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用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73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耕机用变速箱,包括有变速箱体,安装在变速箱体一端面上的副轴和过渡轴,所述变速箱体内形成有支撑副轴悬空端的第一支撑壁和支撑过渡轴悬空端的第二支撑壁。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分别支撑起副轴和过渡轴的悬空端,副轴和过渡轴的两端均有稳定的支撑。在动力传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能够保证整个动力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稳定支撑起悬臂式的轴安,对原有变速箱体端面的壁厚要求较高,会导致整个箱体过重。本方案通过在副轴和过渡轴的两端设置支撑;对壁厚要求小,能够减轻整个箱体的重量,实现微耕机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耕机用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微耕机
,具体涉及一种微耕机用变速箱。
技术介绍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配备相应农具可完成旋耕、犁耕、播种、脱粒、抽水、喷药、发电和运输等多项作业。微耕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等地区。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工具。现有微耕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燃油机和动力传动装置。燃油机通过动力传动装置驱动微耕机的行走轮和耕具转动进行耕作。如图1所示,现有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有垂直分布的行走箱1体和变速箱体2;垂直箱体中的传动轴通过伞齿轮与变速箱体2进行动力传递。在变速箱体2中,包括有相互平行的主轴3、副轴4和过渡轴5;其中,副轴4和过渡轴5的一端安装在变速箱体2的一端面上,另一端悬空,形成悬臂结构。在传动过程中,因副轴4和过渡轴5悬空的一端振动较大,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还会影响使动力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因现有变速箱的副轴和过渡轴采用悬臂式安装结构,导致悬空端振动过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耕机用变速箱,通过在箱体内设置两个支撑壁支撑起副轴和过渡轴的两端,减小振动,保证运行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耕机用变速箱,包括有变速箱体,安装在变速箱体一端面上的副轴和过渡轴,所述变速箱体内形成有支撑副轴悬空端的第一支撑壁和支撑过渡轴悬空端的第二支撑壁。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分别支撑起副轴和过渡轴的悬空端,副轴和过渡轴的两端均有稳定的支撑。在动力传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能够保证整个动力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稳定支撑起悬臂式的轴安,对原有变速箱体端面的壁厚要求较高,会导致整个箱体过重。本方案通过在副轴和过渡轴的两端设置支撑;对壁厚要求小,能够减轻整个箱体的重量,实现微耕机的轻量化。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壁从变速箱体底部向上延伸,支撑起位于下方的副轴;所述第二支撑壁从变速箱体的顶部向下伸出,支撑位于上方的过渡轴。通过将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错开设置,便于两支撑壁的设置,还能够能够避免两个支撑壁干涉变速箱体内部零部件的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副轴和所述过渡轴穿过其对应的安装孔,并通过轴承固定。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体、第一支撑壁和第二支撑壁一体成型。制造方便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体表面设有加强筋。保证变速箱体的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纵横交错分布。变速箱体的结构更加牢固。优选的,所述变速箱体由球墨铸铁铸成。变速箱体的强度和韧性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传动装置的运行稳定,振动小,产生的噪音小;重量轻,有助于微耕机的轻量化;结构强度高、韧性好;制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变速箱体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变速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变速箱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行走箱1、变速箱体2、主轴3、副轴4、过渡轴5、第一支撑壁6、第二支撑壁7、安装孔8、加强筋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2所示,一种微耕机用变速箱,包括有变速箱体2,安装在变速箱体2一端面上的副轴4和过渡轴5,所述变速箱体2内形成有支撑副轴4悬空端的第一支撑壁6和支撑过渡轴5悬空端的第二支撑壁7。在本实施例中,变速箱体2的主轴3、副轴4和过渡轴5呈倾斜的“品”字型分布,主轴3、过渡轴5和副轴4的高度依次降低。如图3和图4所示,为避免第一支撑壁6和第二支撑壁7产生干涉,第一支撑壁6从变速箱体2底部向上延伸,支撑起位于下方的副轴4;所述第二支撑壁7从变速箱体2的顶部向下伸出,支撑位于上方的过渡轴5。并且为保证两个支撑壁的支撑效果稳定,第一支撑壁6和第二支撑壁7上均开设有安装孔8;所述副轴4和所述过渡轴5穿过其对应的安装孔8,并通过轴承固定。如图5所示,为保证变速箱体2的结构强度,所述变速箱体2表面设有加强筋9。加强筋9呈纵横交错状分布在变速箱体2上。为方便制造,所述变速箱体2、第一支撑壁6和第二支撑壁7一体成型。其中变速箱体2的材料优选为球墨铸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其它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耕机用变速箱,包括有变速箱体(2),安装在变速箱体(2)一端面上的副轴(4)和过渡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体(2)内形成有支撑副轴(4)悬空端的第一支撑壁(6)和支撑过渡轴(5)悬空端的第二支撑壁(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耕机用变速箱,包括有变速箱体(2),安装在变速箱体(2)一端面上的副轴(4)和过渡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体(2)内形成有支撑副轴(4)悬空端的第一支撑壁(6)和支撑过渡轴(5)悬空端的第二支撑壁(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耕机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壁(6)从变速箱体(2)底部向上延伸,支撑起位于下方的副轴(4);所述第二支撑壁(7)从变速箱体(2)的顶部向下伸出,支撑位于上方的过渡轴(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耕机用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壁(6)和第二支撑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滨王显钢唐可文杨毓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