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489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一种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反托杆和第一、第二垫板,反托杆的一端有反托杆第一折弯臂,反托杆第一折弯臂上有反托杆第一折弯臂外螺纹,反托杆第一折弯臂外螺纹上旋配第一限定螺母,反托杆的另一端有反托杆第二折弯臂,反托杆第二折弯臂上有反托杆第二折弯臂外螺纹,反托杆第二折弯臂外螺纹上旋配第二限定螺母,第一垫板与反托杆第一折弯臂的下端配合,第二垫板与反托杆第二折弯臂的下端配合,反托杆第一折弯臂的下端探入到第一垫块的第一垫块孔内,反托杆第二折弯臂的下端探入到第二垫块的第二垫块孔内。保障第一、第二垫块的可靠稳定性且不会被压碎乃至出现位移;保障施工效率,确保钢筋笼底部不露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
技术介绍
前述的大梁钢筋实质上是指建筑物梁体在浇注混凝土之前通过铁丝绑托或焊接或其它类似的方式将钢筋扎制而形成的镂空状的钢筋笼(即钢筋骨架或钢筋框架)。如业界所知,由于钢筋混凝土在完成了浇注后是不允许出现露筋情形的,否则会严重损及工程质量乃至影响建筑物的持久使用安全,避免钢筋笼的底部露筋问题历来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在钢筋笼的底部设置垫块以抬高钢筋笼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避免底部露筋的问题,但是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因振捣及其它外力因素,经常会出现垫块压碎和/或位移而造成保护层不符合建筑物规范标准;二是,设置麻烦,操作难度大并且效率低;三是不能对钢筋笼与底面之间的间隙作任意调整。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抬高钢筋笼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9025072A推荐的“一种扳上式梁底钢筋保护层施工方法”,该专利虽然具有在其说明书第0013段归纳的诸技术效果,但是,由于其是采用横向担架钢筋来将钢筋笼上提的,因而不仅需要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反托杆(1)、一第一垫板Ⅰ(2)和一第二垫板Ⅱ(3),在反托杆(1)的一端构成有一反托杆第一折弯臂Ⅰ(11),在该反托杆第一折弯臂Ⅰ(11)上构成有反托杆第一折弯臂外螺纹Ⅰ(111),在该反托杆第一折弯臂外螺纹Ⅰ(111)上旋配有第一限定螺母Ⅰ(1111),在反手托杆(1)的另一端构成有一反托杆第二折弯臂Ⅱ(12),在该反托杆第二折弯臂Ⅱ(12)上构成有反托杆第二折弯臂外螺纹Ⅱ(121),在该反托杆第二折弯臂外螺纹Ⅱ(121)上旋配有一第二限定螺母Ⅱ(1211),第一垫板Ⅰ(2)在对应于第一限定螺母Ⅰ(1111)的下方的位置与反托杆第一折弯臂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反托杆(1)、一第一垫板Ⅰ(2)和一第二垫板Ⅱ(3),在反托杆(1)的一端构成有一反托杆第一折弯臂Ⅰ(11),在该反托杆第一折弯臂Ⅰ(11)上构成有反托杆第一折弯臂外螺纹Ⅰ(111),在该反托杆第一折弯臂外螺纹Ⅰ(111)上旋配有第一限定螺母Ⅰ(1111),在反手托杆(1)的另一端构成有一反托杆第二折弯臂Ⅱ(12),在该反托杆第二折弯臂Ⅱ(12)上构成有反托杆第二折弯臂外螺纹Ⅱ(121),在该反托杆第二折弯臂外螺纹Ⅱ(121)上旋配有一第二限定螺母Ⅱ(1211),第一垫板Ⅰ(2)在对应于第一限定螺母Ⅰ(1111)的下方的位置与反托杆第一折弯臂Ⅰ(11)的下端相配合并且该第一垫板Ⅰ(2)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第一垫块Ⅰ(21)上,第二垫板Ⅱ(3)在对应于第二限定螺母Ⅱ(1211)的下方的位置与反托杆第二折弯臂Ⅱ(12)的下端相配合并且该第二垫板Ⅱ(3)在使用状态下支承在第二垫块Ⅱ(31)上,其中,反托杆第一折弯臂Ⅰ(11)的下端探入到构成于第一垫块Ⅰ(21)的中央位置的第一垫块孔Ⅰ(211)内,反托杆第二折弯臂Ⅱ(12)的下端探入到构成于第二垫块Ⅱ(31)的中央位置的第二垫块孔Ⅱ(3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托杆(1)的整体形状呈冂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梁钢筋底保护层反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定螺母Ⅰ(1111)以及第二限定螺母Ⅱ(1211)为外六角螺母。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晓阳谢爱萍李守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