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位于两个所述提拎组件之间。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拎组件包括把手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上壳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包括至少一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正极通过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接头插板连接,所述电池模块负极通过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接头插板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分别为铁氟龙线。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座呈相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插座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第二插座呈平行设置。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PCB板上自远离所述第二插座两端分别设有通孔,所述检测端口两端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对应的固定部,所述PCB板通过固定件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座为PHS2.0-13P插座,所述第二插座为PHS2.0-2*13P双排插座。本技术通过电池包连接的第一接头插板和第二接头插板,分别插入到第一插座中,在通过第二插座插入到检测端口中,检测设备连接检测端口,形成回路,无需打开电池外壳,能检测电池包总电压、单体电压和内阻等各项电池性能信息,不破坏电池组的防水性能,并且就能得出的电池信息,使得可以不拆解电池组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检测、快速维修。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线缆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供检测端口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供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供PCB板另一方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检测装置;10、外壳;101、上壳;1011、充电端口;1012、提拎组件;10121、把手;10122、固定座;1013、观察镜;102、下壳;11、电池包;111、电池模块;12、检测端口;121、固定部;13、第一线缆;14、第一接头插板;15、第二线缆;16、第二接头插板;20、PCB板;21、第一插座;22、第二插座;23、通孔;24、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11检测装置100,包括外壳10、设在所述外壳10内的电池包11以及PCB板20。所述外壳10上设有检测端口12。所述电池包11正极通过第一线缆13连接有第一接头插板14,所述电池包11负极通过第二线缆15连接有第二接头插板16。所述PCB板20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插座21,所述第一插座21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插板14和所述第二插头插板插接配合,所述PCB板20远离所述第一插座21一端设有第二插座22,所述第二插座22与所述检测端口12相配合。具体的,在电池包11的正极通过第一线缆13连接到第一接头插板14,电池包11的负极通过第二线缆15连接到第二接头插板16,然后第一接头插板14和第二接头插板16分别插入第一插座21中,在通过PCB板20的第二插座22插入到检测端口12内固定,使得检测设备插入检测端口12的时候,能测试出电池包11的总电压、单体电压和内阻等各项电池性能信息,使得可以不拆解电池包11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检测、快速维修,使得不破坏电池组的防水性能,而且检测装置100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安装和安全可靠,便于制作安装且适用范围广。所述外壳10包括互相抵接连接的上壳101和下壳102,所述上壳101一端设有充电端口1011,所述检测端口12位于所述上壳101上,且所述检测端口12位于所述充电端口1011同一端,所述检测端口12与所述充电端口1011之间具有间隔。具体的,上壳101与下壳102固定连接,防水性能好,增加电池包11的使用寿命,检测端口12和充电端口1011分别位于上壳101的同一端,检测端口12和充电端口1011之间留有间隔,能让生产更加方便,生产效率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将两个端口轻松的区别出来,增加安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包以及PCB板;所述电池包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有第一接头插板,所述电池包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有第二接头插板;所述PCB板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插板和所述第二接头插板插接配合,所述PCB板远离所述第一插座一端设有第二插座,所述外壳上设有检测端口,所述第二插座与所述检测端口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包以及PCB板;所述电池包正极通过第一线缆连接有第一接头插板,所述电池包负极通过第二线缆连接有第二接头插板;所述PCB板一端设有两个第一插座,所述第一插座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插板和所述第二接头插板插接配合,所述PCB板远离所述第一插座一端设有第二插座,所述外壳上设有检测端口,所述第二插座与所述检测端口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互相抵接连接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一端设有充电端口,所述检测端口位于所述上壳上,且所述检测端口位于所述充电端口同一端,所述检测端口与所述充电端口之间具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顶端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提拎组件,两个所述提拎组件之间具有间隔,所述上壳上设有观察镜,所述观察镜位于两个所述提拎组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拎组件包括把手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穷胡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