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3932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线形数据处理步骤:插入若干位置点,并计算点的方向角;初次剔除步骤:剔除不在线形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车辆轨迹点;二次剔除步骤:构造车辆轨迹点为折线段;经过点计算步骤:计算被车辆轨迹点经过的线形上的点;统计步骤:统计被车辆轨迹点经过的线形上的点;有效性判定步骤:判定班次有效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通过车辆位置数据和线路数据判定班次信息的容错性,大大减少企业申述的比例,提高数字化考核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城市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公交运营考核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大数据时代来临后,通过数据化的方式进行考核成为众多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选择。其中通过车辆定位(例如GPS或北斗)轨迹数据判定班次(车辆从一个首末站出发行驶到另一个首末站的活动)及其发车和到达时间来认定运营班次数据是数据化考核的关键。目前做法的核心是通过看定位轨迹是否经过线路站点而判定车辆是否经过站点,然后看车辆是不是经过了足够多的站点,如果是的话则该班次有效。而经过的定义通常是车辆轨迹点是否距离站点足够近;班次的出发和到达时间则是车俩轨迹经过首末站的时间。现有方法的问题主要是容错性差,1)如果因为遮挡等原因导致车辆经过站点时位置信号(后面都以GPS为例,对北斗等也是一样)丢失则会影响班次的认定;2)而如果首末站GPS信号丢失的话发车时间、发车间隔等的考核都会有问题;3)如果站点恰巧在道路另一侧则可能出现“经过站点”的误判。例如,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线形数据处理步骤:将线路的线形调整为多个离散点,在线形的离散点之间插入若干位置点,使相邻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并计算线形上每一个点的方向角;/n初次剔除步骤:遍历车辆轨迹点,做轨迹点到线形的投影,并计算轨迹点到投影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则保留,否则剔除;/n二次剔除步骤:先对初次剔除后的车辆轨迹点按时间顺序连成折线段,然后把车辆轨迹点之间距离相近的点剔除;/n经过点计算步骤:把线形上的点逐个投影到车辆轨迹折线段上并计算线形上的点到投影点的距离以及投影点在折线段上的方向;如果投影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且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形数据处理步骤:将线路的线形调整为多个离散点,在线形的离散点之间插入若干位置点,使相邻点的距离不超过第一预设距离,并计算线形上每一个点的方向角;
初次剔除步骤:遍历车辆轨迹点,做轨迹点到线形的投影,并计算轨迹点到投影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则保留,否则剔除;
二次剔除步骤:先对初次剔除后的车辆轨迹点按时间顺序连成折线段,然后把车辆轨迹点之间距离相近的点剔除;
经过点计算步骤:把线形上的点逐个投影到车辆轨迹折线段上并计算线形上的点到投影点的距离以及投影点在折线段上的方向;如果投影距离小于预设的阈值且2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差小于预设角度,则认为车辆轨迹点经过线形上的该点;
统计步骤:统计线形上被车辆轨迹点经过的点,如果线形上两个被经过的点之间点的个数不超预设数量,则判定为这两个点之间的点也被经过;
有效性判定步骤:根据线形上被经过的点的个数和线形上点的总个数判定班次有效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线形数据处理步骤中,采用以下方法插入位置点:
假定两离散点之间距离为x米,d为第一预设距离,如果x<=d米,则两点之间不插入点;否则两离散点之间等距插入n个点,n=x/d,其中“/”为整除;
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方向角:
假定这些离散点的坐标为,其中i=1,2,......,N;对第一个点,方向角;对最后一个点,对
中间的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初次剔除步骤包括:
子步骤1:判断和是否为正,其中,为车辆轨迹点C的坐标,、分别为线形上与车辆轨迹点C相临近
的点A和点B的坐标,为向量与向
量的点积,为向量与向量的点积,i=1,2,......,N;
子步骤2:若是,则判定轨迹点可以投影到线形上,并计算投影点坐标;若否,则判定轨
迹点无法投影到线形上,则把线形上距离轨迹点C最近的点作为投影点;
子步骤3:计算轨迹点与投影点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在第二预设距离范围内则保留,否则剔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辆轨迹和线路线形数据的班次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性判定步骤中,采用下式判定有效性:


M为线形上被经过的点的个数,N为线形上点的总个数,δ为有效性的判断阈值。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博张彤李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