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合龙抗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27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技术领域,提供了桥梁合龙抗震装置,包括两个桥梁本体,两个桥梁本体之间形成合龙门,所述合龙门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桥梁本体相连,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抗震杆,两个第一抗震杆的底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抗震杆远离固定底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抗震杆,两个第二抗震杆的中心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抗震杆远离第一抗震杆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缓冲弹簧与减震弹簧,当桥梁产生振动时,顶板会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减震弹簧受到压缩,同时支撑杆带动抗震杆向两侧张开,缓冲弹簧被压缩,通过弹簧的弹力降低了合龙门处的振动,防止桥梁断裂,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合龙抗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
,尤其涉及桥梁合龙抗震装置。
技术介绍
凡治河工程,无论筑坝、围堤、围堰,均从两岸或两头动工,逐渐向中延伸,于后期形成对接之缺口,称为龙口或龙门,最后,两相对接封口截流时,称为合龙门,又,堵塞堤坝之决口亦称合龙门。目前的桥梁都是从两端开始施工,最后在中间接合,而结合处就会形成缝隙,目前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直接固定连接,由于桥梁上的车辆来来往往,很容易造成共振,长时间的使用,很容易从合龙门处产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桥梁合龙抗震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桥梁合龙抗震装置,包括两个桥梁本体,两个桥梁本体之间形成合龙门,所述合龙门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桥梁本体相连,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抗震杆,两个第一抗震杆的底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抗震杆远离固定底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抗震杆,两个第二抗震杆的中心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抗震杆远离第一抗震杆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第二抗震杆的一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桥梁本体相连,所述连接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抗震杆的铰接处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与两个第二抗震杆的铰接处相连,且固定套筒与活动杆的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固定底板与连接板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连杆,且固定底板以及连接板分别通过连杆与桥梁本体相连接,所述连杆的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底板相连,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桥梁本体相连。优选的,所述桥梁本体靠近固定底板的一侧内腔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杆远离固定底板的一端贯穿桥梁本体的侧壁与限位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滑轮,所述顶板的底面开设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滑槽,且支撑杆通过滑轮与顶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通孔,且连接板套接于支撑杆的表面。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缓冲弹簧与减震弹簧,当桥梁产生振动时,顶板会带动支撑杆向下移动,减震弹簧受到压缩,同时支撑杆带动抗震杆向两侧张开,并对缓冲弹簧进行压缩,通过弹簧的弹力降低了合龙门处的振动,防止桥梁断裂,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连杆与限位弹簧,当桥梁产生横向振动时,桥梁向着固定底板运动时,连杆向着固定底板内收缩,同时限位弹簧被压缩,当桥梁向着远离固定底板的方向运动时,限位弹簧被拉伸,通过限位弹簧的弹力保持固定底板的相对稳定,减小固定底板受到的振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桥梁合龙抗震装置的正面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桥梁合龙抗震装置中固定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桥梁合龙抗震装置中连杆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桥梁合龙抗震装置中顶板的剖视图。图例说明:1、桥梁本体;2、固定底板;3、第一抗震杆;4、第二抗震杆;5、支撑杆;6、顶板;7、连接板;8、固定套筒;9、活动杆;10、缓冲弹簧;11、减震弹簧;12、连杆;13、限位弹簧;14、活动槽;15、限位板;16、滑轮;17、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参照图1-5,桥梁合龙抗震装置,包括两个桥梁本体1,两个桥梁本体1之间形成合龙门,合龙门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桥梁本体1相连,固定底板2的顶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抗震杆3,两个第一抗震杆3的底端相互铰接,第一抗震杆3远离固定底板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抗震杆4,两个第二抗震杆4的中心处相互铰接,第二抗震杆4远离第一抗震杆3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第二抗震杆4的一端设置有顶板6,顶板6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7,连接板7的两侧分别与桥梁本体1相连,连接板7与顶板6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1,当桥梁产生上下震动时,顶板6带动支撑杆5向下移动,减震弹簧11受到压缩,通过减震弹簧11减轻合龙门受到的振动力。第一抗震杆3的铰接处设置有固定套筒8,固定套筒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顶端与两个第二抗震杆4的铰接处相连,且固定套筒8与活动杆9的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10,当支撑杆5向下移动时,抗震杆向两侧张开,使得缓冲弹簧10受到压缩,进一步通过缓冲弹簧10的弹力减轻合龙门受到的振动力。固定底板2与连接板7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连杆12,且固定底板2以及连接板7分别通过连杆12与桥梁本体1相连接,连杆12的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13,限位弹簧13的一端与固定底板2相连,限位弹簧13的另一端与桥梁本体1相连,桥梁本体1靠近固定底板2的一侧内腔开设有活动槽14,活动槽14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板15,连杆12远离固定底板2的一端贯穿桥梁本体1的侧壁与限位板15固定连接,当桥梁本体1产生横向振动时,通过连杆12与限位弹簧13的配合,使得固定底板2与连接板7的相对稳定,减轻合龙门受到的横向振动。连接板7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杆5相配合的通孔,且连接板7套接于支撑杆5的表面,支撑杆5的顶端设置有滑轮16,顶板6的底面开设有与滑轮16相配合的滑槽17,且支撑杆5通过滑轮16与顶板6滑动连接,抗震杆向两侧张开后,会带动两侧的支撑杆5向两侧运动,滑轮16便于支撑杆5在顶板6底面的滑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桥梁合龙抗震装置时,当桥梁本体1产生竖直的振动时,顶板6会带动支撑杆5向下移动,支撑杆5带动第一抗震杆3与第二抗震杆4向两侧张开,同时,减震弹簧11与缓冲弹簧10受到压缩,通过减震弹簧11与缓冲弹簧10的弹力减轻桥梁本体1合龙门处的振动,防止桥梁本体1在合龙门处断裂,提高了桥梁本体1的使用寿命,当桥梁本体1产生横向振动时,固定底板2与连接板7两侧的限位弹簧13受到拉伸或挤压,通过限位弹簧13的弹力,保持固定底板2与连接板7的相对稳定,减轻合龙门处受到的振动。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桥梁合龙抗震装置,包括两个桥梁本体(1),两个桥梁本体(1)之间形成合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龙门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桥梁本体(1)相连,所述固定底板(2)的顶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抗震杆(3),两个第一抗震杆(3)的底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抗震杆(3)远离固定底板(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抗震杆(4),两个第二抗震杆(4)的中心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抗震杆(4)远离第一抗震杆(3)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第二抗震杆(4)的一端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两侧分别与桥梁本体(1)相连,所述连接板(7)与顶板(6)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1)。/n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合龙抗震装置,包括两个桥梁本体(1),两个桥梁本体(1)之间形成合龙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龙门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板(2),且固定底板(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桥梁本体(1)相连,所述固定底板(2)的顶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抗震杆(3),两个第一抗震杆(3)的底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抗震杆(3)远离固定底板(2)的一端铰接有第二抗震杆(4),两个第二抗震杆(4)的中心处相互铰接,所述第二抗震杆(4)远离第一抗震杆(3)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第二抗震杆(4)的一端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两侧分别与桥梁本体(1)相连,所述连接板(7)与顶板(6)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合龙抗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震杆(3)的铰接处设置有固定套筒(8),所述固定套筒(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的顶端与两个第二抗震杆(4)的铰接处相连,且固定套筒(8)与活动杆(9)的表面套接有缓冲弹簧(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娟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佳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