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78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贝雷梁上下弦杆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支顶用加强腹杆,包括菱形区加强腹杆和/或K形区加强腹杆,菱形区加强腹杆和K形区加强腹杆均可调节长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贝雷梁的加强,大幅增强贝雷梁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克服传统贝雷梁加强腹杆脱空的问题,保障贝雷梁整体结构安全,可调长度结构能适应不同上下弦杆距离的贝雷梁,适应性更好;特别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K形区加强腹杆可以设置在靠近贝雷梁直腹杆与斜腹杆结合处附近,实现可调长度加强腹杆的全宽度布置,没有盲区和死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
技术介绍
贝雷架是由上、下弦杆、竖杆及斜杆焊接而成的桁架单元,将其头尾连接后可组成贝雷梁,可承载上方的压力结构,在桥梁等建筑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方便,架设快速,分解容易的特点。贝雷梁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贝雷梁上方的载荷常存在不均衡,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贝雷梁进行补强,增强其局部承载能力,可以保护贝雷梁不受损伤变形,并且可以延长贝雷梁的使用寿命和周转次数。补强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通过增加贝雷梁数量来减小应力集中,但此方法材料总体重量会大幅增加,不够经济合理。2可采取贝雷梁自身结构加强的方式,对贝雷梁的弦杆和腹杆进行加强,增加单个贝雷梁的强度、刚度和承载力。在工程实际中如果需要对贝雷梁腹杆进行加强,有以下困难:如果直接在贝雷梁上焊接加强附件,附件材质与贝雷梁材质不同,所需要的焊接电流和温度需求不一致,焊接难度大;且焊接部位经过高温焊接,其金属还容易产生退火、焊接裂纹、热应力消除不完全等不利因素,增加贝雷梁出现缺陷的几率。如果采用增加竖向型钢支顶上下弦杆的方式,型钢长度需精确锯切,使其上下两端正好接触上下弦杆受压力,型钢下料尺寸稍有偏差就会存在支顶脱空现象,影响结构安全,下料锯切难度大。使用可调整并能锁定长度加强腹杆则是克服以上缺陷的方法之一。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可调节长度加强腹杆的公开,但仍然具有以下缺点:现有的可调加强腹杆,主要是布置在贝雷梁两根竖腹杆中间,菱形空间宽阔的位置。而贝雷梁直腹杆与斜腹杆结合处,杆件呈“K”字形状,杆件占据了贝雷梁内部中间位置,可调长度的加强腹杆难以在K形区域进行放置安装。但是在工程计算中,贝雷梁应力集中加强点的设定,则是越精确靠近应力集中点效果越好。因此,如何避让贝雷梁原有腹杆的前提下,布置可调整长度的加强腹杆,则成了一个现实的工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应用于贝雷梁的加强,大幅增强贝雷梁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克服传统贝雷梁加强腹杆脱空的问题,保障贝雷梁整体结构安全,可调长度结构能适应不同上下弦杆距离的贝雷梁,适应性好。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K形区加强腹杆可以设置在靠近贝雷梁直腹杆与斜腹杆结合处附近,实现可调长度加强腹杆的全宽度布置,没有盲区和死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贝雷梁上下弦杆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支顶用加强腹杆,包括菱形区加强腹杆和/或K形区加强腹杆,菱形区加强腹杆和K形区加强腹杆均可调节长度。由于贝雷梁竖腹杆附近下弦杆有一块横梁专用垫板的存在,支撑加强的距离有所不同,K形区加强腹杆专用于靠近贝雷梁竖腹杆附近的区域,菱形区加强腹杆则使用在其余斜腹杆构成所在的区域。所述菱形区加强腹杆包括上腹杆和下腹杆,上腹杆下端固定联结螺杆A,下腹杆上端固定联结螺杆套筒A,螺杆A外径与螺杆套筒A内径匹配并可相对滑动,螺杆A外螺纹与调节螺帽A内螺纹匹配。通过扭转调节螺帽A,可以使螺杆A与螺杆套筒A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上腹杆和下腹杆之间间距发生变化,调节螺帽A停止转动时,则螺杆A与螺杆套筒A位置自行锁定,从而达到调整菱形区加强腹杆整体长度的效果。所述K形区加强腹杆包括槽钢A和槽钢B,槽钢A和槽钢B可背靠背固定后形成腹杆主体;槽钢A上端固定联结螺杆套筒B,螺杆套筒B内径与螺杆B外径匹配并可相对滑动,螺杆B外螺纹与调节螺帽B的内螺纹匹配,螺杆B上端固定联结顶托,顶托支顶贝雷梁上弦杆下表面;槽钢A和槽钢B下端设置垫板与贝雷梁下弦杆上表面。同样的,通过扭转调节螺帽B,可以使螺杆B与螺杆套筒B之间产生相对运动,槽钢A上方的顶托可向上或向下运动,调节螺帽B停止转动时,则螺杆B与螺杆套筒B位置自行锁定,从而达到调整K形区加强腹杆整体长度的效果。所述螺杆套筒B外侧焊接钢板,钢板上设置竖向卡槽,槽钢B的上端对应位置设置竖向匹配卡槽,两个卡槽可相互咬合固定。卡槽结构可使槽钢A和槽钢B的上部固定结合。所述槽钢A中部侧面焊接钢板条,钢板条悬臂端开槽口,槽钢B的对应位置侧面焊接形状匹配的钢片,钢板条与钢片可契合榫接。榫接结构可使槽钢A和槽钢B的中部固定结合,与上部的卡槽结构配合,将槽钢A和槽钢B牢固固定。所述上腹杆和下腹杆均为两根槽钢背靠背固定后固结而成。所述垫板为台阶状,设置有长孔,台阶与横梁垫板契合,长孔与横梁定位钉契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贝雷梁的下弦杆在靠近直腹杆的附近有一块横梁专用垫板,所以K形区加强腹杆下端需要配套一块台阶形状的垫板,台阶性垫板厚的一端直接支垫在下弦杆上,薄的一端支垫在横梁专用垫板,从而保持加强腹杆的下端支垫平稳;垫板通过长孔固定在定位钉上固定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安装步骤包括:(1)通过有限元分析或者计算得到贝雷梁结构应力集中点,或薄弱位置,标定需要设置加强腹杆的位置,并计算出设定菱形区加强腹杆和K形区加强腹杆的总体数量。(2)菱形区加强腹杆安装方法:将调节螺帽A拧至螺杆A合适位置,将上下腹杆通过螺杆与螺杆套筒对接好,整体长度尽量缩至最短,将腹杆移动安放至需要加强的位置,然后旋钮螺帽,将腹杆伸长支顶至贝雷梁上下弦杆,锁紧调节螺帽A即可完成安装。(3)K形区加强腹杆安装方法:先将顶托螺帽扭至合适位置,然后将顶托螺杆套进焊接有螺杆套筒的槽钢上,将这部分结构先安装至设计位置,然后将另一根槽钢安装上去,另一根槽钢开设槽口一端与螺杆套筒连接钢板开设的槽口咬合,套筒连接钢板下端顶至加劲钢板,下端钢板条开设的槽口正好与钢片楔紧,形成整体结构,扭转螺帽让加强腹杆顶紧上下弦杆,锁紧螺帽即可完成安装。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贝雷梁的加强,大幅增强贝雷梁的强度的同时,还能够克服传统贝雷梁加强腹杆脱空的问题,解决传统加强腹杆下料难,焊接难的缺陷。2、本专利技术可调节长度加强腹杆,可应用于上下弦杆距离有偏差的贝雷梁,使用范围更广,适应性强;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K形区加强腹杆可以设置在靠近贝雷梁直腹杆与斜腹杆结合处附近,实现可调长度加强腹杆的全宽度布置,没有盲区和死角。3、本专利技术施工无需焊接,拆卸后可多次重复使用,大量节省了焊接人力和使用成本。4、本专利技术的可调节长度加强腹杆,除了应用在贝雷梁上,亦可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支撑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外观整体结构图;图2是传统贝雷梁加强腹杆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菱形区加强腹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K形区加强腹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贝雷梁区域区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支顶型钢;2、菱形区加强腹杆;21、上腹杆;22、下腹杆;23、螺杆A;24、螺杆套筒A;25、调节螺帽A;3、K形区加强腹杆;31、槽钢A;32、槽钢B;33、螺杆套筒B;34、调节螺帽B;35、螺杆B;36、顶托;37、垫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可调节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贝雷梁上下弦杆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支顶用加强腹杆,包括菱形区加强腹杆(2)和/或K形区加强腹杆(3),菱形区加强腹杆(2)和K形区加强腹杆(3)均可调节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其特征在于:贝雷梁上下弦杆之间设置若干竖向支顶用加强腹杆,包括菱形区加强腹杆(2)和/或K形区加强腹杆(3),菱形区加强腹杆(2)和K形区加强腹杆(3)均可调节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菱形区加强腹杆(2)包括上腹杆(21)和下腹杆(22),上腹杆(21)下端固定联结螺杆A(23),下腹杆(22)上端固定联结螺杆套筒A(24),螺杆A(23)外径与螺杆套筒A(24)内径匹配并可相对滑动,螺杆A(23)外螺纹与调节螺帽A(25)内螺纹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长度的贝雷梁加强腹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K形区加强腹杆(3)包括槽钢A(31)和槽钢B(32),槽钢A(31)和槽钢B(32)可背靠背固定后形成腹杆主体;槽钢A(31)上端固定联结螺杆套筒B(34),螺杆套筒B(34)内径与螺杆B(35)外径匹配并可相对滑动,螺杆B(35)外螺纹与调节螺帽B(34)的内螺纹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球蒋昌盛韦权朱浩胡立楷姚青云李育林周恩宪韦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名嘉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