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98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包括顶板、盒体和应急圆板,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盒体且盒体内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绑灯杆,所述盒体内底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透光板且盒体底部胶合有镂空装饰板,所述盒体顶部两端热熔连接有L型卡板,所述顶板一侧两端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部设置有十字传动杆且十字传动杆一端与预留槽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顶板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应急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卸方便,内部被困人员和外部救援人员困可进行快速拆卸,方便进行逃生或救援,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
本技术涉及电梯吊顶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
技术介绍
目前,高档的轿厢电梯为了追求美观并满足灯具安装的需要,在电梯内部安装有装饰吊顶,吊顶一般设置在电梯轿厢顶部,与轿顶板或轿厢壁连接,照明灯具安装在吊顶内。专利号CN201721029639.8的公布了一种电梯吊顶,设置装饰板的第二边框与固定框的第一边框通过卡扣结构可拆式连接,这样当吊顶内的灯具需要维修或更换时,只需解除卡扣连接,无需拆装螺钉,省时省力,拆装非常方便。上述电梯吊顶不足之处在于:1、不便于应急救援或逃生,在电梯遇到严重事故时,电梯内部被困人员和外部救援人员无法快速将吊顶拆除,进行逃生或施救,2、不具备通风功能,方便电梯轿厢内部通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包括顶板、盒体和应急圆板,所述顶板底部设置有盒体且盒体内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绑灯杆,所述盒体内底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透光板且盒体底部胶合有镂空装饰板,所述盒体顶部两端热熔连接有L型卡板,所述顶板一侧两端开设有预留槽,所述预留槽内部设置有十字传动杆且十字传动杆一端与预留槽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顶板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应急圆板。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底部两端开设有与L型卡板对应的固定槽,所述顶板顶部焊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绑灯杆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地,所述应急圆板两端开设有与十字传动杆对应的圆板固定槽,所述十字传动杆顶部位于顶板顶部且十字传动杆底部位于顶板底部。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顶部外侧和底部外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过滤网且防尘过滤网之间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数量为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十字传动杆、圆板固定槽、固定槽和L型卡板,在电梯遇到故障时,内部被困人员可以将盒体进行转动,使L型卡板移至固定槽一端较大开口处,可以将盒体拆卸下来,拉动位于顶板底部的十字传动杆一端使其另一端离开应急圆板两端的圆板固定槽内,即可将应急圆板拆除,配合轿厢顶部的安全窗进行逃生,而外部救援人员可以拉动位于顶板顶部的十字传动杆一端,即可将应急圆板拆除。2.通过设置通风槽和防尘过滤网,多个通风槽方便轿厢顶部通风装置通过通风槽对轿厢内部进行通风,防尘过滤网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通风槽内部,从而导致通风槽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的顶部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板;2、盒体;3、应急圆板;4、镂空装饰板;5、十字传动杆;6、安装块;7、透光板;8、绑灯杆;9、预留槽;10、固定槽;11、压缩弹簧;12、圆板固定槽;13、L型卡板;14、通风槽;15、防尘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包括顶板1、盒体2和应急圆板3,所述顶板1底部设置有盒体2且盒体2内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绑灯杆8,所述盒体2内底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透光板7且盒体2底部胶合有镂空装饰板4,所述盒体2顶部两端热熔连接有L型卡板13,所述顶板1一侧两端开设有预留槽9,所述预留槽9内部设置有十字传动杆5且十字传动杆5一端与预留槽9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11,所述顶板1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应急圆板3。其中,所述顶板1底部两端开设有与L型卡板13对应的固定槽10,所述顶板1顶部焊接有安装块6且安装块6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将L型卡板13插入固定槽10内,并转动盒体2,使L型卡板13与固定槽10卡合住,能固定住盒体2,多个安装块6方便人员将顶板1安装在电梯内部。其中,所述盒体2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绑灯杆8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铝合金材料制成的盒体2,强度高、质地轻,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度,多个绑灯杆8方便人员安装照明灯具。其中,所述应急圆板3两端开设有与十字传动杆5对应的圆板固定槽12,所述十字传动杆5顶部位于顶板1顶部且十字传动杆5底部位于顶板1底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十字传动杆5一端插入圆板固定槽12内,可以固定住应急圆板3,十字传动杆5顶部位于顶板1顶部,方便救援人员从拆卸应急圆板3,十字传动杆5底部位于顶板1底部,方便被困人员拆卸应急圆板3。其中,所述顶板1顶部外侧和底部外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防尘过滤网15且防尘过滤网15之间开设有通风槽14,所述通风槽14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通风槽14方便轿厢顶部通风装置通过通风槽14对轿厢内部进行通风,防尘过滤网15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通风槽14内部,从而导致通风槽14堵塞。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工作时,人员使用螺栓通过多个安装块6将顶板1安装在电梯内顶部,将照明灯具固定、安装在绑灯杆8上,透光板7方便照明灯具的光线照射在电梯内,镂空装饰板4起到美化作用,提高盒体2的美观度,在电梯遇到故障时,内部被困人员可以将盒体2进行转动,使L型卡板13移至固定槽10一端较大开口处,可以将盒体2拆卸下来,反之即可将盒体2安装、固定在顶板1底部,拉动位于顶板1底部的十字传动杆5一端使其另一端离开应急圆板3两端的圆板固定槽12内,即可将应急圆板3拆除,配合轿厢顶部的安全窗进行逃生,而外部救援人员可以拉动位于顶板1顶部的十字传动杆5一端,即可将应急圆板3拆除,方便进行救援,多个通风槽14方便轿厢顶部通风装置通过通风槽14对轿厢内部进行通风,防尘过滤网15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通风槽14内部,从而导致通风槽14堵塞。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包括顶板(1)、盒体(2)和应急圆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设置有盒体(2)且盒体(2)内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绑灯杆(8),所述盒体(2)内底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透光板(7)且盒体(2)底部胶合有镂空装饰板(4),所述盒体(2)顶部两端热熔连接有L型卡板(13),所述顶板(1)一侧两端开设有预留槽(9),所述预留槽(9)内部设置有十字传动杆(5)且十字传动杆(5)一端与预留槽(9)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11),所述顶板(1)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应急圆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包括顶板(1)、盒体(2)和应急圆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设置有盒体(2)且盒体(2)内部通过螺纹槽连接有绑灯杆(8),所述盒体(2)内底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透光板(7)且盒体(2)底部胶合有镂空装饰板(4),所述盒体(2)顶部两端热熔连接有L型卡板(13),所述顶板(1)一侧两端开设有预留槽(9),所述预留槽(9)内部设置有十字传动杆(5)且十字传动杆(5)一端与预留槽(9)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11),所述顶板(1)内部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应急圆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应急救援的电梯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两端开设有与L型卡板(13)对应的固定槽(10),所述顶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伟蒋佳丹刘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奥玛斯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