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04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加工设备,涉及汽车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可以用于加工汽车后桥等相似零件,卧式加工设备包括:床身、加工单元和夹持单元,加工单元和夹持单元均安装在床身上;且加工单元和床身之间设置有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加工单元在第一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夹持单元和床身之间设置有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夹持单元在第二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且第一竖向平面和第二竖向平面垂直。将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和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分别设置在加工单元和夹持单元的下方,避免了因为二者叠放所导致的单一单元的高度较高的问题,从而降低了设备的整体的体积,减少了竖向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汽车部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后桥(扭力梁)是汽车底盘行驶系悬架部分重要零件之一。后桥在金属切削过程中主要工序为铣面、钻孔、攻丝等。如图1和图2所示,后桥法兰端面与中轴线存在两个微小夹角,即前束角Ⅰ和外倾角Ⅱ,这两个夹角使得机床加工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在两个方向上存在不同的角度要求。现有的传统加工设备上,采用双面卧式加工结构布局,可对汽车后桥的两个端面同时加工。现有的加工设备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的左三坐标单元、右三坐标单元和中间固定夹具单元,加工刀具分别安装在左、右三坐标单元上,待加工后桥被固定在固定夹具单元。左、右三坐标单元均安装有前束角调整单元和外倾角调整单元。前束角调整单元置于底板上,外倾角调整单元置于前束角调整单元之上。通过前束角调整单元和外倾角调整单元可以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内分别调整刀具的俯仰角度,且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垂直,以满足汽车后桥前束角Ⅰ和外倾角Ⅱ的柔性加工。但是因为前束角调整单元和外倾角调整单元都集中设置在三坐标单元上,造成三坐标单元高度较高,进而使加工设备的整体高度较高,占用空间大,影响设备的安置;同时,影响了工人对三坐标单元的调试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加工设备,以缓解现有的卧式加工设备高度较高,占用空间大,影响设备的安置;同时,影响了工人对三坐标单元的调试操作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卧式加工设备,所述卧式加工设备包括:床身、加工单元和夹持单元,所述加工单元和夹持单元均安装在所述床身上;且所述加工单元和床身之间设置有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所述加工单元在第一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所述夹持单元和床身之间设置有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所述夹持单元在第二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且所述第一竖向平面和第二竖向平面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垫片、第一举升支撑块、第一举升槽体、第一举升锁紧螺杆、第一转动支撑块、第一转动槽体和第一转动限位杆;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垂直连接在所述床身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举升支撑块和所述第一举升槽体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贯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的直径;所述第一举升槽体和第一举升支撑块位于所述加工单元和床身之间;所述第一举升支撑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举升槽体的槽壁抵接的第一圆弧面,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相对侧的第一抵接平面;所述第一举升槽体与所述加工单元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垫片能够垫放在所述第一抵接平面和所述床身的上表面之间;或者,所述第一举升槽体与所述床身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垫片能够被垫放在所述第一抵接平面和加工单元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垂直连接在所述床身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和所述第一转动槽体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贯穿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的直径;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和第一转动槽体位于所述加工单元和床身之间;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转动槽体并与所述第一转动槽体的槽壁抵接的第二圆弧面,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对侧的第二抵接平面,所述第二抵接平面用于与加工单元的下表面连接或者床身的上表面连接。进一步的,第一举升锁紧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床身连接,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加工单元的底板,且其穿过所述加工单元的底板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举升锁紧件,所述第一举升锁紧件与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举升锁紧件与所述加工单元的底板的上表面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垫片能够被压紧;第一转动限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床身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加工单元的底板,且其穿过所述加工单元的底板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锁紧件,所述第一转动锁紧件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锁紧件与所述加工单元的底板的上表面抵接,以使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和第一转动槽体被夹紧在所述床身和加工单元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单元和床身之间设置有第一举升机构,所述第一举升机构靠近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且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所述第一举升机构用于将所述加工单元的一侧举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垫片、第二举升支撑块、第二举升槽体、第二举升锁紧螺杆、第二转动支撑块、第二转动槽体和第二转动限位杆;所述第二举升锁紧螺杆垂直连接在所述床身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举升支撑块和所述第二举升槽体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举升锁紧螺杆贯穿的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举升锁紧螺杆的直径;所述第二举升槽体和第二举升支撑块位于所述夹持单元和床身之间;所述第二举升支撑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举升槽体的槽壁抵接的第三圆弧面,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三圆弧面相对侧的第三抵接平面;所述第二举升槽体与所述夹持单元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垫片能够垫放在所述第三抵接平面和所述床身的上表面之间;或者,所述第二举升槽体与所述床身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垫片能够被垫放在所述第三抵接平面和夹持单元的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二转动限位杆垂直连接在所述床身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转动支撑块和所述第二转动槽体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二转动限位杆贯穿的第四通孔,且所述第四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动限位杆的直径;所述第二转动支撑块和第二转动槽体位于所述夹持单元和床身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支撑块包括朝向所述第二转动槽体并与所述第二转动槽体的槽壁抵接的第四圆弧面,以及位于与所述第四圆弧面相对侧的第四抵接平面,所述第四抵接平面用于与夹持单元的下表面连接或者床身的上表面连接。进一步的,第二举升锁紧螺杆的下端与所述床身连接,所述第二举升锁紧螺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夹持单元的底板,且其穿过所述夹持单元的底板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举升锁紧件,所述第二举升锁紧件与所述第二举升锁紧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举升锁紧件与所述夹持单元的底板的上表面抵接,以使所述第二垫片能够被压紧;第二转动限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床身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限位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夹持单元的底板,且其穿过所述夹持单元的底板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转动锁紧件,所述第二转动锁紧件与所述第二转动限位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锁紧件与所述夹持单元的底板的上表面抵接,以使所述第二转动支撑块和第二转动槽体被夹紧在所述床身和夹持单元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单元和床身之间设置有第二举升机构,所述第二举升机构靠近所述第二举升锁紧螺杆,且远离所述第二转动限位杆,所述第二举升机构用于将所述夹持单元的一侧举升。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单元和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加工单元分别位于所述夹持单元的相对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床身包括导屑结构,所述导屑结构位于所述加工单元和夹持单元之间;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加工设备包括:床身(1)、加工单元(24)和夹持单元(25),所述加工单元(24)和夹持单元(25)均安装在所述床身(1)上;/n且所述加工单元(24)和床身(1)之间设置有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所述加工单元(24)在第一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所述夹持单元(25)和床身(1)之间设置有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所述夹持单元(25)在第二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且所述第一竖向平面和第二竖向平面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加工设备包括:床身(1)、加工单元(24)和夹持单元(25),所述加工单元(24)和夹持单元(25)均安装在所述床身(1)上;
且所述加工单元(24)和床身(1)之间设置有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所述加工单元(24)在第一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所述夹持单元(25)和床身(1)之间设置有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以使所述夹持单元(25)在第二竖向平面内的俯仰角度可调,且所述第一竖向平面和第二竖向平面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垫片(2)、第一举升支撑块(3)、第一举升槽体(4)、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第一转动支撑块(8)、第一转动槽体(9)和第一转动限位杆(10);
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垂直连接在所述床身(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举升支撑块(3)和所述第一举升槽体(4)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贯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的直径;所述第一举升槽体(4)和第一举升支撑块(3)位于所述加工单元(24)和床身(1)之间;所述第一举升支撑块(3)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举升槽体(4)的槽壁抵接的第一圆弧面,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一圆弧面相对侧的第一抵接平面;
所述第一举升槽体(4)与所述加工单元(24)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垫片(2)能够垫放在所述第一抵接平面和所述床身(1)的上表面之间;或者,所述第一举升槽体(4)与所述床身(1)连接,以使所述第一垫片(2)能够被垫放在所述第一抵接平面和加工单元(24)的下表面之间;
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10)垂直连接在所述床身(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8)和所述第一转动槽体(9)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10)贯穿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10)的直径;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8)和第一转动槽体(9)位于所述加工单元(24)和床身(1)之间;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8)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转动槽体(9)并与所述第一转动槽体(9)的槽壁抵接的第二圆弧面,以及位于与所述第二圆弧面相对侧的第二抵接平面,所述第二抵接平面用于与加工单元(24)的下表面连接或者床身(1)的上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的下端与所述床身(1)连接,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的上端贯穿所述加工单元(24)的底板,且其穿过所述加工单元(24)的底板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举升锁紧件(7),所述第一举升锁紧件(7)与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举升锁紧件(7)与所述加工单元(24)的底板的上表面抵接,以使所述第一垫片(2)能够被压紧;
第一转动限位杆(10)的下端与所述床身(1)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10)的上端贯穿所述加工单元(24)的底板,且其穿过所述加工单元(24)的底板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锁紧件(11),所述第一转动锁紧件(11)与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10)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锁紧件(11)与所述加工单元(24)的底板的上表面抵接,以使所述第一转动支撑块(8)和第一转动槽体(9)被夹紧在所述床身(1)和加工单元(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单元(24)和床身(1)之间设置有第一举升机构,所述第一举升机构靠近所述第一举升锁紧螺杆(5),且远离所述第一转动限位杆(10),所述第一举升机构用于将所述加工单元(24)的一侧举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垫片(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先杰吴春宇张宝东李亚聪谷金生程健王磊谢春轶张立彬李春雷金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机床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