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213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包括工作盘、支撑架和单向X射线机,在工作盘的底部设置有五个支撑架,在工作盘的中间位置处挖设有圆形通孔,在圆形通孔的下方设置有转动组件;在圆形通孔四周的工作盘上设置有至少五个条形定位通孔,管件定位组件和板件定位组件位于不同的条形定位通孔内,单向X射线机设置在X射线机底盘上,且单向X射线机的底部与X射线机底盘固定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现单向X射线机的转动,使工作盘上的管件都能得到照射;既能够对试件进行固定,还能调节试件的高度及距离单向X射线机之间的间距,提高无损检测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并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向X射线机周向转动检测的辅助盘,特别涉及一种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属于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无损检测

技术介绍
:根据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试细则规定,作业人员实操考试试件需进行X射线无损检测,检测标准按照NB/T47013.2-2015执行,每批焊工考试后有大量规格尺寸一致的板材、中径管材,板材的规格为δ=12×L=300mm,中径管规格为Ф133×16×300mm。若采用周向X射线机进行透照,周向X射线机的设备成本费用较高,不适宜专门用于焊工考试试件的检测;单向X射线机发射出来的X射线其夹角约为40°透照范围小,进行板材、中径管透照时每次透照出的底片较少,需要来回多次走动更换胶片,透照中径管时需要透照多张底片要多次的搬动转动中径管;且由于铅房密闭狭小,致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以解决周向X射线机成本费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包括工作盘(1)、支撑架(2)和单向X射线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盘(1)的底部设置有五个支撑架(2),在所述工作盘(1)的中间位置处挖设有圆形通孔(1-A),在所述工作盘(1)底部设置有转动组件(10),所述转动组件(10)的顶端正对圆形通孔(1-A),在所述圆形通孔(1-A)上方设置有X射线机底盘(4),所述X射线机底盘(4)通过第一竖杆(4-1)与转动组件(10)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工作盘(1)上设置有至少五个条形定位通孔(6),其中:至少一个条形定位通孔(6)内设置有管件定位组件(8),至少一个条形定位通孔(6)内设置有板件定位组件(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包括工作盘(1)、支撑架(2)和单向X射线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盘(1)的底部设置有五个支撑架(2),在所述工作盘(1)的中间位置处挖设有圆形通孔(1-A),在所述工作盘(1)底部设置有转动组件(10),所述转动组件(10)的顶端正对圆形通孔(1-A),在所述圆形通孔(1-A)上方设置有X射线机底盘(4),所述X射线机底盘(4)通过第一竖杆(4-1)与转动组件(10)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工作盘(1)上设置有至少五个条形定位通孔(6),其中:至少一个条形定位通孔(6)内设置有管件定位组件(8),至少一个条形定位通孔(6)内设置有板件定位组件(9),且所述管件定位组件(8)和板件定位组件(9)位于不同的条形定位通孔(6)内;所述条形定位通孔(6)均匀的环绕在圆形通孔(1-A)的四周,且相邻的条形定位通孔(6)之间的间距相同;在每个所述条形定位通孔(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7);所述单向X射线机(3)设置在X射线机底盘(4)上,且单向X射线机(3)的底部与X射线机底盘(4)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由底柱(5)、电机(11)、大齿轮(13)和小齿轮(12)组成,所述底柱(5)的顶部正对圆形通孔(1-A),在所述底柱(5)右侧中部设置有横板(10-2),在所述板(10-2)底部与底柱(5)之间设置有斜板(10-1),在所述横板(10-2)上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转轴(11-1)与小齿轮(12)转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小齿轮(12)的左侧啮合连接有大齿轮(13),所述大齿轮(13)与第一连接轴(5-1)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轴(5-1)与底柱(5)顶面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大齿轮(13)与X射线机底盘(4)之间通过第一竖杆(4-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竖杆(4-1)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设备焊工考试试件X射线检测辅助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定位组件(8)由定位筒(8-1)、第一螺杆(8-5)、第一定位板(8-9)、第一上部螺母(8-7)和第一下部螺母(8-8)组成,所述定位筒(8-1)的侧面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二导向管(8-2),在所述第二导向管(8-2)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导向螺杆(8-3),所述第二导向螺杆(8-3)的端部直通定位筒(8-1)的内部;在所述定位筒(8-1)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底部连接柱(8-4),所述第一顶部连接柱(8-4)的底部与第一螺杆(8-5)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杆(8-5)插设在条形定位通孔(6)内,在所述第一螺杆(8-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上部螺母(8-7)、第一定位板(8-9)、第一下部螺母(8-8)和第一横柱(8-6);所述第一上部螺母(8-7)与第一螺杆(8-5)相匹配,所述第一定位板(8-9)套设在第一螺杆(8-5)上,在所述第一定位板(8-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套筒(8-12),所述第一套筒(8-12)的内径大于第一螺杆(8-5)的外径;所述第一螺杆(8-5)插设在第一套筒(8-12)内,在所述第一定板(8-9)两侧对应定位孔(7)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第一导向管(8-10),在所述第一导向管(8-10)内旋转插设有相匹配的第一导向螺杆(8-11),且所述第一导向螺杆(8-11)的底部贯穿第一定位板(8-9)的底部并插设在对应的定位孔(7)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会胡传华丁光柱邢增为孙松涛王许永李红武张三军李报郭未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