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轴多反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轴光学系统设计的
,特别离轴系统中含有自由曲面的光学系统设计,具体的为一种离轴多反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与同轴的光学系统相比,离轴光学系统可以折叠光路使系统机构紧凑。使用反射式的系统与透射式系统相比较没有不同波长光的色散,使用自由曲面可以增加设计自由度,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可以有效地校正这种非对称性像差。因此离轴自由曲面反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无色差、无遮拦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望远镜,超短焦投影物镜,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等。对于设计一个光学系统,设计或选取合理的初始结构是最关键的一步,这决定了最后系统优化所能达到的性能,如果初始结构很差,后面即使优化花很长时间也无法达到比较好的成像质量。对于共轴光学系统,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可以直接设计初始结构,也有大量的初始结构数据库可以直接选取想要的初始结构,而对于离轴的光学系统很难找到合适的初始结构,因此,发展一种针对离轴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设计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专利(申请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轴多反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确定采样光线:/n首先在起始平面S平面上,矩阵式均匀采样m×n个数据点,每个采样点作为一条光线的起始点,出射一条光线,各采样光线之间相互平行,光线起始面上第一起始点设为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轴多反自由曲面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采样光线:
首先在起始平面S平面上,矩阵式均匀采样m×n个数据点,每个采样点作为一条光线的起始点,出射一条光线,各采样光线之间相互平行,光线起始面上第一起始点设为S11,与S11同一行发出的光线命名为S1j,第二行发出的第一条起始点设为S21,与S21同一行发出的光线命名为S2j,依次类推;
步骤2,确定初始参考点位置P11,M11,R11,确定虚拟像点I1,I2,I:
根据步骤1中S11发出的第一条出射特征光线r11,在特征光线r11路径上选取一点P11,第一条光线r11入射到P11点反射后形成一路径,在此路径上取一点M11,光线到达M11点反射后形成一路径,在此路径上取一点R11,,光线到达R11点反射后光线汇聚到像点记为I;
S面发出的特征光线r11经过P11后直接会形成虚拟成像点记为I1,S面发出的光线经过P11和M11反射后形成虚拟成像点记为I2;
其中S11P11为入射光线矢量,P11I1为出射光线矢量,根据反射定律的矢量形式求得P11点的法向量N11;
步骤3,计算种子曲线:
在步骤2中,当获得了过P11点的法向量N11可以计算出过P11点的切平面,将第二条特征光线r12与过点P11处切平面的交点P12作为自由曲面上的第二个采样点,同理由反射定律可求得第二个数据点的法向量N12及其切平面,用特征光线r13与该平面相交得到了第3个采样点,以此类推,因此,可以得到自由曲面P上的由P11、P12……到P1j形成的第一条曲线,称为种子曲线;
步骤4,根据种子曲线得到自由曲面上的所有采样点:
由第一行特征光线r11、r12……r1j出射的光线可以得到种子曲线,根据步骤3中计算种子曲线的方法,依次通过光线r21、r22……r2j出射的光线得到由P21、P22……到P2j形成的第二条曲线,依次类推,继续重复上述过程得到自由曲面P上的所有采样点,这里将从S平面出发得到的曲面P上的采样点记为正向计算采样点;
步骤5,逆向计算第二组采样点:
对表面数据点进行逆向计算,以正向采样数据点的最后一个点Pmn为参考点作为初始点,入射到该点的光线为光源面上Smn点发射出的光线,即采样光线rmn,该光线也是正向计算中最后一条采样光线,因此rmn为入射Pmn点对应的单位方向矢量,单位出射矢量为Pmn到虚拟像点的单位方向矢量PmnI1,
在逆向计算中,所有光线起点及方向矢量与正向计算一致,只是使用光线的顺序发生了逆转,已知逆向计算的表面初始点Pmn,所有采样光线的起点及方向矢量,和虚像点I1,便可根据步骤(1)、(2),先计算第一行特征数据点,即第一条种子曲线,再由此扩展得到后续所有行,此时该自由曲面上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