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剥离贴合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44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剥离贴合一体机,包括机架、用于安装第一材料的第一放料辊、第二放料辊、压合辊、可用于加热的支承辊和第一收料辊,剥离贴合一体机还包括:第二收料辊,第二收料辊用于收卷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调节辊,调节辊设于支承辊和第二收料辊之间,并邻近所述支承辊设置,调节辊用于将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导向第二收料辊或用于将第一材料剥离薄膜层后的基材层导向支承辊;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设于调节辊的两端,并用于调节调节辊相对于支承辊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辊和调节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冷剥离和热剥离,还可以调节薄膜层的在支承辊上的剥离位置和剥离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剥离贴合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贴合机
,具体涉及一种剥离贴合一体机。
技术介绍
在对材料进行贴合工序时,有时需要将材料上的薄膜层剥离之后再进行贴合。其中,有部分材料需要经过加热后再进行剥离(热剥离),还有部分材料则需要在加热前进行剥离(冷剥离)。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同时具备冷剥离和热剥离功能的剥离贴合一体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具备冷剥离和热剥离功能的剥离贴合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剥离贴合一体机,包括机架、用于安装第一材料的第一放料辊、第二放料辊、压合辊、可用于加热的支承辊和第一收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贴合一体机还包括:第二收料辊,所述第二收料辊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收料辊分别设于支承辊的两侧,所述第二收料辊用于收卷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调节辊,所述调节辊设于所述支承辊和第二收料辊之间,并邻近所述支承辊设置,所述调节辊用于将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导向所述第二收料辊或用于将第一材料剥离薄膜层后的基材层导向所述支承辊;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调节辊的两端,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辊相对于所述支承辊的位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料辊和第二收料辊设于所述支承辊的同一侧,所述调节辊邻近支承辊的顶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对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调节辊的两端调节部。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包括调节螺栓和调节块,所述调节螺栓的轴线与所述调节辊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调节块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相匹配的螺孔。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通过所述螺孔贯通所述调节块,并被配置成当旋转所述调节螺栓时,所述调节块能够沿所述调节螺栓的轴线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部还包括定位组件和连接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限定所述调节螺栓在其轴线方向上的位移;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调节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调节辊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螺纹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直径均小于所述螺纹部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螺纹部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螺栓沿水平方向设置。本技术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调节辊和调节装置的设置不仅可以实现冷剥离和热剥离,还可以调节薄膜层的在支承辊上的剥离位置和剥离角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调节辊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一种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另一种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安装板;12、第二安装板;13、第一固定杆;14、第二固定杆;15、第三固定杆;20、压合辊;21、压力调节装置;30、支承辊;41、第一放料辊;42、第一锁定件;43、第二放料辊;51、第一导向辊;52、第二导向辊;53、第三导向辊;54、第四导向辊;55、第五导向辊;56、调节辊;61、第一收料辊;62、第二收料辊;63、第三收料辊;71、刀具滑轨;72、刀具;73、分切辊;81、第一调节部;82、第二调节部;83、调节螺栓;84、调节块;85、第一定位块;86、第二定位块;87、连接件;91、第一材料;92、第二材料;93、薄膜层;94、基材层;111、第一安装槽;121、第二安装槽;561、主体部;562、中轴;563、轴承;564、第一连接孔;831、螺纹部;832、第一安装部;833、第二安装部;841、螺孔;851、第一安装孔;861、第二安装孔;871、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是相对的,用于解释本申请中不同部件的结构和运动是相对的。当部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示是恰当的。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说明发生变化,那么认为这些表示也将相应地发生变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剥离贴合一体机,包括机架、第一放料辊41、第二放料辊43、压合辊20、支承辊30、第一收料辊61、第二收料辊62、第三收料辊63、调节辊56、调节装置和分切装置。机架包括第一安装板11、第二安装板12、第一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14和第三固定杆15。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相对平行设置,并通过设于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之间的第一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14和第三固定杆15进行固定,以使得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之间界定形成一用于收容其他组件的安装区域。在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上还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其他组件的安装槽。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邻近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的底部设置,第三固定杆15邻近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的顶部设置。第三固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被配置成落入到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之间。压合辊20通过设于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上的安装槽,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1和第二安装板12之间,并使得压合辊20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被配置成落入到第一固定杆13和第二固定杆14之间。压合辊20的两端分别与压力调节装置21连接,压力调节装置21可用于调节压合辊20与支承辊30之间的压力。压合辊20的外侧包覆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层,以使得压合辊20和支承辊30在压合时能充分贴合。优选的,压合辊20的外侧包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剥离贴合一体机,包括机架、用于安装第一材料的第一放料辊、第二放料辊、压合辊、可用于加热的支承辊和第一收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贴合一体机还包括:/n第二收料辊,所述第二收料辊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收料辊分别设于支承辊的两侧,所述第二收料辊用于收卷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n调节辊,所述调节辊设于所述支承辊和第二收料辊之间,并邻近所述支承辊设置,所述调节辊用于将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导向所述第二收料辊或用于将第一材料剥离薄膜层后的基材层导向所述支承辊;/n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调节辊的两端,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辊相对于所述支承辊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剥离贴合一体机,包括机架、用于安装第一材料的第一放料辊、第二放料辊、压合辊、可用于加热的支承辊和第一收料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贴合一体机还包括:
第二收料辊,所述第二收料辊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收料辊分别设于支承辊的两侧,所述第二收料辊用于收卷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
调节辊,所述调节辊设于所述支承辊和第二收料辊之间,并邻近所述支承辊设置,所述调节辊用于将从第一材料上剥离的薄膜层导向所述第二收料辊或用于将第一材料剥离薄膜层后的基材层导向所述支承辊;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于所述调节辊的两端,并用于调节所述调节辊相对于所述支承辊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贴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料辊和第二收料辊设于所述支承辊的同一侧,所述调节辊邻近支承辊的顶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贴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对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剥离贴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调节辊的两端调节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剥离贴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晶华兴业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