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检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458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及检验方法,用重量比为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49∶28∶14∶42∶21∶28∶21∶28∶14的中药作原料,制成颗粒,干燥,按1000g原料装成胶囊剂888粒,即得;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清肺抑火胶囊,比片剂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吸收快、疗效好;服用方便、适于儿童服用,也利于治疗急性病;质量稳定,易保存;对清肺止嗽,降火生津;用于肺热咳嗽,痰延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有较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中成药。
技术介绍
按中国药典的说明,清肺抑火片为片剂(WS3-B-0418-90)。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较慢,其生物利用度差;儿童和昏迷病人不易吞服;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将清肺抑火片改为胶囊,提高生物利用度;易于儿童和昏迷病人吞服;挥发性成分久贮后含量不会下降。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的,用重量比为黄岑∶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49∶28∶14∶42∶21∶28∶21∶28∶14的中药作原料,将桔梗和大黄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栀子、知母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前胡、苦参、黄柏、黄芩合在一起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天花粉用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合并两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与上述水提浓缩膏合并,加入桔梗和大黄的粉末及药用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按1000g原料装成胶囊剂888粒,即得。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清肺抑火胶囊,比片剂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吸收快、疗效好;服用方便、适于儿童服用,也利于治疗急性病;质量稳定,易保存。对清肺止嗽,降火生津。用于肺热咳嗽,痰延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有较好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清肺抑火胶囊,其检验方法如下一、鉴别(1)取本品适量,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20~160μm,有的至190μ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μm,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2)取本品适量,用稀甘油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扇形或类圆形的菊糖结晶。(3)取本品内容物1g,研细,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薄层板置展开缸中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二、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38∶62∶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取约0.4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上清液,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具体实施例方式取黄岑245g、栀子140g、黄柏70g、大黄210g、苦参105g、天花粉140g、知母105g、桔梗140g、前胡70g。桔梗、大黄分别粉碎成细粉;栀子、知母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前胡、苦参、黄柏、黄芩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天花粉用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合并两次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与上述水提浓缩膏合并,加入桔梗和大黄的粉末及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成胶囊剂1088粒,即得。权利要求1.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用重量比为黄岑∶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49∶28∶14∶42∶21∶28∶21∶28∶14的中药作原料,将桔梗和大黄各粉碎成细粉备用;栀子、知母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前胡、苦参、黄柏、黄芩合在一起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天花粉用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合并两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与上述水提浓缩膏合并,加入桔梗、大黄的粉末及药用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按1000g原料装成胶囊剂888粒,即得。2.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黄岑245g、栀子140g、黄柏70g、大黄210g、苦参105g、天花粉140g、知母105g、桔梗140g、前胡70g,桔梗和大黄分别粉碎成细粉备用;栀子、知母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前胡、苦参、黄柏、黄芩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天花粉用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合并两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与上述水提浓缩膏合并,加入桔梗和大黄粉末及药用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装成胶囊剂1088粒,即得。3.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检验方法,其步骤为(1)取本品适量,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草酸钙簇晶直径20~160μm,有的至190μ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非木化,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μm,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2)取本品适量,用稀甘油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扇形或类圆形的菊糖结晶;(3)取本品内容物1g,研细,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薄层板置展开缸中预饱和30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暗绿色斑点;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38∶62∶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内容物,研细,取约0.4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上清液,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全文摘要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及检验方法,用重量比为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49∶28∶14∶42∶21∶28∶21∶28∶14的中药作原料,制成颗粒,干燥,按1000g原料装成胶囊剂888粒,即得;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清肺抑火胶囊,比片剂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吸收快、疗效好;服用方便、适于儿童服用,也利于治疗急性病;质量稳定,易保存;对清肺止嗽,降火生津;用于肺热咳嗽,痰延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有较好的作用。文档编号G01N30/02GK1895531SQ200610010949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2日 优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肺抑火胶囊的制备方法,用重量比为黄岑∶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49∶28∶14∶42∶21∶28∶21∶28∶14的中药作原料,将桔梗和大黄各粉碎成细粉备用;栀子、知母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前胡、苦参、黄柏、黄芩合在一起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天花粉用2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6小时,合并两醇提液,回收乙醇,浓缩成膏,与上述水提浓缩膏合并,加入桔梗、大黄的粉末及药用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按1000g原料装成胶囊剂888粒,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兆康朱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中药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