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系统及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412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干燥系统及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其中干燥系统包括干燥装置和燃烧装置,干燥装置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推料器,外筒体套设在内筒体外且外筒体内表面与内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密封空腔,推料器的推料板伸入内筒体内且可旋转前进,内筒体具有湿料入口、炉膛风入口、干燥产物出口和尾气出口;外筒体具有高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低温介质出口与炉膛风入口相连;燃烧装置内限定有燃烧区和混风区,燃烧区具有燃气入口和助燃风入口,混风区具有回用风入口和高温介质出口,回用风入口与尾气出口相连,高温介质出口与高温介质入口相连。该干燥系统可减少扬尘、避免管路堵塞及尾气泄露、降低系统能耗以及固体废弃物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燥系统及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干燥系统及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用水的越来越多,处理污水产生的市政污泥也越来越多,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亦越来越多。以前处理这些污泥和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是直接填埋或焚烧后填埋,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这两种方式因产生二次污染不被大家接受而逐渐淘汰。目前处理市政污泥和生活垃圾较为先进的方式是将污泥或垃圾加热干燥,然后隔绝空气后进行干馏处理,污泥和垃圾在干馏后生成稳定的固态物质—生物炭,同时杜绝了二噁英的产生,根据生成生物炭的成份不同,将生物炭用于土壤改良、土壤修复或制砖等其它用途。以市政污泥干馏过程为例(垃圾干馏类同),先将含水率60%左右的市政污泥经过两级干燥,把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5%左右;然后将污泥运送到干馏机进行干馏裂解。对于市政污泥的第一级干燥系统,主要是将污泥的含水率由60%降低到48%;对于市政污泥的第二级干燥系统,主要是将污泥的含水率由48%降低到5%。其中,市政污泥的第二级干燥系统是污泥干馏前的关键系统,第二级干燥系统的进口处温度在330℃左右,出口温度在230℃左右。由于市政污泥在进入到第二级干燥系统时,含水率已经降低到40%,出第二级干燥系统时含水率已经降低到5%左右,同时会有部分污泥含水率更低,一方面这种污泥会随着干燥装置的转动或搅动产生大量飞灰进入管道,慢慢堵塞管道;另一方面一部分含水率几乎为零的污泥会在第二级干燥系统的末端发生干馏过程,产生裂解气,裂解气的主要成分是低温下生成的可燃和有毒气体等其它气体,若此部分裂解气从干燥系统漏出,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污泥/垃圾的第二级干燥系统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干燥系统及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该干燥系统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扬尘,避免扬尘对管路的堵塞,还能避免干燥产生的尾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污染及伤害,同时还能降低系统能耗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占地面积。本技术主要是基于以下问题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回转窑干燥系统对市政污泥或垃圾进行处理,但为了提升回转窑的热效率,回转窑的体积通常设计的比较大,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综合能耗较高;并且,回转窑在干燥过程会不停转动,回转窑内的污泥/垃圾也会随窑体不停转动,进而导致含水率低的污泥/垃圾在回转窑内产生大量扬尘,这些扬尘会随引风机排入管道,造成气管堵塞,影响生产;此外,鱼鳞片密封是回转窑最好的密封形式,但鳞片密封的效果差,密封不严,当回转窑内的污泥/垃圾裂解产生裂解气时,会有部分裂解气漏出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因此,相对于整个干馏过程来说,在设计第二级干燥系统的时候,要求比较高。为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干燥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推料器,所述外筒体套设在所述内筒体外,且所述外筒体内表面与所述内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密封空腔,所述推料器的推料板伸入所述内筒体内且可旋转前进,所述内筒体具有湿料入口、炉膛风入口、干燥产物出口和尾气出口;所述外筒体具有高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所述高温介质入口邻近所述干燥产物出口布置,所述低温介质出口邻近所述湿料入口布置,所述低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炉膛风入口相连;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内限定有燃烧区和混风区,所述燃烧区具有燃气入口和助燃风入口,所述混风区具有回用风入口和高温介质出口,所述回用风入口与所述尾气出口相连,所述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入口相连。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干燥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势:1、系统运行时,整个干燥过程在密闭空间内进行,可以有效避免干燥过程中尾气泄露;2、内筒体与外筒体在干燥过程中不发生转动,只需推料板转动即可实现污泥/垃圾的翻转及输送,由于内筒体不发生转动,可以显著降低系统能耗并大大降低扬尘;3、通过预先利用高温介质对污泥或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进行间接干燥,再将换热后得到的低温介质作为内筒体的炉膛风进一步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接触换热,可以进一步提高高温介质的余热利用率;4、通过将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回用至燃烧器中与燃烧烟气混合,利用尾气对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降温,可以得到适于干燥装置使用温度的高温介质。综上所述,该干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易调控、易操作,可以大大减少扬尘,避免扬尘对管路的堵塞,还能避免干燥产生的尾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污染及伤害,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占地面积。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干燥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任选地,干燥系统进一步包括预干燥装置,所述湿料入口与所述预干燥装置的出料口相连。任选地,干燥系统进一步包括尾气燃烧装置,所述尾气燃烧装置与所述尾气出口相连。任选地,所述推料器为螺旋进料器。任选地,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同轴设置。任选地,与所述燃气入口相连的燃气输送管道上设有燃气快切阀、燃气调节阀和燃气流量计;与所述助燃风入口相连的助燃风管道上设有助燃风调节阀和助燃风流量计;与所述尾气出口相连的尾气输送管道上游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且其下游分离出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回用风入口相连,且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回用风调节阀和回用风流量计,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尾气燃烧装置相连,且所述第二支管上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和尾气压力调节阀。任选地,在所述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入口之间的输气管道上、所述密封空腔、所述低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炉膛风入口之间的输气管道上、所述湿料入口处、所述干燥产物出口处和所述尾气输送管道上中的至少之一设有温度传感器。任选地,所述助燃风管道与助燃风机相连,所述尾气输送管道上设有尾气风机,所述尾气风机位于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与所述尾气输送管道的支路分叉点之间。任选地,干燥系统进一步包括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与所述燃气流量计、所述助燃风流量计、所述回用风流量计、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自动控制器适于监控所述干燥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自动调控包括所述燃烧装置中燃气、助燃风、尾气的通入量及燃气与助燃风的体积比,所述干燥装置中高温介质的温度及尾气输送压力在内的参数大小。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该处理固体废弃物的系统包括上述干燥系统和热解装置,所述热解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干燥产物出口相连。该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并进一步降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管路堵塞的风险,大大降低处理尾气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污染及伤害,还能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占地面积,并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推料器,所述外筒体套设在所述内筒体外,且所述外筒体内表面与所述内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密封空腔,所述推料器的推料板伸入所述内筒体内且可旋转前进,所述内筒体具有湿料入口、炉膛风入口、干燥产物出口和尾气出口;所述外筒体具有高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所述高温介质入口邻近所述干燥产物出口布置,所述低温介质出口邻近所述湿料入口布置,所述低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炉膛风入口相连;/n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内限定有燃烧区和混风区,所述燃烧区具有燃气入口和助燃风入口,所述混风区具有回用风入口和高温介质出口,所述回用风入口与所述尾气出口相连,所述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入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推料器,所述外筒体套设在所述内筒体外,且所述外筒体内表面与所述内筒体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密封空腔,所述推料器的推料板伸入所述内筒体内且可旋转前进,所述内筒体具有湿料入口、炉膛风入口、干燥产物出口和尾气出口;所述外筒体具有高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所述高温介质入口邻近所述干燥产物出口布置,所述低温介质出口邻近所述湿料入口布置,所述低温介质出口与所述炉膛风入口相连;
燃烧装置,所述燃烧装置内限定有燃烧区和混风区,所述燃烧区具有燃气入口和助燃风入口,所述混风区具有回用风入口和高温介质出口,所述回用风入口与所述尾气出口相连,所述高温介质出口与所述高温介质入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预干燥装置,所述湿料入口与所述预干燥装置的出料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尾气燃烧装置,所述尾气燃烧装置与所述尾气出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器为螺旋进料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燃气入口相连的燃气输送管道上设有燃气快切阀、燃气调节阀和燃气流量计;
与所述助燃风入口相连的助燃风管道上设有助燃风调节阀和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武振恒杨翠广代锁柱王丹陈海洋李东亮雷小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云水浩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