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状烧成材料及带支撑片的膜状烧成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442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膜状烧成材料(1),其含有第一金属颗粒(10)、第二金属颗粒(20)及粘结剂成分(30),其中,所述第一金属颗粒(10)的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且最大粒径为250nm以下,所述第二金属颗粒(20)的平均粒径为1000~7000nm,最小粒径大于250nm,且最大粒径为10000nm以下,以第一金属颗粒/第二金属颗粒所示的质量比为0.1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膜状烧成材料及带支撑片的膜状烧成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状烧成材料及带支撑片的膜状烧成材料。本申请以2018年2月22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29653号为基础要求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空调、电脑等的高电压高电流化,对其所搭载的功率用半导体元件(功率器件)的要求不断增高。由于功率用半导体元件被用于高电压高电流下的这一特征,半导体元件的发热容易成为问题。以往,为了对由半导体元件产生的热进行散热,有时会在半导体元件的周围安装散热器。然而,若散热器与半导体元件之间的接合部的导热性不佳,则将阻碍有效的散热。作为导热性优异的接合材料,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混合有特定的加热烧结性金属颗粒、特定的高分子分散剂、及特定的挥发性分散介质的糊状金属微粒组合物。认为若将该组合物烧结,则会形成导热性优异的固态金属。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加热接合用片,其含有60~98质量%的金属微粒,且拉伸弹性模量为10~3000MPa,在大气气氛化升温至400℃后的通过能量色散型X射线分析得到的碳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状烧成材料,其含有第一金属颗粒、第二金属颗粒及粘结剂成分,其中,/n所述第一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且最大粒径为250nm以下,/n所述第二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0~7000nm,最小粒径大于250nm,且最大粒径为10000nm以下,/n以第一金属颗粒/第二金属颗粒所示的质量比为0.1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22 JP 2018-0296531.一种膜状烧成材料,其含有第一金属颗粒、第二金属颗粒及粘结剂成分,其中,
所述第一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nm以下,且最大粒径为250nm以下,
所述第二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0~7000nm,最小粒径大于250nm,且最大粒径为10000nm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刚志市川功中山秀一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