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7943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的电梯,主要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包括轿厢体,还包括设置在轿厢体内的安全组件,安全组件包括和警示组件、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警示组件设置在电梯门框一侧的上半部分,警示组件包括紧急按钮和使用说明,防摔组件包括后扶手、后柜体和两个侧扶手,护颈组件包括两个侧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增加设置在轿厢体内的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被困人员能够通过佩戴护颈组件中的护颈包有效保护颈椎,防止颈椎损伤;被困人员能够通过佩戴防摔组件中的安全带有效保护身体在电梯急速下坠过程中因为摔倒擦伤或摔伤;总体结构在电梯内增加三个柜体以及柜体内的护颈包和安全带,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将险情中的伤害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是一种安全的电梯。
技术介绍
现今的住宅和办公楼大多是高层建筑,对高层建筑来说电梯是必不可少的,那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就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这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网络或电视有时会报道一些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故障情况,此类情况中电梯中被困的人员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这样就需要设计一种在危险故障情况下最大可能避免被困人员身体损伤的安全电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安全的电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梯发生故障时被困人员可能身体损伤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轿厢体,轿厢体包括电梯门、电梯门框、背面和两个侧面,还包括设置在轿厢体内的安全组件,安全组件包括警示组件、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警示组件设置在电梯门框一侧的上半部分,警示组件包括紧急按钮和使用说明,防摔组件包括后扶手、后柜体和两个侧扶手,后扶手和后柜体均设置在背面上,且后扶手设置在后柜体上方,后扶手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两个侧扶手分别设置在侧面上,两个侧扶手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安全孔的数量是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的1~2倍,后柜体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后柜门,后柜体内放置有多条安全带,安全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安全钩,且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钩孔,安全带的数量≥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护颈组件包括两个侧柜,侧柜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侧柜门,两个侧柜内放置有多个护颈包,护颈包呈U型弧状结构,且两端对应设置有挂扣,护颈包的数量≥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护颈包内填充松散的粒装材料,后柜门和两个侧柜门均通过紧急按钮控制开启。优选的,使用说明雕刻或粘贴在紧急按钮的上方。优选的,松散的粒装材料是荞麦皮或谷糠。优选的,安全带的长度是1.5米~1.8米,挂钩孔从两端分别留白10mm~15mm后向中间均匀设置。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的优点:整体结构增加设置在轿厢体内的安全组件,安全组件包括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发生故障后,被困人员能够通过佩戴护颈组件中的护颈包有效保护颈椎,防止颈椎损伤;被困人员能够通过佩戴防摔组件中的安全带有效保护身体在电梯急速下坠过程中因为摔倒擦伤或摔伤,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的配件有效避免被困人员的身体损伤;总体结构在电梯内增加三个柜体以及柜体内的护颈包和安全带,这些均可以重复循环利用,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将险情中的伤害降到最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去掉轿厢背板);图2为本技术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去掉轿厢门);图3为本技术的护颈包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全带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厢体;2、电梯门框;3、侧柜门;4、侧扶手;5、安全孔;6、紧急按钮;7、使用说明;8、后扶手;9、后柜门;10、护颈包;11、挂扣;12、安全钩;13、安全带;14、挂钩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整体包括轿厢体1,轿厢体1包括电梯门、电梯门框2、背面和两个侧面,还包括设置在轿厢体1内的安全组件,安全组件包括警示组件、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警示组件设置在电梯门框2一侧的上半部分,警示组件包括紧急按钮6和使用说明7,使用说明7雕刻或粘贴在紧急按钮6的上方,防摔组件包括后扶手8、后柜体和两个侧扶手4,后扶手8和后柜体均设置在背面上,且后扶手8设置在后柜体上方,后扶手8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5,两个侧扶手4分别设置在侧面上,两个侧扶手4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5,安全孔5的数量是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的1~2倍,后柜体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后柜门9,后柜体内放置有多条安全带13,如图4所示,安全带13的两端均设置有安全钩12,且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钩孔14,安全带13的数量≥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安全带13的长度是1.5米~1.8米,挂钩孔14从两端分别留白10mm~15mm后向中间均匀设置,护颈组件包括两个侧柜,侧柜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侧柜门3,两个侧柜内放置有多个护颈包10,如图3所示,护颈包10呈U型弧状结构,且两端对应设置有挂扣11,护颈包10的数量≥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护颈包10内填充松散的粒装材料,松散的粒装材料是荞麦皮或谷糠,后柜门和两个侧柜门均通过紧急按钮6控制开启。紧急按钮6连接轿厢控制系统,紧急按钮6控制开启后柜门和两个侧柜门,程序设定轿厢发生任何故障,控制系统第一时间触发自动开启后柜门和两个侧柜门,或通过在轿厢中被困人员按下紧急按钮6人力触发开启后柜门和两个侧柜门,平时使用时,乘坐电梯的人员就可以见到紧急按钮6和使用说明7,一旦发生故障,后柜门和两个侧柜门开启后,被困人员根据使用说明7的指示取出护颈包10戴在脖颈处用挂扣11系住,保护颈椎,然后取出安全带13一端通过安全钩12和挂钩孔14配合固定在腰间或腋下,另一端通过安全钩12挂接在安全孔5,避免电梯急速下坠摔伤或擦伤,然后依轿厢侧面或背面屈膝站立等待救援,护颈包10和安全带13的数量足够使用,安全孔5的数量也足够挂接。其中,上述的挂扣11和安全钩12均是现有技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的电梯,包括轿厢体,所述的轿厢体包括电梯门、电梯门框、背面和两个侧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轿厢体内的安全组件,所述的安全组件包括警示组件、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所述的警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的电梯门框一侧的上半部分,所述的警示组件包括紧急按钮和使用说明,所述的防摔组件包括后扶手、后柜体和两个侧扶手,所述的后扶手和后柜体均设置在所述的背面上,且后扶手设置在后柜体上方,所述的后扶手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所述的两个侧扶手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侧面上,所述的两个侧扶手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所述的安全孔的数量是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的1~2倍,所述的后柜体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后柜门,所述的后柜体内放置有多条安全带,所述的安全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安全钩,且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钩孔,所述的安全带的数量≥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所述的护颈组件包括两个侧柜,所述的侧柜的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侧柜门,所述的两个侧柜内放置有多个护颈包,所述的护颈包呈U型弧状结构,且两端对应设置有挂扣,所述的护颈包的数量≥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所述的护颈包内填充松散的粒装材料,所述的后柜门和两个侧柜门均通过所述的紧急按钮控制开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的电梯,包括轿厢体,所述的轿厢体包括电梯门、电梯门框、背面和两个侧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轿厢体内的安全组件,所述的安全组件包括警示组件、防摔组件和护颈组件,所述的警示组件设置在所述的电梯门框一侧的上半部分,所述的警示组件包括紧急按钮和使用说明,所述的防摔组件包括后扶手、后柜体和两个侧扶手,所述的后扶手和后柜体均设置在所述的背面上,且后扶手设置在后柜体上方,所述的后扶手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所述的两个侧扶手分别设置在所述的侧面上,所述的两个侧扶手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贯通的安全孔,所述的安全孔的数量是电梯的额定核载人数的1~2倍,所述的后柜体前端设置有可开合的后柜门,所述的后柜体内放置有多条安全带,所述的安全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安全钩,且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挂钩孔,所述的安全带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灯牛银海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火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