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6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包括主梁柱,沿主梁柱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主梁柱上套设有限位管,限位管的周面上开设有贯穿限位管两侧的限位孔,限位孔和调节孔中穿有限位螺栓,限位管的底面固接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周面上铰接有架杆,主梁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主梁柱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副板,支撑副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柱的周面上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板,铰接板上开设有铰接孔,铰接孔中设置有铰接螺栓和铰接螺母,铰接螺栓穿过铰接孔和支撑杆与铰接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大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
技术介绍
土木建筑在建造的时候,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稳固和建筑工人的安全,需要各种各样的架体来临时支撑,待建筑施工完成后在进行拆除,最长使用的支撑方式就是搭建支撑安装架。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50956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建筑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活动杆。该水利施工建筑支撑结构通过调节底座和垫板之间的距离,能够大大的增加立柱底部支撑面积,确保立柱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立柱底部不稳导致工人施工效率降低的情况。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立柱的支撑面积为固定面积,而需要支撑较大的减震物体时,由于上述立柱的支撑面积较小,需要较多的支撑立柱,耗时的同时也抬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能够增大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包括主梁柱,所述主梁柱为内部中空状,沿所述主梁柱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主梁柱上套设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管两侧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调节孔中穿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管的底面固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周面上铰接有架杆,所述架杆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与地面抵接,所述主梁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主梁柱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副板,所述支撑副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螺纹杆一侧的周面上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中设置有铰接螺栓和铰接螺母,所述铰接螺栓穿过所述铰接孔和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副板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铰接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包括与所述支撑副板铰接的外螺纹杆和所述外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支撑时,先将主梁柱在限位管中粗调,并利用限位螺栓穿过限位孔和调节孔进行限定,再旋转螺纹连杆进行精调,使得支撑板抵接于建筑物,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支撑;而当待支撑物体较大时,打开支撑副板,再通过旋转内螺纹杆使得支撑副板紧紧抵接于建筑物,再利用铰接螺栓穿过铰接孔使得内螺纹杆铰接于铰接板上,从而可以利用支撑副板增大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的同时,无需使用过多的安装架,也降低了成本。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梁柱远离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远离所述主梁柱的一端固接有延长柱,沿所述延长柱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所述调节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支撑较高的建筑物体时,利用螺柱与主梁柱的底部螺栓连接,从而可以延长主梁柱的长度,进而可以支撑较高的建筑物体。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架杆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架杆沿所述支撑环的一周均匀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三个架杆,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架,进而提高了安装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架杆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端固接有第一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垫的设置能够增加架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架杆发生滑动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孔沿所述限位管的轴线方向对称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限位孔的设置需要两个限位螺栓穿过两个限位孔以及两个调节孔,从而可以提高对主梁柱的连接,减少安装架晃动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支撑副板的顶部固接有第二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橡胶垫的设置可以增大支撑板和支撑副板与建筑物之间的摩擦力,减少支撑板和支撑副板在支撑过程中发生滑动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安装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橡胶垫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面一体成型有防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凸起的设置增大了第二橡胶垫表面的粗糙度,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板和支撑副板的摩擦力。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副板的铰接处位于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和支撑副板的铰接处设置为远离支撑板的一侧,可以增长支撑副板与支撑柱之间的力臂,提高了支撑杆的支撑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支撑副本,当待支撑物体较大时,打开支撑副板,再通过旋转内螺纹杆使得支撑副板紧紧抵接于建筑物,再利用铰接螺栓穿过铰接孔使得内螺纹杆铰接于铰接板上,从而可以利用支撑副板增大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的同时,无需使用过多的安装架,也降低了成本;2.通过设置延长柱,当需要支撑较高的建筑物体时,利用螺柱与主梁柱的底部螺栓连接,从而可以延长主梁柱的长度,进而可以支撑较高的建筑物体;3.通过设置两个限位孔,两个限位孔的设置需要两个限位螺栓穿过两个限位孔以及两个调节孔,从而可以提高对主梁柱的连接,减少安装架晃动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主要示意本技术中安装架的整体构造;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安装架中支撑杆的结构。图中,1、主梁柱;11、调节孔;12、螺柱;13、延长柱;2、限位管;21、限位孔;22、限位螺栓;3、支撑环;4、架杆;41、第一橡胶垫;5、螺纹连杆;6、支撑柱;61、铰接板;611、铰接孔;7、支撑板;71、支撑副板;72、第二橡胶垫;721、防滑凸起;8、支撑杆;81、外螺纹杆;82、内螺纹杆;9、铰接螺栓;91、铰接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技术公开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包括主梁柱1、限位管2、支撑环3、架杆4、螺纹连杆5、支撑柱6、支撑板7、支撑杆8以及铰接螺栓9。主梁柱1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主梁柱1的周面开设有调节孔11,调节孔11为多个且沿主梁柱1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调节孔11的轴线穿过主梁柱1的轴线且贯穿于主梁柱1的两侧。限位管2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限位管2套设于主梁柱1的外侧,限位管2的周面开设有限位孔21,限位孔21为两个,两个限位孔21沿限位管2的轴线方向均匀分布,限位孔21的轴线穿过限位管2的轴线且贯穿于限位管2的两侧,且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包括主梁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柱(1)为内部中空状,沿所述主梁柱(1)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11),所述主梁柱(1)上套设有限位管(2),所述限位管(2)的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管(2)两侧的限位孔(21),所述限位孔(21)和所述调节孔(11)中穿有限位螺栓(22),所述限位管(2)的底面固接有支撑环(3),所述支撑环(3)的周面上铰接有架杆(4),所述架杆(4)远离所述支撑环(3)的一端与地面抵接,所述主梁柱(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杆(5),所述螺纹连杆(5)远离所述主梁柱(1)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副板(71),所述支撑副板(71)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柱(6)靠近所述螺纹连杆(5)一侧的周面上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板(61),所述铰接板(61)上开设有铰接孔(611),所述铰接孔(611)中设置有铰接螺栓(9)和铰接螺母(91),所述铰接螺栓(9)穿过所述铰接孔(611)和所述支撑杆(8)远离所述支撑副板(71)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铰接螺母(9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8)包括与所述支撑副板(71)铰接的外螺纹杆(81)和所述外螺纹杆(8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杆(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包括主梁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柱(1)为内部中空状,沿所述主梁柱(1)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11),所述主梁柱(1)上套设有限位管(2),所述限位管(2)的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管(2)两侧的限位孔(21),所述限位孔(21)和所述调节孔(11)中穿有限位螺栓(22),所述限位管(2)的底面固接有支撑环(3),所述支撑环(3)的周面上铰接有架杆(4),所述架杆(4)远离所述支撑环(3)的一端与地面抵接,所述主梁柱(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杆(5),所述螺纹连杆(5)远离所述主梁柱(1)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副板(71),所述支撑副板(71)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柱(6)靠近所述螺纹连杆(5)一侧的周面上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板(61),所述铰接板(61)上开设有铰接孔(611),所述铰接孔(611)中设置有铰接螺栓(9)和铰接螺母(91),所述铰接螺栓(9)穿过所述铰接孔(611)和所述支撑杆(8)远离所述支撑副板(71)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铰接螺母(91)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8)包括与所述支撑副板(71)铰接的外螺纹杆(81)和所述外螺纹杆(81)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杆(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瑶李兰王邹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峻卓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