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39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湖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与输送管上端连通的抽吸泵和与输送管下端连通的锥形斗,还包括用于与船体两侧固定的矩形框架、与矩形框架滑动配合的滑动台、卷扬机、机械臂和配重块,滑动台滑动方向与船体长度方向一致,卷扬机固定在滑动台上,配重块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上,机械臂固定端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活动端与输送管下端固定连接,输送管上端、抽吸泵均与滑动台固定。在输送管上端,采用矩形框架和滑动台滑动连接的方式控制清淤装置大范围位置调节,提高清淤效率。通过卷扬机吊装的机械臂控制清淤装置的小范围精确定位,使锥形斗能避开河底植被,实现植被的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湖清淤
,具体涉及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每个河湖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态圈,为了保证环境的清洁,通常情况下应该定期对河湖的底部进行清淤,然而由于清淤工作量巨大,都会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清理。传统的清理设备大多是传送带传送型或直接通过吸泥管吸取污泥,需要更换位置时,直接移动船体。由于船体体积较大,直接移动船体会使每次吸泥位置间距过大,从而使清淤效果差。同时,由于无法实现精细位置调节,清淤时容易碰到河底植被,不仅会对河底植被造成破坏,同时导致该位置清淤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移动船体即可实现大范围快速调节和小范围精确调节位置,且能有效避开河底植被的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本技术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输送管、与输送管上端连通的抽吸泵和与输送管下端连通的锥形斗,还包括用于与船体两侧固定的矩形框架、与矩形框架滑动配合的滑动台、卷扬机、机械臂和配重块,所述滑动台滑动方向与船体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卷扬机固定在滑动台上,所述配重块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上,所述机械臂固定端与配重块固定连接,活动端与输送管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上端、抽吸泵均与滑动台固定。较为优选的,还包括空心轴电机、软绞龙和轴承,所述空心轴电机设置在输送管上端且与滑动台固定,所述抽吸泵通过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与输送管上端连接,所述软绞龙设置于输送管内部,所述锥形斗通过轴承与输送管下端旋转连接,所述软绞龙的上端与空心轴电机的空心轴固定连接,所述软绞龙的下端与锥形斗顶部固定连接。较为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片一和连接片二,所述空心轴下端伸入至输送管内,所述连接片二水平固定在空心轴下端部,所述连接片一水平固定在轴承内圈顶部,所述软绞龙两端分别与连接片一的中心和连接片二的中心固定连接。较为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左右内侧壁沿船体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台包括用于固定卷扬机的上平台和下凸块,所述上平台固定在所述下凸块顶部,所述上平台宽度宽于矩形框架宽度,所述下凸块嵌入至矩形框架内部空腔,所述下凸块底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条状滑块,所述滑动台中心设有与矩形框架连通并用于供卷扬机钢索通过的空腔。较为优选的,所述锥形斗外壁设有淤泥过孔,所述锥形斗在所述淤泥过孔处安装有向外伸出的波动片。较为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远离船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用于收纳输送管的固定环。较为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朝向锥形斗设置。较为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机械臂、空心轴电机和抽吸泵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摄像头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在输送管上端,采用矩形框架和滑动台滑动连接的方式控制清淤装置大范围位置调节,提高清淤效率。2、通过卷扬机吊装的机械臂控制清淤装置的小范围精确定位,使锥形斗能避开河底植被,实现植被的保护。3、通过空心轴电机控制软绞龙带动锥形斗旋转,同时利用波动片实现淤泥刮擦,使锥形斗能更快速钻入淤泥,并使淤泥快速进入锥形斗,提高了清淤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滑动台与矩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机械臂与输送管下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输送管上端与空心轴电机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9、机械臂;20、固定架一;21、固定架二;22、输送管;23、空心轴电机;24、轴承二;25、连接片一;26、连接片二;27、软绞龙;28、锥形斗;29、污泥过孔;30、拨动片;31、抽吸泵;32、矩形框架;33、滑槽;34、滑动台;35、卷扬机;38、淤泥池;39、过滤网;40、配重块;41、摄像头;42、固定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技术,但它们不对本技术构成限定。在本实施方案中,控制器的型号为MSP430,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机械臂19、空心轴电机23、抽吸泵31、卷扬机35、摄像头4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2的电源输出端与机械臂19、空心轴电机23、抽吸泵31、卷扬机35、摄像头41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摄像头41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主要包括输送管22、锥形斗28、抽吸泵31、空心轴电机23、软绞龙27、轴承24、用于与船体两侧固定的矩形框架32、与矩形框架32滑动配合的滑动台34、用于下放配重块40的卷扬机35。矩形框架32左右内侧壁沿船体1长度方向设有滑槽33,滑动台34包括用于固定卷扬机35的上平台和下凸块,上平台固定在下凸块顶部,上平台宽度宽于矩形框架32宽度,下凸块嵌入至矩形框架32内部空腔,下凸块底部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与滑槽33滑动配合的条状滑块,滑动台34中心设有与矩形框架32连通并用于供卷扬机35钢索通过的空腔。滑动台34通过电机驱动,实现清淤装置的大范围位置调节,该电机通过控制器控制。如图3-4所示,配重块40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35上,配重块40上固定有机械臂19,输送管22上端与滑动台34固定连接,下端与机械臂19活动端固定连接。清淤装置还包括空心轴电机23、软绞龙27和轴承24,空心轴电机23设置在输送管22上端且通过固定架二21与滑动台34固定连接。抽吸泵31通过空心轴电机23的空心轴与输送管22上端连接。软绞龙27设置于输送管22内部,锥形斗28通过轴承24与输送管22下端旋转连接。空心轴电机23的空心轴伸入至输送管内,连接片二26水平固定在空心轴下端部,连接片一25水平固定在轴承内圈顶部,软绞龙两端分别与连接片一25的中心和连接片二26的中心固定连接。锥形斗28外壁设有淤泥过孔29,锥形斗28在淤泥过孔29处安装有向外伸出的拨动片30。配重块40朝向输送管22的外侧壁上设有摄像头41,机械臂19设置在配重块40安装摄像头41的外侧壁上,机械臂19的活动端连接有固定架一20,输送管22的下端通过固定架一20固定在机械臂19的活动端上。清淤装置通过机械臂19的移动带动锥形斗28一端进行精准的定位,实现准确清理淤泥的目的。通过空心轴电机23的旋转使软绞龙27与锥形斗28同步旋转,结合抽吸泵31的作用,达到驱动淤泥通过输送管22向上运动的效果。将本技术的清淤装置应用在船体上时,其工作过程如下:当需要清理淤泥的时候,控制器驱动电机带动滑动台35在矩形框架32上滑动,从而带动清淤装置进行大范围的移动,同时机械臂19的旋转直接带动锥形斗28进行移动,在移动的同时,控制抽吸泵31和空心轴电机23同时工作,空心轴电机23的旋转使软绞龙27带动锥形斗28进行同步旋转,与此同时抽吸泵31的工作更加有利于与淤泥进入到污泥过孔29内,从而便于淤泥的清理,由于连接片一25、连接片二26的作用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22)、与输送管(22)上端连通的抽吸泵(31)和与输送管(22)下端连通的锥形斗(2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船体两侧固定的矩形框架(32)、与矩形框架(32)滑动配合的滑动台(34)、卷扬机(35)、机械臂(19)和配重块(40),所述滑动台(34)滑动方向与船体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卷扬机(35)固定在滑动台(34)上,所述配重块(40)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35)上,所述机械臂(19)固定端与配重块(40)固定连接,活动端与输送管(2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22)上端、抽吸泵(31)均与滑动台(34)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包括输送管(22)、与输送管(22)上端连通的抽吸泵(31)和与输送管(22)下端连通的锥形斗(2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船体两侧固定的矩形框架(32)、与矩形框架(32)滑动配合的滑动台(34)、卷扬机(35)、机械臂(19)和配重块(40),所述滑动台(34)滑动方向与船体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卷扬机(35)固定在滑动台(34)上,所述配重块(40)通过钢索吊装在卷扬机(35)上,所述机械臂(19)固定端与配重块(40)固定连接,活动端与输送管(2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22)上端、抽吸泵(31)均与滑动台(3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轴电机(23)、软绞龙(27)和轴承(24),所述空心轴电机(23)设置在输送管(22)上端且与滑动台(34)固定,所述抽吸泵(31)通过空心轴电机(23)的空心轴与输送管(22)上端连接,所述软绞龙(27)设置于输送管(22)内部,所述锥形斗(28)通过轴承(24)与输送管(22)下端旋转连接,所述软绞龙(27)的上端与空心轴电机(23)的空心轴固定连接,所述软绞龙(27)的下端与锥形斗(28)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位置可调的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一(25)和连接片二(26),所述空心轴下端伸入至输送管内,所述连接片二(26)水平固定在空心轴下端部,所述连接片一(25)水平固定在轴承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李瑞清孙娟娟姚晓敏陈雷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