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人工湿地一体化模拟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47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工湿地一体化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进水蠕动泵,所述进水蠕动泵将进水管路分为上支和下支,下支进水管路通过箱底进水电磁控制阀控制通断,进入箱底布水管,上支通过分为首端进水分支和顶端进水分支,首端进水分支通过箱体首端进水电磁控制阀进入布水区,顶端进水分支通过箱顶进水电磁控制阀进入箱顶布水管,所述箱顶布水管由箱顶布水管支架支撑于后端前固定多孔板和后端后固定多孔板上,箱底曝气管和箱底布水管分别交错布置于底部,上部覆盖于箱底多孔衬板,所述人工湿地箱体空间规格相对较小,方便观察人工湿地内部的运行情况,能适应相对拥挤的实验室室内环境,为进行严格的控制变量实验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人工湿地一体化模拟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相关模拟实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人工湿地一体化模拟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的湿地单元结构的形式主要有: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表面流湿地是指污水经由布水系统后,在水流推流的作用下,于湿地表面形成约10-30厘米的水层,通过污染物自然沉降、土壤及孔隙吸附、浅水生物吸收等方式达到净化水质、处理污染物、养蓄湿地生物的目的。表面流湿地结构简单,在湿地周围堆砌一定高度的防渗墙即可,运行与维护成本低,但是表面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普遍不理想,水力负荷较低,受气候影响较大,夏季滋生蚊蝇,在北方冬季容易出现冻结等情况的发生。潜流人工湿地指污水进入湿地后,液面低于填料层,以缓慢渗流的方式,从填料表面下通过填料。去除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有土壤、填料的过滤吸附作用、植物根系吸收作用等。潜流人工湿地的优点是水力负荷较高、保温性能好、处理效果受季节影响较小;对有机物处理效果好,还能再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污染,潜流人工湿地结构相对复杂,如果需要曝气还需考虑堵塞等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人工湿地一体化模拟实验装置,装置为一个人工湿地箱体,箱体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区域,Ⅰ区是卧式进水布水区,Ⅱ区是人工湿地构筑区,Ⅲ区为集水区,包括进水蠕动泵(1),所述进水蠕动泵(1)将进水管路分为上支和下支,下支进水管路通过箱底进水电磁控制阀(2)控制通断,进而进入箱底布水管(13),上支通过分为首端进水分支和顶端进水分支,首端进水分支通过箱体首端进水电磁控制阀(3)进入Ⅰ区首端布水区,顶端进水分支通过箱顶进水电磁控制阀(4)进入箱顶布水管(14),所述箱顶布水管(14)由箱顶布水管支架(15)支撑于后端前固定多孔板(16)和后端后固定多孔板(18)上,箱底曝气管(12)和箱底布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人工湿地一体化模拟实验装置,装置为一个人工湿地箱体,箱体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区域,Ⅰ区是卧式进水布水区,Ⅱ区是人工湿地构筑区,Ⅲ区为集水区,包括进水蠕动泵(1),所述进水蠕动泵(1)将进水管路分为上支和下支,下支进水管路通过箱底进水电磁控制阀(2)控制通断,进而进入箱底布水管(13),上支通过分为首端进水分支和顶端进水分支,首端进水分支通过箱体首端进水电磁控制阀(3)进入Ⅰ区首端布水区,顶端进水分支通过箱顶进水电磁控制阀(4)进入箱顶布水管(14),所述箱顶布水管(14)由箱顶布水管支架(15)支撑于后端前固定多孔板(16)和后端后固定多孔板(18)上,箱底曝气管(12)和箱底布水管(13)分别交错布置于底部,上部覆盖于箱底多孔衬板(11),所述空气压缩机(23)连接和气路控制装置(24)通入箱底曝气管(12),尾端溢流堰左右对称分布(20)安装于Ⅲ区左右两侧,所述Ⅲ区底部通过尾端底部出水电磁控制阀(21)设有尾部为端出水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人工湿地一体化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箱体首部左侧右侧顶部均固定有箱体首端活动多孔板提伺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涵宇刘汉湖栾慧君付博吴端煜王静贤吕红莉宋景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