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631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通过高温烟气间接加热含油固废进行热解处理,高温烟气先流经第二热解机构再流经第一热解机构,含油固废先流经第一热解机构再流经第二热解机构。高温烟气从第二热解机构流经到第一热解机构温度逐渐降低,因此能够对含油固废先在第一热解机构阶段进行低温加热热解,再在第二热解机构阶段进行高温加热热解,以进行连续热解处理,实现热解处理过程从低温热解到高温热解的连续化,提高热解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环保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油气田环保领域要求日趋严格,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固废等固体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将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热解技术可将含油固废加热至500℃甚至更高温度,水分及轻质油等组分将蒸发,重组分达到一定温度将裂解蒸发,蒸发出的油气冷凝后可回收利用,同时含油固废等油气田固体废弃物处理得也较为彻底,以达到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通过高温烟气间接加热含油固废进行热解处理,实现热解处理过程从低温热解到高温热解的连续化,提高热解处理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包括进料口、出料口、第一热解机构、第二热解机构、连接管、蒸发气体出口、烟气入口、烟气出口、第一烟箱以及第二烟箱。第二热解机构位于第一热解机构的下方,第一烟箱设置于第一热解机构和第二热解机构沿轴向的一端,第二烟箱设置于第一热解机构和第二热解机构沿轴向的另一端;保持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1A)、出料口(1B)、第一热解机构(2)、第二热解机构(3)、连接管(4)、蒸发气体出口(5)、烟气入口(6A)、烟气出口(6B)、第一烟箱(7)以及第二烟箱(8);/n第二热解机构(3)位于第一热解机构(2)的下方,第一烟箱(7)设置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沿轴向(L)的一端,第二烟箱(8)设置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沿轴向(L)的另一端;保持第一烟箱(7)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之间处于密封状态,且保持第二烟箱(8)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之间处于密封状态;第一烟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固废热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1A)、出料口(1B)、第一热解机构(2)、第二热解机构(3)、连接管(4)、蒸发气体出口(5)、烟气入口(6A)、烟气出口(6B)、第一烟箱(7)以及第二烟箱(8);
第二热解机构(3)位于第一热解机构(2)的下方,第一烟箱(7)设置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沿轴向(L)的一端,第二烟箱(8)设置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沿轴向(L)的另一端;保持第一烟箱(7)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之间处于密封状态,且保持第二烟箱(8)与第一热解机构(2)和第二热解机构(3)之间处于密封状态;第一烟箱(7)具有第一上腔体(71)和第一下腔体(72);烟气入口(6A)设置于第一烟箱(7)且与第一下腔体(72)连通,用于供高温烟气进入;烟气出口(6B)设置于第一烟箱(7)且与第一上腔体(71)连通,用于供高温烟气排出;
第一热解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主轴(21)、第一内管(22)、第一螺旋烟道(23)以及第一外管(24);第二热解机构(3)包括第二转动主轴(31)、第二内管(32)、第二螺旋烟道(33)以及第二外管(34);
第一转动主轴(21)位于第一内管(22)沿轴向(L)的第一中心轴线(C1)处,且第一转动主轴(21)沿轴向(L)的两端与第一内管(22)转动连接;第一螺旋烟道(23)环绕固定于第一内管(22)的外周;第一内管(22)内沿轴向(L)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烟气孔板(25),第一内管(22)具有位于轴向(L)两端的第一内管入口(221a)和第一内管出口(221b),第一内管入口(221a)与第二烟箱(8)连通,第一内管出口(221b)与第一上腔体(71)连通;第一外管(24)套设在第一内管(22)上,第一外管(24)沿轴向(L)的两端密封连接在第一内管(22)上,且第一外管(24)和第一内管(22)之间形成第一热解空间(S1);
第二转动主轴(31)与第一转动主轴(21)的转向相反;第二转动主轴(31)位于第二内管(32)沿轴向(L)的第二中心轴线(C2)处,且第二转动主轴(31)沿轴向(L)的两端与第二内管(32)转动连接;第二螺旋烟道(33)环绕固定于第二内管(32)的外周;第二内管(32)内沿轴向(L)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烟气孔板(35),第二内管(32)具有位于轴向(L)两端的第二内管入口(321a)和第二内管出口(321b),第二内管入口(321a)与第一下腔体(72)连通,第二内管出口(321b)与第二烟箱(8)连通;第二外管(34)套设在第二内管(32)上,第二外管(34)沿轴向(L)的两端密封连接在第二内管(32)上,且第二外管(34)与第二内管(32)之间形成第二热解空间(S2);
进料口(1A)设置于第一外管(24)上靠近烟气出口(6B)的位置,用于供含油固废(100)进入;出料口(1B)设置于第二外管(34)上靠近烟气入口(6A)的位置,用于供含油固废(100)排出;连接管(4)连接于第一外管(24)和第二外管(34)之间;蒸发气体出口(5)设置于第一外管(24)和/或第二外管(34);
第一内管(22)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内管进烟孔(222a)和第一内管出烟孔(222b),第一螺旋烟道(23)具有第一烟道(231),第一内管入口(221a)与第一烟道(231)之间通过第一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会中王辉王利君李清方张建桂召龙董健于惠娟张新军刘海丽黄少伟陆诗建吴鲁宁尚明华许增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