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钨丝电热蒸发/氩-氢火焰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924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钨丝电热蒸发/氩-氢火焰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中,采用钨丝电热蒸发装置作为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进样装置。与现有的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相比,钨丝电热蒸发样品需样量小,绝对检出限低,可测定的元素多,并且易于实现悬浮液进样。与现有的火焰原子吸收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相比,其相对和绝对检出限都有明显的优势。钨丝电热蒸发装置体积小,附加设备简单,经济,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及测试
,涉及一种钨丝电热蒸发装置的设计,及钨丝电热蒸发/氩-氢火焰原子荧光光谱新分析法的提出。
技术介绍
钨丝电热蒸发(tungsten coil electrothermal vaporization)作为一种进样方式在原子光谱中已经有应用,目前的工作主要是用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的进样装置,但至今未见将钨丝电热蒸发装置应用于原子荧光光谱中。目前在原子光谱领域广泛应用的进样方式主要包括三种(1)气动雾化;(2)蒸气发生;(3)电热蒸发。气动雾化是最常见的进样方式,它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最大的缺点是进样效率低,一般不足5%,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样品。蒸气发生通常是由酸性的金属离子与还原剂反应生成含有该金属的挥发性化合物(或单质,比如汞),从而实现待测组分与样品基体的分离,大大地提高了进样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为钨丝电热蒸发与氩-氢火焰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的联用技术。所用仪器由一个钨丝电热蒸发装置和原子荧光光谱仪组成,其特点在于采用钨丝电热蒸发装置作为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进样装置,实现了钨丝电热蒸发与原子荧光光谱仪的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贤灯吴鹏温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