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浸润的塑胶颗粒以及塑胶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31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浸润的塑胶颗粒以及塑胶造粒机。其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中部设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下方设有切刀装置,承接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并安装有出料模具,出料模头的上端连接有锥形的导料体,导料体的上端与外壳的内侧面连接,导料体的下端设有加热体,所述外壳的中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导料体的上方,外壳的上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推杆插入外壳并连接有活塞,活塞包括推料部以及密封部,密封部与推杆连接;所述出料模具的中部设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呈圆形,且出料孔的侧边向内设有呈圆形分布的扇形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圆柱形的塑胶颗粒侧面开设扇形的缺口,可以增大塑胶颗粒的浸润性,有利于液体的粘附,方便于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浸润的塑胶颗粒以及塑胶造粒机
本技术涉及塑胶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能浸润的塑胶颗粒以及塑胶造粒机。
技术介绍
塑胶在生产时,将塑胶原料颗粒与其他添加剂、试剂等液体混合,然后进行加热,在进行搅拌;由于目前塑胶原料颗粒一般为圆柱形或其他柱状,造成表面较为平滑,其浸润能力较弱,表面不能附带较多的液体,造成液体较为集中,混合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浸润的塑胶颗粒,能吸附适量的液体,以使得混合效果较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造粒机,能生产上述的塑胶颗粒。一种能浸润的塑胶颗粒,其包括圆柱状的本体,本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的两个直线边之间的夹角为5~30度。进一步地,所述扇形缺口呈圆形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扇形缺口的边长长度为本体半径的1/3~1/2。一种塑胶造粒机,其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中部设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下方设有切刀装置,承接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并安装有出料模具,出料模头的上端连接有锥形的导料体,导料体的上端与外壳的内侧面连接,导料体的下端设有加热体,所述外壳的中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导料体的上方,外壳的上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推杆插入外壳并连接有活塞,活塞包括与导料体相配合的推料部以及与外壳相配合的密封部,密封部与推杆连接;所述出料模具的中部设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呈圆形,且出料孔的侧边向内设有呈圆形分布的扇形挡块。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体的下方设有保温层。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的侧面设有密封槽并连接有密封圈。进一步地,进料口的内端铰接有进料门,进料口的外端连接有料斗。进一步地,所述料斗的中部设有上过滤网。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下端部设有穿孔,穿孔的内部设有下过滤网,穿孔依次连接有排气管、风扇以及气体净化器。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装置包括电机和切刀,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电机连接,所述外壳的下端设有出料口以及设置于出料口的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圆柱形的塑胶颗粒侧面开设扇形的缺口,可以增大塑胶颗粒的浸润性,有利于液体的粘附,方便于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塑胶颗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出料模具的一种示意图。图3为塑胶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外壳;2——导料体;3——加热体;4——出料模具;5——承接板;6——切刀装置;7——连接板;8——气体净化器;9——风扇;10——下过滤网;11——进料门;12——上过滤网;13——料斗;14——气缸;15——推杆;16——密封圈;17——活塞;20——本体;21——扇形缺口;41——出料孔;42——扇形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一种能浸润的塑胶颗粒,其包括圆柱状的本体20,本体20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扇形缺口21,所述扇形缺口21的两个直线边之间的夹角为5~30度。液体浸润与液体的粘性以及接触的表面积与体积比;由于试剂的粘性改变不了多少,因此可以提高其接触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本申请人经过试验发现,在塑胶颗粒的侧面设置缝隙,可以有效提高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可以有效的吸附液体颗粒。由于塑胶颗粒本身的尺寸比较小,因此建议扇形缺口21对应的圆心角度为5~30度。如:10、15、20、25度等。进一步地,所述扇形缺口21呈圆形均匀分布。为避免塑胶在挤出成型后,结构的不对称造成塑胶条局部内应力过大而断裂,因此将扇形缺口21均匀设置。进一步地,扇形缺口21的边长长度为本体20半径的1/3~1/2。同样为了使得塑胶条保持一定的结构强度;不易发生断裂,因此对扇形缺口21的边长长度进行限定。一种塑胶造粒机,其包括筒状的外壳1,外壳1的中部设有承接板5,承接板5的下方设有切刀装置6,承接板5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并安装有出料模具4,出料模头的上端连接有锥形的导料体2,导料体2的上端与外壳1的内侧面连接,导料体2的下端设有加热体3,所述外壳1的中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导料体2的上方,外壳1的上端连接有气缸14,气缸14的推杆15插入外壳1并连接有活塞17,活塞17包括与导料体2相配合的推料部以及与外壳1相配合的密封部,密封部与推杆15连接;所述出料模具4的中部设有多个出料孔41,所述出料孔41呈圆形,且出料孔41的侧边向内设有呈圆形分布的扇形挡块42。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出料模具4的出料孔41设置为带有扇形挡块42的圆形,使得在进行对外挤料时,生成塑胶条横截面呈带有扇形缺口21的圆形。其次本技术方案采用气缸14推料替代传统的螺旋进料,工作速度得到很大提高。进一步地,所述加热体3的下方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可以为陶瓷、泡棉、泡沫等;加热体3可以采用加热丝等,通过将加热体3设置在体内,可以减少热损失,提高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部的侧面设有密封槽并连接有密封圈16。为避免熔融状体的塑胶从活塞17与外壳1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因此本技术方案设置了密封圈16。进一步地,进料口的内端铰接有进料门11,进料口的外端连接有料斗13。设置进料门11,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设置料斗13以方便进料。进一步地,所述料斗13的中部设有上过滤网12。设置上过滤网12,可以去除一些杂质。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的下端部设有穿孔,穿孔的内部设有下过滤网10,穿孔依次连接有排气管、风扇9以及气体净化器8。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废气产生,设置下过滤网10、排气管以及其他净化器,可以废气进行处理,避免污染环境。进一步地,所述切刀装置6包括电机和切刀,所述外壳1的下端设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与电机连接,所述外壳1的下端设有出料口以及设置于出料口的阀门。本技术方案中,切刀呈水平设置,能快速对竖直向下的塑胶条进行切割。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浸润的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圆柱状的本体,本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的两个直线边之间的夹角为5~3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浸润的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圆柱状的本体,本体的侧面开设有若干个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的两个直线边之间的夹角为5~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浸润的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缺口呈圆形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浸润的塑料颗粒,其特征在于:扇形缺口的边长长度为本体半径的1/3~1/2。


4.一种塑胶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筒状的外壳,外壳的中部设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下方设有切刀装置,承接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并安装有出料模具,出料模头的上端连接有锥形的导料体,导料体的上端与外壳的内侧面连接,导料体的下端设有加热体,所述外壳的中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位于导料体的上方,外壳的上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推杆插入外壳并连接有活塞,活塞包括与导料体相配合的推料部以及与外壳相配合的密封部,密封部与推杆连接;所述出料模具的中部设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呈圆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道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东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