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92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混凝土运输管壳体、进料斗壳体、电机箱以及混凝土储存箱,所述混凝土运输管壳体内部固定开设有混凝土运输管道,所述进料斗壳体内部固定开设有与混凝土运输管道相通的进料口,所述混凝土运输管道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侧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运输转片,所述螺旋运输转片表面固定焊接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混凝土储存箱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的另一端,所述混凝土储存箱内部固定开设有储存腔,所述混凝土储存箱内壁固定焊接有盘旋运输轨道,此装置实现了运输和搅拌两道工序的结合,节省了混凝土制作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混凝土由于高度落差产生的离析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但是,现有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存在以下缺点:传统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搅拌和运输为两个单独的工序,由此需要两个不同的装置,这样的装置占地面积大,操作繁琐,混凝土制作时间长,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容易因为高度差产生离析现象,传统的输送装置在设备之间的传输没有办法解决高度落差的现象,使混凝土成型后使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传统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搅拌和运输为两个单独的工序,由此需要两个不同的装置,这样的装置占地面积大,操作繁琐,混凝土制作时间长,与此同时,由于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容易因为高度差产生离析现象,传统的输送装置在设备之间的传输没有办法解决高度落差的现象,使混凝土成型后使用性能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包括:混凝土运输管壳体、进料斗壳体、电机箱以及混凝土储存箱,所述混凝土运输管壳体内部固定开设有混凝土运输管道,所述进料斗壳体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的上表面,所述进料斗壳体内部固定开设有与混凝土运输管道相通的进料口,所述电机箱固定安装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的一端,所述电机箱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混凝土运输管道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端与电机固定焊接,所述旋转杆侧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运输转片,所述螺旋运输转片表面固定焊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杆,所述混凝土储存箱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的另一端,所述混凝土储存箱内部固定开设有储存腔,所述混凝土储存箱内壁固定焊接有盘旋运输轨道。进一步的,所述盘旋运输轨道一端与混凝土运输管壳体固定焊接,所述盘旋运输轨道宽度尺寸与混凝土运输管道直径尺寸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储存箱顶端固定开设有与储存腔相通的加料口,用于提供加入其他物料的入口。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上端宽度尺寸大于下端宽度尺寸,用于增加加入混凝土的入口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运输转片径向直径尺寸略小于混凝土运输管道直径尺寸,用于稳定旋转运输混凝土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盘旋运输轨道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内部固定开设有热水管。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储存箱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侧表面固定焊接有若干个曲型连接杆,所述曲型连接杆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搅拌杆。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螺旋运输转片与搅拌杆的结合,在混凝土等原料在运输过程中,螺旋运输转片的旋转带动搅拌杆的移动,达到一边运输一边搅拌的作用,完成两个工序的结合,省去了多个设备的结合,节省了装置的体积,加快了混凝土制作成型的时间,同时,在混凝土储存箱内壁设置有盘旋运输轨道,避免了混凝土由于高度差的原因下落,避免了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保证了混凝土良好的使用效果,最后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硬化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运输管壳体;2、进料斗壳体;3、进料口;4、混凝土运输管道;5、电机箱;6、电机;7、混凝土储存箱;8、储存腔;9、加料口;10、盘旋运输轨道;11、旋转杆;12、螺旋运输转片;13、第一搅拌杆;14、热水管;15、转杆;16、曲型连接杆;17、第二搅拌杆;18、加热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2、3和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包括: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进料斗壳体2、电机箱5以及混凝土储存箱7,所述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内部固定开设有混凝土运输管道4,混凝土运输管道4主要用于提供运输和各种原料混合搅拌的空间,所述进料斗壳体2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进料斗壳体2内部固定开设有与混凝土运输管道4相通的进料口3,进料口3主要用于提供各原料进入混凝土运输管道4内部的入口,所述电机箱5固定安装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一端,所述电机箱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启动电机6,电机6的旋转带动旋转杆11转动,所述混凝土运输管道4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杆11,所述旋转杆11一端与电机6固定焊接,所述旋转杆11侧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运输转片12,旋转杆11的转动,进而使螺旋运输转片12呈螺旋状旋转,实现运输混凝土等其他原料的作用,所述螺旋运输转片12表面固定焊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杆13,第一搅拌杆13则随着螺旋运输转片12的转动,对混凝土运输管道4内部的各类原料实现混合搅拌,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另一端,混凝土储存箱7提供初步制作好的混凝土再次加工或者储存的场所,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内部固定开设有储存腔8,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内壁固定焊接有盘旋运输轨道10,混凝土运输管道4内部的各类原料混合搅拌完成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沿着盘旋运输轨道10滑动,最后进入到储存腔8内部。所述盘旋运输轨道10一端与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固定焊接,使混凝土运输管道4内的混凝土能够直接进入到盘旋运输轨道10中,所述盘旋运输轨道10宽度尺寸与混凝土运输管道4直径尺寸相同,相同的尺寸设计可避免混凝土流动过程中因为尺寸变化造成对装置侧壁的冲击,或者是避免流动速度的降低。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顶端固定开设有与储存腔8相通的加料口9,用于提供加入其他物料的入口,储存腔8内部可设置有二次加工搅拌装置,加料口9可通过大容量物料,以防因为进料口3尺寸不够导致其他物料无法添加。所述进料口3上端宽度尺寸大于下端宽度尺寸,用于增加加入混凝土的入口的尺寸,同时一定的斜度可加快物料的滑落,避免产生堆积。所述螺旋运输转片12径向直径尺寸略小于混凝土运输管道4直径尺寸,用于稳定旋转运输混凝土材料,防止螺旋运输转片12在旋转过程中出现卡顿的现象,也避免螺旋运输转片12与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内壁的摩擦。所述盘旋运输轨道10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加热管道18,加热管道18用于加热盘旋运输轨道10上运输的混凝土,所述加热管道18内部固定开设有热水管14,热水管14内部流动有热水,提供加热热源,可加快混凝土的流动速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局部硬化的现象。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转杆15,转杆15可由装置外电机控制旋转,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进料斗壳体(2)、电机箱(5)以及混凝土储存箱(7),所述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内部固定开设有混凝土运输管道(4),所述进料斗壳体(2)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进料斗壳体(2)内部固定开设有与混凝土运输管道(4)相通的进料口(3),所述电机箱(5)固定安装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一端,所述电机箱(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混凝土运输管道(4)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杆(11),所述旋转杆(11)一端与电机(6)固定焊接,所述旋转杆(11)侧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运输转片(12),所述螺旋运输转片(12)表面固定焊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杆(13),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另一端,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内部固定开设有储存腔(8),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内壁固定焊接有盘旋运输轨道(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进料斗壳体(2)、电机箱(5)以及混凝土储存箱(7),所述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内部固定开设有混凝土运输管道(4),所述进料斗壳体(2)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进料斗壳体(2)内部固定开设有与混凝土运输管道(4)相通的进料口(3),所述电机箱(5)固定安装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一端,所述电机箱(5)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混凝土运输管道(4)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杆(11),所述旋转杆(11)一端与电机(6)固定焊接,所述旋转杆(11)侧表面固定焊接有螺旋运输转片(12),所述螺旋运输转片(12)表面固定焊接有若干个第一搅拌杆(13),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固定焊接在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的另一端,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内部固定开设有储存腔(8),所述混凝土储存箱(7)内壁固定焊接有盘旋运输轨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用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旋运输轨道(10)一端与混凝土运输管壳体(1)固定焊接,所述盘旋运输轨道(10)宽度尺寸与混凝土运输管道(4)直径尺寸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乃将羊中军宋波顾红霞陈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鼎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