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雨水处理的装配式生物滞留模块
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雨水处理的装配式生物滞留模块。
技术介绍
生物滞留是最广泛应用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之一。生物滞留模块是指利用较浅的低洼区域种植植物,通过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来对小汇水面的雨水进行滞留、净化、渗透以及排放。另一方面,国内正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地块开发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植物作为生物滞留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植物选择是雨水设施能够更好的发挥并长期维持其功能的关键。植物对雨水设施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根系可以通过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吸收净化雨水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保护水环境,而植物茎、叶、根系滞留和渗透雨水,减少雨水径流量并减缓流速。在现有技术中,由上至下,植物生长室依序包括植物种植土壤层、蓄水层、二次雨水过滤层以及混凝土池壁层。与净水检测室相沟通的溢水管半沉放、固定于混凝土池壁层上,且在其管壁上(正对应于二次雨水过滤层的一侧)开设有渗水缝,以便于经过植物根系过滤后的雨水回流至净水检测室(如图1中所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雨水处理的装配式生物滞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向右依序布置的雨水收集室、植物生长室以及净水检测室;在所述雨水收集室内设置有雨水过滤模块;沿着由上至下方向,在所述植物生长室内依序设置有植物种植土壤层、蓄水层、二次雨水过滤层以及混凝土池壁层;另外,在所述植物生长室内还设置有溢水管组件;所述雨水过滤模块借助于第一管道实现与所述溢水管组件的沟通;所述溢水管组件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水平地半沉放、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池壁层,且其出口与所述净水检测室相沟通;所述第三管道旁接于所述第二管道,其向上延伸直至越出所述植物种植土壤层;正对应于二次雨水过滤层区域、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雨水处理的装配式生物滞留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向右依序布置的雨水收集室、植物生长室以及净水检测室;在所述雨水收集室内设置有雨水过滤模块;沿着由上至下方向,在所述植物生长室内依序设置有植物种植土壤层、蓄水层、二次雨水过滤层以及混凝土池壁层;另外,在所述植物生长室内还设置有溢水管组件;所述雨水过滤模块借助于第一管道实现与所述溢水管组件的沟通;所述溢水管组件包括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水平地半沉放、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池壁层,且其出口与所述净水检测室相沟通;所述第三管道旁接于所述第二管道,其向上延伸直至越出所述植物种植土壤层;正对应于二次雨水过滤层区域、在所述第三管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渗水缝;所述第一渗水缝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且沿着所述第三管道的长度方向线性阵列;且在第三管道的顶端面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三管道的数量至少为2,且相互并排、等间距地固定于所述第二管道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希博,王敏敏,王左,蔡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诚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