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55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基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其中,电极片组、石墨烯膜片组和铜片组被夹置封装于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电极片组为通过丝网印刷在石墨烯膜片组上的银浆电极,电极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片,石墨烯膜片组包括若干块石墨烯膜片,每块石墨烯膜片连接第一和第二电极片,铜片组包括第一和第二铜片,第一铜片贴附在第一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第二铜片贴附在第二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端子通过第一和第二铜片分别锚固在第一和第二电极片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其通过石墨烯膜片组来保证均匀快速发热,满足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交通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座椅的加热技术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应用于中高端乘用车辆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往往在舒适性上存在问题,例如发热不均匀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发热不均匀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根据本技术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其包括基片组、电极片组、石墨烯膜片组和铜片组,其中,基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其中,电极片组、石墨烯膜片组和铜片组被夹置封装于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电极片组为通过丝网印刷在石墨烯膜片组上的银浆电极,电极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片,石墨烯膜片组包括若干块石墨烯膜片,每块石墨烯膜片连接第一和第二电极片,铜片组包括第一和第二铜片,其中,第一铜片贴附在第一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第二铜片贴附在第二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端子通过第一和第二铜片分别锚固在第一和第二电极片上。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基片分别为涤纶阻燃布。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基片的中部分别具有沟槽。优选地,第一电极片围绕着基片组的外形轮廓呈U型设置,第二电极片围绕着基片组的沟槽的外形轮廓呈U型设置。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基片的边缘分别具有定位缺口。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基片分别具有若干通风孔。优选地,通风孔位于相邻两块石墨烯膜片之间。优选地,第一基片的面对电极片组的一侧覆合有第一热熔胶膜,第二基片的面对石墨烯膜片组的一侧覆合有第二热熔胶膜。优选地,第一和第二铜片分别为铜箔。优选地,汽车座椅加热垫为坐垫加热垫或靠背加热垫。根据本技术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其通过石墨烯膜片组来保证均匀快速发热,满足汽车座椅的舒适性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加热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省略第一基片的前视图;图3是图1的爆炸图;图4是图1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加热垫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省略第一基片的前视图;图7是图5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加热垫1为坐垫加热垫,其插入在坐垫发泡结构和坐垫面套之间,包括基片组11、电极片组12、石墨烯膜片组13和铜片组14,其中,基片组11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基片11a和第二基片11b,其中,电极片组12、石墨烯膜片组13和铜片组14被夹置封装于第一基片11a和第二基片11b之间。显然,根据本技术的汽车座椅加热垫1由薄片层组成,其整体厚度较小,从而使得包括该加热垫的汽车座椅不具有乘坐异物感,如此,汽车座椅具有提升的舒适性。在一个例子中,坐垫加热垫的厚度为0.4mm。基片组11由阻燃织物(例如涤纶阻燃布)提供,从而满足汽车座椅加热垫1的阻燃要求,提高汽车座椅加热垫1的安全性能。在一个例子中,汽车座椅加热垫1满足燃烧速度≤100mm/min。第一基片11a和第二基片11b的结构完全相同,以下仅以第一基片11a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基片11a的中部具有沟槽111,以便于吊紧坐垫面套并增强座椅外观精致性。在一个例子中,沟槽111的尺寸为336mm*39mm。另外,第一基片11a的顶缘和沟槽111的底缘分别具有定位缺口112,以便于与坐垫发泡结构上的定位凸台实现定位。在一个例子中,定位缺口112为外形模切三角定位缺口,尺寸为边长10mm的等边三角形。特别地,如图2所示,定位缺口112距离电极片组12和发热区域间距为5mm,便于坐垫加热垫与坐垫发泡结构的装配并保证外形模切的工艺余量。如图3所示,第一基片11a在沟槽111的相对两侧对称地分布有八个通风孔113,以不影响坐垫的通风功能。在一个例子中,通风孔113的孔径为以保证9CFM的通风量。进一步地,第一基片11a的底端还具有两个安装孔114,以便于紧固件贯穿。如图4所示,第一基片11a的面对电极片组12的一侧覆合有热熔胶膜115,以便于其与电极片组12的连接,第二基片11b的面对石墨烯膜片组13的一侧覆合有热熔胶膜115,以便于其与石墨烯膜片组13的连接。电极片组12由银浆电极提供,其通过丝网印刷在石墨烯膜片组13上以确保充分接触,避免虚接问题。电极片组12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电极片12a和第二电极片12b,其中,第一电极片12a大体围绕着基片组11的外形轮廓呈U型设置,第二电极片12b大体围绕着基片组11的沟槽111的外形轮廓呈U型设置,如此,第一电极片12a包围第二电极片12b并与第二电极片12b始终保持间隔开。在一个例子中,电极片12a,12b的厚度为10±2μm,最窄区域宽度为15mm,最大可承载5A电流。石墨烯膜片组13包括九块石墨烯膜片,其中,八块石墨烯膜片分成四组对称地设置在沟槽111的两侧并分别连接第一电极片12a和第二电极片12b,通风孔113分别位于同侧的相邻两块石墨烯膜片之间,第九块石墨烯膜片设置在沟槽111的下方并连接第一电极片12a和第二电极片12b,从而通过这种布置以得到坐垫加热垫的均匀和快速受热。特别地,每块石墨烯膜片的尺寸考虑了银浆电极压降因素,保证每片区域子功率相当,温度误差在5℃内。在一个例子中,将功率为29W的坐垫加热垫悬空水平地置于室温环境(22±1℃)下,施加13.5V的额定电压,通电半小时后,依次测量每块石墨烯膜片的温度值,结果显示,不均匀度(温差)不超过5℃;零下20℃,工作330秒,坐垫加热垫达到30℃,温升效果明显。铜片组14包括第一铜片14a和第二铜片14b,其中,第一铜片14a贴附在第一电极片12a的底端的端子压接位置,第二铜片14b贴附在第二电极片12b的底端的端子压接位置,穿过安装孔114的紧固件(例如空心铆钉)将端子、铜片14a,14b和电极片12a,12b锚固在一起,保证大于50N的线束拉脱力。在一个例子中,铜片14a,14b为铜箔,其柔软度适中,导电性好,避免了端子直接接触电极片12a,12b产生接触电阻和弄破石墨烯膜片的风险。如图5-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加热垫10为靠背加热垫,其插入在靠背发泡结构和靠背面套之间,包括基片组110、电极片组120、石墨烯膜片组130和铜片组140,其中,基片组110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基片110a和第二基片110b,其中,电极片组120、石墨烯膜片组130和铜片组140被夹置封装于第一基片110a和第二基片110b之间。显然,根据本技术的汽车座椅加热垫10由薄片层组成,其整体厚度较小,从而使得包括该加热垫的汽车座椅不具有乘坐异物感,如此,汽车座椅具有提升的舒适性。在一个例子中,靠背加热垫的厚度为0.4mm。基片组110由阻燃织物(例如涤纶阻燃布)提供,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片组、电极片组、石墨烯膜片组和铜片组,其中,基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其中,电极片组、石墨烯膜片组和铜片组被夹置封装于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电极片组为通过丝网印刷在石墨烯膜片组上的银浆电极,电极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片,石墨烯膜片组包括若干块石墨烯膜片,每块石墨烯膜片连接第一和第二电极片,铜片组包括第一和第二铜片,其中,第一铜片贴附在第一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第二铜片贴附在第二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端子通过第一和第二铜片分别锚固在第一和第二电极片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片组、电极片组、石墨烯膜片组和铜片组,其中,基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其中,电极片组、石墨烯膜片组和铜片组被夹置封装于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电极片组为通过丝网印刷在石墨烯膜片组上的银浆电极,电极片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片,石墨烯膜片组包括若干块石墨烯膜片,每块石墨烯膜片连接第一和第二电极片,铜片组包括第一和第二铜片,其中,第一铜片贴附在第一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第二铜片贴附在第二电极片的端子压接位置,端子通过第一和第二铜片分别锚固在第一和第二电极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基片分别为涤纶阻燃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其特征在于,第一和第二基片的中部分别具有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加热垫,其特征在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蒯天任苏超朱俊伟顾方斌张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